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怎么计算
一、先进先出法
7.1:500x5=2000元
7.2:600x4.8=2880元
7.10:发出700,其中500千克的成本是5元,200千克的成本是4.8元
共计500x5+200x4.8=3460元,材料剩余600-200=400千克,成本4.8元
7.12:900x4.9=4410元
7.24:发出480千克, 成本400千克为4.8元,80千克为4.9元,
共计400x4.8+80x4.9=2312元,材料剩余900-80=820千克,成本4.9元
发出甲材料成本=500x5+200x4.8+400x4.8+80x4.9=3460+2312=5772元
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甲材料期末剩余820千克,成本4.9元
二、加权平均法
7.1:500x5=2000元
7.2:600x4.8=2880元,成本(2000+2880)/(500+600)=4.4364
7.10:发出700,成本4.4364
共计700x4.4364=3105.48元,材料剩余500+600-700=400千克,成本4.4364元
7.12:900x4.9=4410元,
加权平均成本=(4410+400x4.4364)/(400+900)=4.7574,材料剩余1300千克
7.24:发出480千克, 成本4.7574,
共计480x4.7574=2283.552元,
材料剩余1300-480=820千克,成本4.7574元
发出甲材料成本=700x4.4364+480x4.7574=3105.48+2283.552=5389.032元
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甲材料期末剩余820千克,成本4.7574元
拓展资料: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⒈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是指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来假定成本的流转顺序,对发出及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⒉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先计算出本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再计算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及月末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①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存货数量]
②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③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⒊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法,是在月初存货的基础上,每入库一批存货都要根据新的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重新计算一个新的加权平均单价,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
计算公式:
①新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结存存货成本+新入库存货成本]÷[原结存存货数量+新入库存货数量]
②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X新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③本次发出后结存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后结存存货数量X新加权平均单价
⒋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次或者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4] 。
(四)存货的期末计量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方法
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发生部分减值):
⑴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⑵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⑶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⑷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⑸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5] 。
计算公式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