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瘤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脂瘤的病因病机
- 5 脂瘤的症状
- 6 脂瘤的诊断
- 7 需要与脂瘤相鉴别的疾病
- 8 脂瘤的辨证分型
- 8.1 痰气互结
- 8.2 痰湿化热
- 9 脂瘤的治疗
- 9.1 外治法
- 9.2 手术疗法
- 9.3 脂瘤患者日常保健
- 10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脂瘤的方剂
- 2 治疗脂瘤的穴位
- 3 治疗脂瘤的中成药
- 4 脂瘤相关药物
- 5 古籍中的脂瘤
1 拼音
zhī liú
2 英文参考
sebaceous cys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dipose tumo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ebaceous cys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脂瘤(adipose tumor;sebaceous cyst)为病名[1]。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又名粉瘤[1]。是指以皮下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表现的瘤[2]。
《外科真诠·瘿瘤》:“先用线针于瘤头上针一分深。用手捻之,若是白浆便是粉瘤。”
脂瘤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2]。
4 脂瘤的病因病机
脂瘤多因痰气凝结而成[1]。
脂瘤由于腠理津液滞聚,湿痰凝结所致。
5 脂瘤的症状
瘤体形圆质软,大小不等,多发于头、面、背部[1]。若生于耳前、颈后者,多呈粉红色[1]。破溃后可见豆渣样物溢出,有时可感染化脓[1]。
6 脂瘤的诊断
好发于头面部、胸背部、臀部等处。肿块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小者如豆粒,大者如柑橘,边界清楚,质地坚实,或有囊性感,张力较大,与皮肤粘连,不易分开,可以推动。在肿块表面皮肤常可见针头大开口,略带黑色,挤之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且有臭气。肿块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继发感染时则红、肿、热、痛,甚或形成脓肿,破溃后可自愈或形成瘘管。
7 需要与脂瘤相鉴别的疾病
肉瘤瘤为单个或多个,瘤体大小不一,质地柔软如棉,按之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下无粘连,无囊性感,张力较小,表面无黑色小孔。
8 脂瘤的辨证分型
8.1 痰气互结
脂瘤·痰气互结证(adipose tumor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qi)是指痰气互结,以脂瘤表皮中央有黑点,常伴胸膈痞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质淡,舌苔腻,脉滑为常见症的脂瘤证候[2]。
8.2 痰湿化热
脂瘤·痰湿化热证(adipose tumor with pattern of phlegmdampness transforming into heat)是指痰湿化热,以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作脓跳痛,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脂瘤证候[2]。
9 脂瘤的治疗
脂瘤以外治为主。也可手术切除[1]。一般不需内治。
9.1 外治法
对已染毒但未酿脓的脂瘤,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清除皮脂和脓液,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或七三丹或稀释后的白降丹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合后不易复发。
9.2 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脂瘤完整切除。
9.3 脂瘤患者日常保健
1.平素避免摩擦挤压脂瘤,否则易染毒化脓。
2.巳染毒的脂瘤患者,忌食辛辣 *** 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