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啊
1、佛教的二元论中所阐述的物质和精神这两者都是在无常变化,而耆那教的二元论中只承认物质是无常变化的,作为精神的灵魂是不变化的。也就是说佛教主张身心都是无常和无我的,而耆那教则以为身是无常无我的,但心则就是“我”。
2、原始佛教和耆那教都是相当清教徒式的简朴生活。但佛教不支持苦行主义,而耆那教支持苦行主义。
3、在结果上,原始佛教和耆那教都强调禅修主义的解脱涅磐。但原始佛教的所阐述的涅磐是身心五蕴不再生起,寂静灭尽等;耆那教的涅磐则是说经过彻底净化灵魂的永恒独存。
4、即使是原始佛教在论战上由于其明确的如实经验论,他的观点往往是很鲜明的。而耆那教则主张或然论,就是耆那教徒有一种抗拒论战的形式,他们认为每个人主张的不同是由于立场的不同主张的,所以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扩展资料
1、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2、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耆那教
推荐于2017-06-12
以下取自东初老法师著作之《阿含概说》一书
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 J�0�9ātiputrah)这是有名耆那的开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与佛陀同时,其教势力与佛教在伯仲之间,其教理以命非命二元论为基础。但在实行上是极端苦行者,亦主张不杀生,为六师中最有力者,即现今印度尚有相当的教势。佛教声闻弟子中的苦行思想即受它的影响。
当时,印度有96种外道,以六师外道为代表,其思想不外乎在八种之间
(一) 常见论:即世界与自我,都是常恒不变的。
(二) 半常半无常论:即世界与我有一部分皆无常,一部分为常恒的。
(三) 有边无边论:即世界与有情为有限与无限。
(四) 诡辩论:即任何问题,都不作具体的解答。
(五) 无因论:一切都是偶然的现象,并无因果的关系。
(六) 死后论:对于死后意识状态作种种解释。
(七) 断见论:对于死后主张断灭,犹如灯息一般,无影无形。
(八) 现法涅盘论:即以现状态为最高的境界。
苦行佛以安乐对治 所谓苦行,就是以为人生现前所受的苦,都是前生所作的恶业,故今生要受苦,假使现在尽量受苦,把所有应受的苦受尽,这快乐自生。于是「或以一日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食,或半月一月一食,或复食果,或复食莠,或食饭斗,或食麻米,或食 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树枝,或衣树皮,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或常坐,或常蹲,或有卧荆棘上者,或有?形卧牛粪上者……无数苦役此身」(长含裸形梵志经)。
六师中尼乾子,就属于这一派的代表者。佛教根本反对苦行,因为这种苦行,根本没有价值的意义。「彼戒不具足,见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广普」(长含裸形梵志经)。既没有正知正见,怎么能了知三世因果?前生为有我呢?抑为无我?本所作恶?抑未作恶呢?以及现在所吃的苦为已尽呢?抑为未呢?这种种问题,若没有根本的智慧是不能解答的。况且因果业报有其定律,若是乐报,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苦报,或是苦报也绝不会因苦行转为乐报。现世报业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后世报。后世报业,也不会因苦行而转为现世报。苦尽甜来的说法,全是虚妄,实无所得。要解脱苦报,要依正知正见而修正定,成就一切智,获诸快乐。佛告裸形迦叶曰:「若如来至真出家现于世,乃至四课,于现法中而得快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是为戒具足,见具足,胜诸苦行微妙第一」(长含裸形梵志经)。是故佛陀于现世一切法获得究竟了知,便「知此苦如真」,无烦无恼,常住安乐,无有苦悲。故以安乐救济苦行。
佛陀所说的灭谛是一灭永灭,而外道则非如是,外道只是暂时伏住第六意识,令其不起,方便名之为灭,却非真正的一灭永灭,一证永证.
另外,你所提及佛教的禅和外道禅又何不同?
外道禅不出四禅八定的境界,也就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空天的定力
若从根本而言,其定力均是暂时压制住烦恼,令其不生,但纵如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亦最多只能如此压制八万大劫
超出四禅八定的首先就是以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罗汉所证的灭尽定
此定又被称为“第九次第定”详细楼主可以看看无想定(外道心)和灭尽定的差别
另外,灭尽定也仅仅只是阿罗汉的定,如果要说佛的大顶那就是首楞严大定,佛所说的定是定慧等持,外道要么多偏重于定力,或偏重于其他,佛的定是等慧等持故称三昧,佛在金刚经中就说过,真正的大定是行住坐卧心都在心中,如果单单只是从外表来看,来分辨谁有定力,佛说“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另外,关于印度外道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神我思想
佛在楞严经中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了外道修行时所犯的问题在那里,他将行阴中之幽清(此即楞严经所说的“幽清常扰动元”“幽清”,幽隐轻清。“常”,恒常。“元”,生灭之根元。恒常扰动、生灭之根元,以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云恒常扰动;然此行人却误以此为一切生命之根元即源头)认作是湛然不动之性。
“神我”,即所谓灵魂。又,此即印度外道二十五谛中之最后一谛。彼外道有达深定者,能观八万劫,但于八万劫外,即冥然莫辨,彼遂以此冥然莫辨、不可知的境地,立为一切法之本源,称之为“冥谛”(冥然的真理)。(此犹如道家的“混沌”:“恍兮惚兮其中有相”。此“混沌”儒者又称之为“无极”。)外道又立从“冥谛”生“觉大”(儒道亦立从“无极”生“太极”。)又从“觉大”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从“五微”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儒道亦立从“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再立从“两仪生四象”)最后立一“神我”。所以二十五谛中,最初为“冥谛”,最后为“神我”,中间共有二十三法,是为“冥谛”所生之诸法(因此冥谛为最初之能生者)。而冥谛生这二十三法作什么用呢?他们说,是为了让“神我”受用。(这与耶教言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皆是为了让人类受用,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耶教的道理肤浅得多。)又彼所谓“神我”约略等于第七识种子,以第七识为我执中心,内执第八识为我,外执前六识为我所,故略同。
详见楞严经五十种阴魔之行阴十魔境,可在百度百科搜索“行阴”了解具体内容,但楞严经这段义理极深,非初学佛法者,所能领会全部
耆那教,又称裸形外道,乃佛在世时,六师外道中最有力者
以下取自东初老法师著作之《阿含概说》一书
尼乾子若提子(Nirgrantha J�0�9ātiputrah)这是有名耆那的开祖,也是耆那教大成者。他与佛陀同时,其教势力与佛教在伯仲之间,其教理以命非命二元论为基础。但在实行上是极端苦行者,亦主张不杀生,为六师中最有力者,即现今印度尚有相当的教势。佛教声闻弟子中的苦行思想即受它的影响。
当时,印度有96种外道,以六师外道为代表,其思想不外乎在八种之间
(一) 常见论:即世界与自我,都是常恒不变的。
(二) 半常半无常论:即世界与我有一部分皆无常,一部分为常恒的。
(三) 有边无边论:即世界与有情为有限与无限。
(四) 诡辩论:即任何问题,都不作具体的解答。
(五) 无因论:一切都是偶然的现象,并无因果的关系。
(六) 死后论:对于死后意识状态作种种解释。
(七) 断见论:对于死后主张断灭,犹如灯息一般,无影无形。
(八) 现法涅盘论:即以现状态为最高的境界。
苦行佛以安乐对治 所谓苦行,就是以为人生现前所受的苦,都是前生所作的恶业,故今生要受苦,假使现在尽量受苦,把所有应受的苦受尽,这快乐自生。于是「或以一日食,或二三四五六七日食,或半月一月一食,或复食果,或复食莠,或食饭斗,或食麻米,或食 稻,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树枝,或衣树皮,或着冢间衣,或有常举手,或常坐,或常蹲,或有卧荆棘上者,或有?形卧牛粪上者……无数苦役此身」(长含裸形梵志经)。
六师中尼乾子,就属于这一派的代表者。佛教根本反对苦行,因为这种苦行,根本没有价值的意义。「彼戒不具足,见不具足,不能勤修,亦不广普」(长含裸形梵志经)。既没有正知正见,怎么能了知三世因果?前生为有我呢?抑为无我?本所作恶?抑未作恶呢?以及现在所吃的苦为已尽呢?抑为未呢?这种种问题,若没有根本的智慧是不能解答的。况且因果业报有其定律,若是乐报,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苦报,或是苦报也绝不会因苦行转为乐报。现世报业绝不会因苦行而转为后世报。后世报业,也不会因苦行而转为现世报。苦尽甜来的说法,全是虚妄,实无所得。要解脱苦报,要依正知正见而修正定,成就一切智,获诸快乐。佛告裸形迦叶曰:「若如来至真出家现于世,乃至四课,于现法中而得快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是为戒具足,见具足,胜诸苦行微妙第一」(长含裸形梵志经)。是故佛陀于现世一切法获得究竟了知,便「知此苦如真」,无烦无恼,常住安乐,无有苦悲。故以安乐救济苦行。
佛陀所说的灭谛是一灭永灭,而外道则非如是,外道只是暂时伏住第六意识,令其不起,方便名之为灭,却非真正的一灭永灭,一证永证.
另外,你所提及佛教的禅和外道禅又何不同?
外道禅不出四禅八定的境界,也就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空天的定力
若从根本而言,其定力均是暂时压制住烦恼,令其不生,但纵如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亦最多只能如此压制八万大劫
超出四禅八定的首先就是以三果阿那含及四果阿罗汉所证的灭尽定
此定又被称为“第九次第定”详细楼主可以看看无想定(外道心)和灭尽定的差别
另外,灭尽定也仅仅只是阿罗汉的定,如果要说佛的大顶那就是首楞严大定,佛所说的定是定慧等持,外道要么多偏重于定力,或偏重于其他,佛的定是等慧等持故称三昧,佛在金刚经中就说过,真正的大定是行住坐卧心都在心中,如果单单只是从外表来看,来分辨谁有定力,佛说“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另外,关于印度外道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神我思想
佛在楞严经中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了外道修行时所犯的问题在那里,他将行阴中之幽清(此即楞严经所说的“幽清常扰动元”“幽清”,幽隐轻清。“常”,恒常。“元”,生灭之根元。恒常扰动、生灭之根元,以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云恒常扰动;然此行人却误以此为一切生命之根元即源头)认作是湛然不动之性。
“神我”,即所谓灵魂。又,此即印度外道二十五谛中之最后一谛。彼外道有达深定者,能观八万劫,但于八万劫外,即冥然莫辨,彼遂以此冥然莫辨、不可知的境地,立为一切法之本源,称之为“冥谛”(冥然的真理)。(此犹如道家的“混沌”:“恍兮惚兮其中有相”。此“混沌”儒者又称之为“无极”。)外道又立从“冥谛”生“觉大”(儒道亦立从“无极”生“太极”。)又从“觉大”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从“五微”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儒道亦立从“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再立从“两仪生四象”)最后立一“神我”。所以二十五谛中,最初为“冥谛”,最后为“神我”,中间共有二十三法,是为“冥谛”所生之诸法(因此冥谛为最初之能生者)。而冥谛生这二十三法作什么用呢?他们说,是为了让“神我”受用。(这与耶教言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皆是为了让人类受用,是如出一辙的,只不过耶教的道理肤浅得多。)又彼所谓“神我”约略等于第七识种子,以第七识为我执中心,内执第八识为我,外执前六识为我所,故略同。
详见楞严经五十种阴魔之行阴十魔境,可在百度百科搜索“行阴”了解具体内容,但楞严经这段义理极深,非初学佛法者,所能领会全部
那教执着苦行,佛教不执着,认为苦行乐行,苦乐行,不苦不乐行,都能成佛,涅槃寂静。
佛于涅槃经中说,若苦行就能成道,地狱众生与畜生等,受的苦比你还多,为什么不能成神?
佛教主张寂灭成佛,而不是苦行,涅槃寂静,是中道,不偏苦,不偏乐,不偏不倚,是真解脱,而且佛法主张无我,也与彼不同,也不认同他们的断灭见。
佛教不主张绝食来成道,虽然佛法中一些高级的禅定或涅槃会绝食,但是在平时修行时,是不绝食的。
佛教认为绝食只是修行里的客观作用,并不是说绝食就能得道,绝食只能降伏身体,并不能降伏心中的贪嗔痴,
因为除了食,我们还知道还有色,名,财,睡,等四魔,但绝了食,其他四魔没降伏,也出不了轮回,佛教认为先降伏其他四魔,再去绝食来修定,才能事半功倍,不能过早断了修行的资粮与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