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童年》是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于1913年首次出版。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的经典,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学”类型中最早的作品之一,关注的是工人阶级的生活。
小说讲述了叙述者的童年和青春期,他在俄罗斯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长大。通过叙述者的经历,小说生动感人地描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恶劣条件。叙述者的故事以贫困、饥饿、虐待和忽视为特征,同时也以温暖和善良的时刻为特征。
“童年”的一个关键主题是教育变革力量的理念。叙述者的教育和自我意识之旅是小说的中心部分,在一个以贫困和压迫为特征的世界中,它是希望和可能性的象征。
小说还对导致俄罗斯工人阶级普遍贫困和痛苦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篇评论在其撰写的时代背景下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是在俄罗斯发生重大社会和政治动荡的时候发表的,是一场更广泛的运动的一部分,旨在关注工人阶级的斗争。
就意义而言,《童年》被广泛认为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并被视为俄罗斯文学的里程碑。它继续在俄罗斯和国际上被广泛阅读和研究,被认为是工人阶级文学的经典。这部小说对工人阶级生活的有力描绘,以及对贫困、压迫和教育变革力量等主题的探索,使其成为一部持久而有影响力的作品。
《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它是一轴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从中又可看到作家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寻找光明的奋斗历程。小说再现了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小说所写的是作者童年经历的苦难,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