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的由来,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匿名用户
2013-07-13
展开全部
柏林国际电影节始于1951年,最先是出于美国文化政治的动机,让西方世界的三条联盟有更为广泛的理念。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六年,柏林成为自由社会的样板,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这一电影节就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玛-伯格曼,萨提瓦伊提-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以及法国导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了国际辉煌。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一段很明显的停滞期。1970年出现了公众呼声,但与越战影片的出现并非巧合。1971年,除了传统竞争以外,还开创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在该电影节参展,东德也参加了这一届电影节。政治气候发生了改变,两德之间的各种协议纷纷签署。从此,柏林电影节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有四位导演对柏林电影节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阿尔福雷德-鲍尔是奠基者;沃尔夫-唐纳引入了改革,乌尔里奇-格雷格创立了论坛,莫里兹-德-哈德恩则是自1979年以来竞争机制、全景电影、电影回顾和儿童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开创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为她的动物塑像而一举成名。从柏林工艺学校毕业后,二十年代她的名气急升,1931年她进入了普鲁士艺术学院。由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离开了学院,但二战以后,她又重新得到了认可,有各种教学讲座邀请她,奖项和荣誉纷纷踏至。而自1951年开始的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电影节的金熊像雏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皮尔-雷本和柏林电影节主题乐
为纪念柏林电影节50周年,电影作曲家皮尔-雷本谱写了新的电影节主题乐。新主题乐强调了电影节的片头,每部电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这段片头。
雷本与法斯宾德合作多年,还与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国导演有过合作。如今他被认为是享有国际名声的最为著名的德国电影作曲家之一。
皮尔-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为柏林电影节创作主题乐的想法。那时法斯宾德因为影片Veronika Voss获得了金熊奖,为此雷本觉得应该给电影节一个音乐礼物,一个特别的主题乐。作品在1990年第40届电影节为官方电影节所认可,自此每部在电影节放映的影片的片头都要播出这段主题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