如何打造数学的有效课堂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8-05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7万
展开全部

  导语: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如何打造数学的有效课堂

  1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前,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多媒体直观教学,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自觉接受。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同学,更会终生难忘。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2 .竞争活动,激发兴趣

  学生朝气蓬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比如,在练习课上,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竞赛,开展一些速算比赛活动,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后可以开展作图比赛,让学生画出有创意的画,画出心中所想的东西并解说,可以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心中理想的校园或关于太空、月球及以后人类的生活等。这种形式的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也巩固了新知识。另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手工小制作进行评比,评出优秀作品发奖状奖品加以鼓励,学生都会踊跃参加,尤其是学困生,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所以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了教材内容。通过竞争比赛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快速的提高。

  3 .定位师生关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要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忽视一些细节,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应对,采取相应措施去补救回来。这才真正诠释了新课程倡导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角色的内涵。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理解、赏识每个学生。新课程重视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成学习者,真诚的去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要做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各面的进步表现。有此,学生才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

  寻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然后再将数学知识回归入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数学,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从而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能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这将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数学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提供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只有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打破单纯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