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左宗棠传》说:他为人多智略,对自己非常严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没有圆滑的行为。同治皇帝曾指出左宗棠的缺点,就是褊忠,有些偏听偏信、偏激。 既然《清史稿》是将曾左二人对比进行的,那我们也从用人的这个角度出发,来看一看他们在用人方面有哪些不同和差距?左宗棠还没有发达的时候,跟曾国藩、胡林翼相交,气凌两人之上,胡林翼和曾国藩都不在他的话下,没人能入他的眼。 而中兴的所有将帅中,大多数由曾国藩提拔起来,这些将帅虽然后来都登上了显贵的位置,但是终生都尊敬曾国藩,拿曾国藩当恩人一样恭敬对待。只有左宗棠特立独行,与曾国藩相抗衡,不肯甘居人下,两人趋向时合时不合。 曾国藩以学问自敛抑,外交上主张和,而左宗棠却锋芒毕露,对外主张战,所以世人的舆论都站在左宗棠一边。左宗棠以才能自喜,因此从他那里出来的人才,虽然有才但在德行和事功方面之盛不如曾国藩。这样说吧,曾国藩、李鸿章培养出来的人才叫得上来的至少有数十人,而左宗棠培养出来的人才则寥寥无几,这一点估计不认同的是少数吧。 一次,曾国藩与赵烈文谈到左宗棠等湘军将领的个性时说:左宗棠喜欢别人出格地恭维他,凡是对他十分恭敬、整日点头哈腰的人,大多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其中就有原来居心叵测的人,而左又容易受别人的欺骗,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啊。 左宗棠用人,整体上说是不如曾国藩的,也不如胡林翼,更不如李鸿章。前面提到《清史稿》对他的评定就是这样。左宗棠用人失误的例子不少,有的还惹上过大官司,最典型的就是吴士迈这个例子。 一开始李元度向胡林翼推荐了吴士迈,胡林翼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给阎敬铭写了一封信,用的完全是相术家的语言:「 ”我在岳州跟吴士迈见了十天,这十天中吴士迈一言不发,老弟我用神力慧眼,断定他必不可用。”后面还加了括号,括号说「 ”此言独夸,实有奇诀”,意思是说他对人的判断有奇特的办法。 1860年秋天,李元度又把吴士迈推荐到曾国藩那里,曾国藩对李元度说,你夸口向胡林翼推荐吴士迈如何有才能,看胡的评价,似乎也只是学问中人,并不是将才。由于李元度一再推荐,曾国安最初安排吴士迈招募2500人。但见这位吴先生每天忙个不停,曾国藩开始很高兴,以为是个踏实的人。 可后来才知道,吴士迈原来在摘抄正史中的兵制,并以此来作为治军的教材,曾国藩感到事态严重,立即请李元度规劝他推荐的这位吴士迈: 「 ”吴退庵事,即照表示札饬募两千五百人,录礼奉达。军事是极质之事。‘二十三史’除班、马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物,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仆于《通鉴》中之不可信者,皆用笔识出矣。退庵若以编辑‘二十三史’成书,为治军制蓝本,则门径已差,难与图功。阁下与之至交,须劝之尽弃故纸,专从事于点名看操,查墙子诸事也。” 后来曾国藩也不用吴士迈。自从曾、左二人闹僵以后,当时在湘军中流传有一个说法:凡是曾国藩不用的人,左宗棠就用,但这里面赌气的成分较大,实际效果很一般。像吴士迈这样的人,胡林翼不用,曾国藩也不用,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但左宗棠不管这些。 1863年,左宗棠攻打杭州,时吴士迈为内阁中书,奏调他做分统。1868年,随左宗棠到西北,镇压 *** 起义,此时是左宗棠做陕甘总督的时候,吴士迈也立功了,后来以违反命令的名义,把游击朱德树擅自杀掉,杀掉之后还向朝廷谎报军情。 结果朱的弟弟向皇帝告御状,清廷派钦差大臣,并要左宗棠配合调查,因为是在左宗棠的管辖范围之内。结果左宗棠偏袒吴士迈,说他没有大问题,没有擅杀,但是吴士迈在军中抑郁而死。 实际情况是,吴士迈令朱德树攻东路,即率各营力战解围,但吴士迈责以违令,将其斩首。吴士迈又说朱德树侵吞饷银,实际是吴士迈的跟丁、保举知县的曾贵和等挟嫌谗害。为此,朱的弟弟请求为朱德树昭雪并给予抚恤。为了这件事,左宗棠惹来了不少麻烦。 其实,左宗棠用人不当的情况绝非一例,这里不多说明。抛开其他方面不谈,仅仅以用人来说,显然,在中兴四大名臣中,左宗棠是不及其他三人的。不过话说回来,人各有长,左宗棠的军事才能和公忠体国之心,是毋庸置疑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