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功能 成分

 我来答
刺任芹O
2022-11-17 · TA获得超过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8.7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6580万
展开全部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成分。

1)肽聚糖:又称黏肽。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肽聚糖的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无交联桥)。

2)磷壁酸:为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的血清学分型。

3)外膜层: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位于细胞壁肽聚糖的外侧,由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组成。

G+菌的肽聚糖之间通过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交联,构成三维立体结构。G-菌的肽聚糖由四肽侧链直接交联,形成二维结构。

2、结构

细胞壁分为3层,即胞间层(中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把相邻细胞粘在一起形成组织。初生壁在胞间层两侧,所有植物细胞都有。次生壁在初生壁的里面,又分为外(S1)、中(S2)、内(S3)3层,在内层里面,有时还可出现一层。

这样的厚壁,水分和营养物就不能透过。有些植物的次生壁上具瘤层,还分化有特殊结构,如纹孔和瘤状物等。纹孔是细胞间物质流通的区域,而瘤状物则是次生壁里层上的突起。

细菌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承受所在环境内的5~25个大气的渗透压,并使细菌在低渗的环境下细胞不易破裂。

3、功能

细胞壁对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起重要作用;可允许水分及直径小于1nm的可溶性小分子自由通过,与物质交换有关;细胞壁上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细菌菌体的抗原性。

扩展资料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肽聚糖具有生物活性,烯醇式丙酮酸转移酶是肽聚糖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对它进行抑制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进程,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肿瘤能力。肽聚糖的合成受细胞周期的影响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主要是合成N-乙酰胞壁酸五肽。先由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然后进行与糖载体的结合,生成N-乙酰葡萄糖胺等,直至胞壁酸五肽的合成。

第二个阶段是在细胞膜内完成的,溶菌酶担当了肽聚糖单体合成时各部分的组装和运输功能,主要是借助细菌萜醇这一脂质载体进行对N-乙酰胞壁酸五肽与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最终生成双糖肽亚单位。

第三个阶段是在细胞壁生长点中进行的,双糖肽被插入细胞壁生长点上的肽聚糖骨架中,多糖链通过转糖基作用,延伸成双糖单位,再通过转肽酶的作用,交联相邻的多糖链成网状结构形成肽聚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细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