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朝的用法

 我来答
天罗网17
2022-10-14 · TA获得超过61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1.7万
展开全部

1. “朝”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朝 cháo [动] (1) (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

(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

——《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

——《礼记·王制》。

2. “朝”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cháo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3. 文言实词 朝

【分析】该文言实词为多音字,可做动词或者名词使用。

朝 zhāo

(1) 早晨。《岳阳楼记》:“~晖夕阴,气象万千。”

(2) 一日。《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朝 cháo

(1) 拜见;拜访。《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上将军宋义。”

(2) 拜见君主。《送东阳马生序》:“余~京师。”

【引申】更多的释义及例子

zhāo

(1)早晨。《岳阳楼记》:“~晖夕阴,气象万千。”

(2)一日。《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居也。”

cháo

(1)拜见;拜访。《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晨~上将军宋义。”

(2)拜见君主。《送东阳马生序》:“余~京师。”

(3)受臣下朝见。《荀子-尧问》:“王~而有忧色。”

(4)归附;朝拜。《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朝、魏闻之,皆~于齐。”[又]〈动使动〉使……朝拜。《过秦论》:“序八州而~同列。”

(5)朝廷。《柳敬亭传》:“是时~中皆畏宁南。”

(6)上朝。《赵威后问齐使》:“胡为至今不~也。”

(7)官府的大堂。《后汉书-刘宠传》:“山谷鄙生,未尝识郡~。”

(8)朝代。《陈情表》:“逮奉圣~,沐浴清化。”

[朝报]封建王朝的公报。

[朝寄]朝廷的委托。

[朝眷]皇帝的宠恩。

[朝列]官吏在朝廷的位次。

4.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在”)

(2)皆朝于齐。(同上,译为“到”)

(3)虎兕出于柙。(《季氏将伐颛臾》译为“从”)

2、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译为“向”“对”“跟”“与”等。例如:

(1)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为“向”)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对”)

(3)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跟”)

3、引进比较对象。译为“比”。这种情况中,“于”的前面往往是形容词。例如: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比”)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译为“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它往往跟在动词后面,译为“被”。例如: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译为“被”)

有时,它还与“见”“受”合在一起表被动,构成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式。例如: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译为“被”)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受…于…”译为“被”)

(二)、“于”和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不后置的情况。一般可译为“对于”。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译为“对于”)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译为“对于”)

二、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与作状语后置在句子结构上非常相似,所以,人们一般与把它作为状语后置来解释。其实,两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例如: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于水”作补语)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于河东”作补语)

三、有时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1、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2、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同上)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

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译为“从这时”作状语)

2、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译为“在这职业上”作补语)

5.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其他回答 共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6. 文言文中“而”用法的辨别

7. 朝三暮四文言文中所有“之”字的意思或用法

但是不久?”众狙皆起怒,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晚上三颗,早上三颗。

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将限其食,他很喜欢猕猴,早上四颗。

养之①成群。 ④助词?”众狙皆伏而喜。

③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养了一大群猕猴。

⑤助词,能解狙之②意。恐众狙之⑤不驯于己也,充狙之④欲,他又说。

过了一会儿,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足乎:“与若芧;狙亦得公之③心。不译,猕猴们也能够了解那个人的心思。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指示代词,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朝四而暮三,都跳了起来?”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这样够吗:“与若芧。俄而曰。

损其家口,朝三而暮四,晚上四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俄而匮焉。 ————选自《庄子·齐物论》 之,这样足够吗,先诳之⑥曰,就先骗猕猴们,他想要限制猕猴们吃橡粟的数量,代指“狙”(猕猴) 附译文。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 ⑥指示代词,足乎,代指“狙”(猕猴) ②助词?”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原文 宋有狙公者,家里缺乏食物了,爱狙:“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

8. 文言文中暮有哪些用法

名词义:

1、形声字。从日莫声。古字作“莫”,会意字,从草从日,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杜甫《石壕吏》

2、夜晚。

枝封暮雪。——沈约《桐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论语》

形容词义:

1、喻指年老;衰老。

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

2、迟;晚。

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吕氏春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