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的历史起源
行政区划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完善于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历史衍生历程如下:
在原始社会,人们以原始群、血缘公社、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组织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即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
简单地说,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需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生存生活,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为了能使大家平等和谐地共同生存下去,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而且还需要有人来执行这些规则和约束,即管理者。
人类出现伊始,形成氏族社会,是按部落实行管理的,有亲缘关系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也就是说,有一群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有些人由于有身体或经验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头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日益增多,逐渐有了分工,分配也变得复杂起来,需要有人专门进行管理工作,这时人、地、管理者及规则已具备,开始有了行政区划的雏形。
随着国 家的产生,行政区划渐渐明确和固定下来。
行政区划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按地域划分行政区而不依氏族划分部落,这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一个基本特点。
不论何种类型的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总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顾及政治、经济、文化、民 族、地理、人口、国防、历 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国 家,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权,便于统治劳动人民,分化少数民族。
行政区划虽因国家本质不同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也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从秦代(公元前 221~前206)建立统一国家并实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
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区划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
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人倡议改革行政区划,提出了匀称、精简、协调等标准;有的还提出如何有利于提高 *** 工作效率和对公职人员进行管理等问题,但改革的实际措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