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析题答题的技巧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请参阅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五、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
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一、解题技巧: 详见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二、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
何为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请参阅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五、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a.从概括到具体;b.从整体到局部;c.从主要到次要;d.从现象到本质;e.从原因到结果;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
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一、解题技巧: 详见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专题训练
二、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
何为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