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怎么样?
3个回答
2013-07-14
展开全部
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与大连开发区同时诞生,同步发展,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实用性人才的职业学校。经过21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以外语、经贸、服务专业为辅,具有城市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岗位培训的多功能教育服务能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13个适应开发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在校生6100余名,就业率连续十年稳定保持在98%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示范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 “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大连市“模具工业园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市“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一、为区域经济服务,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结合开发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和外资企业实际,调整专业发展重点,把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骨干专业实施重点建设。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学校成为辽宁省机电专业教研中心副主任单位和大连市机电专业教研中心,在省市职教机电专业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具有真实生产环境和氛围的实训车间,重点建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室,形成了近1000万元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功能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从企业需求出发,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学校针对企业岗位的要求对学校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调整,突出实用性,体现职业性。在课程体系上采用 “基础适度、模块灵活”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践教学目标技能化”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行“双证书”毕业制度,职业资格鉴定工种已达到14个。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工作,学生专业能力极大提高。我校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声控垃圾桶”、“国际象棋”、“黑白电视机”、“钳工作品”曾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明制作展评交流会获得一等奖。2004年在开发区第一届东芝杯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5名参赛选手力压群雄,荣获钳工组团体成绩第一名,个人第一名。在2005年全省中职学校首届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分别荣获数控车床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三、四名,普通车床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三名,钳工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三、以服务为宗旨,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引领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纲两系列三全四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一纲”是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两系列”就是以“校企共建系列、军学共建系列”为德育工作载体; “三全”是指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即“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考核”;“四结合”是指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教育、礼节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的结合” 。
四、以就业为导向,开拓校企合作新途径
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与开发区50多家外企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从2001年起我校先后为大窑湾港、三洋冷链、三菱电机、太平洋线路板、盘起工业、凯伦饭店等企业定向培养了500多名场桥、机电、数控、服务人员。2004年我校与入住开发区模具工业园的日本独资企业“大连鸿园精密模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校企合作,合作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共同构建产教结合、资源和利益共享、分段教学的“双元制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以教育部“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计划”为指导,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管理,精雕细刻,到2010年末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十一五”时期是学校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全校教职员工正以奋发有为、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做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地把学校“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把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示范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 “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大连市“模具工业园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市“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一、为区域经济服务,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结合开发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和外资企业实际,调整专业发展重点,把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骨干专业实施重点建设。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学校成为辽宁省机电专业教研中心副主任单位和大连市机电专业教研中心,在省市职教机电专业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具有真实生产环境和氛围的实训车间,重点建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室,形成了近1000万元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功能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从企业需求出发,推进课程改革
近年来学校针对企业岗位的要求对学校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调整,突出实用性,体现职业性。在课程体系上采用 “基础适度、模块灵活”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以“实践教学目标技能化”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行“双证书”毕业制度,职业资格鉴定工种已达到14个。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学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工作,学生专业能力极大提高。我校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声控垃圾桶”、“国际象棋”、“黑白电视机”、“钳工作品”曾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明制作展评交流会获得一等奖。2004年在开发区第一届东芝杯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5名参赛选手力压群雄,荣获钳工组团体成绩第一名,个人第一名。在2005年全省中职学校首届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分别荣获数控车床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三、四名,普通车床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三名,钳工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三、以服务为宗旨,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引领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纲两系列三全四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一纲”是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两系列”就是以“校企共建系列、军学共建系列”为德育工作载体; “三全”是指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即“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考核”;“四结合”是指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教育、礼节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的结合” 。
四、以就业为导向,开拓校企合作新途径
学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与开发区50多家外企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从2001年起我校先后为大窑湾港、三洋冷链、三菱电机、太平洋线路板、盘起工业、凯伦饭店等企业定向培养了500多名场桥、机电、数控、服务人员。2004年我校与入住开发区模具工业园的日本独资企业“大连鸿园精密模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校企合作,合作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共同构建产教结合、资源和利益共享、分段教学的“双元制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校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以教育部“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建设计划”为指导,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管理,精雕细刻,到2010年末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东北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十一五”时期是学校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全校教职员工正以奋发有为、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做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地把学校“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把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