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吼叫,教育孩子时才能不吼不叫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见到父母在不同场合吼叫自己的孩子。
餐桌上,孩子不好好吃饭,饭菜洒得到处都是时,你会大声吼孩子,说再不乖乖吃饭,就别吃了;房间里,你刚整理好玩具,孩子们趁着你走开,去洗衣服的时候,将你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玩具搞得乱七八糟,这时你的情绪是崩溃的,大声吼他们别乱扔玩具,否则就等着挨揍......
以上这种情形,在家庭生活中比比皆是,父母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冲孩子们大吼大叫。
如果你对经常冲孩子吼叫而感到羞愧,有不再对孩子吼叫的想法,证明你已经意识到吼叫对你和家人没有好处,想改变当前吼叫的习惯的境况。
那么怎样减少吼叫呢?可以看看《不吼不叫》这本书,副标题是“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书中分析了父母吼叫的原因,并提供不吼不叫的策略和技巧,用来减少家庭冲突,促进家庭成员的合作、尊重和相互理解。
本书的作者罗娜·雷纳是美国亲子教育专家,毕业于护士学校,曾经在多个国家不同医疗机构工作。她有多种身份,护士、气质咨询师、培训师、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及人群观察者,本书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她所受的教育和培训,来源于养育自己的四个孩子的经历以及向她咨询的父母们。
今天我们就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分别是:了解父母吼叫孩子的原因;吼叫不但会影响孩子,还会影响父母;减少吼叫,平静地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
即使许多家长知道吼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最好办法,但还是会不经意地去做。因为吼叫总是在你没准备好就突然发生,而并非提前计划好的。
虽然吼叫大都是突然其来,但我们只要了解到触发吼叫的原因,再学减少吼叫的策略,才能提前将吼叫扼杀于萌芽之中。
作者认为,父母吼叫孩子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刺激你情绪的因素。作者将触发吼叫的日常因素归为三类。
第一类是外部触发器。 外部触发器就是除了你自身原因的其他外部因素,比如吃完饭,本该是你伴侣该洗碗,而你看到你的伴侣却在悠哉地玩手机后就会生气,你伴侣的行为就是你情绪反应的外部触发器;你遇到临时工作安排,要在家里加班,而你的孩子却在旁边大声说话或做出很出格的动作,你就会生气,孩子的声音和动作就是你吼叫的外部触发器。
第二类是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 。当我们吼叫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到焦虑、害怕、失望,或者是生气,随后会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如果说外部触发器是吼叫的导火线,那随后产生的想法就是吼叫的助燃剂。
例如,当你看到你的伴侣将脏衣服随便扔在房间里,你心里就觉得有气,因为你曾经很多次跟他说过让他不要乱扔衣服,但他现在依然我行我素,你认为他根本就不在乎你的想法,随后越想越气,越想越多,可能还会联想到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这时你的伴侣正从外面回来,你酝酿已久的想法和情绪瞬时爆发,你冲他大喊大叫,指责他是个花心的懒鬼。脏衣服是外部触发器,之后的想法令你的情绪上升到一个爆发点,然后你通过大吼大叫表达了愤怒。
第三类是酝酿吼叫的土壤。 除了外部触发器、不断升级的想法和情绪外,还有一些很常见的情况也会成为酝酿吼叫的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孤立无助、睡眠不足及没有自己的空间时间。
有些父母是自己带着孩子,身边没有父母或岳父岳母帮忙,平时忙不过来的同时,还会睡眠不足,除此之外,一天二十四小时陪着小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无法跟朋友出去逛街 旅游 ,感觉跟整个 社会 都脱节了,长此以往,不满的情绪积累越多,平时就会因一点小事去吼叫孩子。
我们吼叫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想法,但我们不能被它们所控制,不然经常会陷于教育孩子的各种焦虑中。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知道体罚对孩子影响不好,体罚会让孩子抗压能力变弱,会出现逆反心理等等。由于体罚的伤害多多,很多父母已经决定不再体罚孩子,改为吼叫,并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家长只知道体罚对孩子有影响,却不知道吼叫也会影响到孩子的精神 健康 。在某些程度上,吼叫已经成为“新的体罚”。
作者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命令和吼叫,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他们与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系。
书中有一个案例,作者问一个7岁的小男孩,“如果你有一根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魔法棒,你希望将你的爸爸变成什么样?”他立即回答,“我希望他别再对我和妈妈连吼带叫了。”
由此可见,父母朝年幼的孩子吼叫会给小孩的心理上带来多大的打击。
很多时候,父母吼完孩子后,看到孩子瑟瑟发抖的样子,看到孩子模仿父母吼叫,或孩子心里闷闷不乐时,都会感觉到自责羞愧,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家长,永远当不好父母这项工作。
吼叫即影响了孩子,又影响到父母。即便我们知道吼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注意吼叫的次数,可以不吼叫时就别吼叫,用爱和同理心去回应孩子。
我们已经了解到自己吼叫的原因及吼叫对家庭成员的影响,那么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探寻减少吼叫的有效方法。
首先是追踪法。追踪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反应,并且记录下来。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使用追踪法来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进你对自己吼叫的习惯和反应模式的觉知与接纳,并做到善待自己,充满同情心,就会越来越少去吼叫孩子。
其次是ABCDE法则和管教的4C法。经过一到两周的追踪,理解到自己吼叫的模式后,可以使用用A-B-C-D-E法则及管教的4C法来改变管教方式,它们会使你的压力减轻,让你跟孩子在一起时也会感觉更加开心。
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
A代表自问,ask。当你想吼叫的时候,你可以问下自己当前的感觉和想法,应不应该吼叫。
B代表呼吸,breath。在你将要吼叫时,放空自己,深呼吸3-5次,吸气持续4秒,呼气也持续4秒。
C代表平静自我,clam yourself。调整情绪,平静心情。
D代表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通过观察孩子的个性和年龄,思考他的行为传递的信息。
E代表同理心,empathize。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孩子的处境。
作者告诉我们,可以不用严格遵循ABCDE的顺序去做。比如,或许你先需要调整情绪,平静心情,才能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刚开始使用ABCDE法则时,不要因为记不住所有的步骤而失望,只要我们肯去实践,那么在练习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就会自然而然的衔接起来。
管教的4C法则: 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tion。
沟通就是要简短具体的描述,清楚地告诉孩子的要求,一次给一个指令;选择是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真实且简单的选择,加强孩子做决定的能力;结果是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制定家庭规则和不遵守规则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让孩子学会对他们的行为承担后果;连接是管教的核心,要求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感受,通过与孩子单独相处,多倾听孩子的心里世界,多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想法。
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得差不多了,让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首先我们分析了促发父母吼叫孩子的三类日常因素,分别是:外部触发器、不断升级的情绪和想法、酝酿吼叫的土壤。
其次我们还知道吼叫不但会影响孩子,还会影响到父母。
最后说到不吼不叫的三个方法:追踪法、ABCDE法则、4C法则。运用这三个方法,我们能
有效地减少吼叫,能平静地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
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只不过是用它来让孩子服从我们的决定而已。如果你平时常常吼叫孩子,有想要减少吼叫的意愿,不妨读读这本书,每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马上就可以去实践的方法。
为人父母,从无完美而言,要在愉快时欢庆,从艰难中学习;养 育儿 女,就像在乐团中演奏,需要不断地练习,修正,了解自我和孩子,竭尽所能,然后才能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