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基金的大幅折价现象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例说明
假设某封闭式基金的净资产值为1000万元,但由于市场对该基金的预期不佳,投资者对其不感兴趣,导致该基金的市场价格只有800万元。这种情况下,该基金的折价率为20%((1000-800)/1000)。
这种折价现象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因为他们可以以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购买基金份额。当基金的折价现象逐渐消失或者市场对该基金的需求增加时,基金的市场价格可能会回归到净资产值甚至高于净资产值,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基金份额获得收益。
总之,封闭式基金的大幅折价现象意味着市场对该基金的预期不佳,导致其市场价格低于净资产值。投资者可以通过把握这种机会来获取收益。
应该是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因为封闭式基金有市场价格和净值,一般市场价格如果低于净值,就叫折价,折价率就是:(净值-市场价格)/净值*100%。
封闭式基金出现折价是国际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般认为,折价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基金资产在变现过程中会产生冲击成本,二是由于单位净值只是交易的参照依据而不起决定性作用,基金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封闭式基金市场的持续低迷令很多业内人士感到担忧。
继11月14日沪深两市的基金二级市场价格跌破单位基金的1元面值后,11月27日,所有挂牌的封闭式基金又跌破0.90元整数关口。
目前国内的封闭式基金都以股票投资为主,因此股市的下跌是基金价格下挫的部分原因;而基金折价率的加大进一步导致了基金二级市场的不佳表现。
折价规律消失
据中信证券金融产品开发小组的唐臻钦统计,9月13日以来的9个交易周中,54只封闭式基金净值减少了42.38亿元,降幅是5.32%;同期它们的市值减少了1.69亿元,降幅高达9.43%。
基金的加权平均折价率则从9月13日的4.64%大幅攀升至11月22日的10.38%。
在二级市场上,近期基金价格的走势也明显弱于整体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沪市基金指数在9月11日就完全封补了“6·24”行情的缺口,而上证综指则直至10月9日才完全填补“6·24”行情的跳空缺口。
近期,基金指数下跌速度又一次明显快于大盘:截至11月15日,上证综指还在1450点附近,离年初1339点低点还有约10%的空间。
但上证基金指数却已跌到1020.86点,已逼近年初1016.79点的低点;深证基金指数甚至已跌破年初961.64低点。
基金的折价率一度被谙熟基金业的市场人士看做观测市场的重要参照指标。
当30亿的大盘折价幅度达到10%左右,市场往往会出现反弹。
今年1月底和6月21日的两个周五都出现了大基金折价率超过10%的情形,随后紧跟的分别是年初的反弹行情和“6·24”的井喷。
然而,当10月11日再次出现类似情形后,大盘只是迎来了十来天横盘,然后义无返顾地掉头继续下行了。
基金折价率也随之继续加大。
“目前的市场发生了一些本质性变化,导致一些既有的规律失效了。”青海证券宏观研究部负责人苟大金先生指出。
他认为,即将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QFII暂行办法等,都将深刻改变市场参与者的结构,给市场带来根本性变革。
折价率演义
封闭式基金出现折价是国际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般认为,折价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基金资产在变现过程中会产生冲击成本,例如原本10亿元的股票资产在出售过程完成后肯定不足10亿元;二是由于单位净值只是交易的参照依据而不起决定性作用,基金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国内,小盘基金相对折价幅度比较低,大盘基金则较高,通常的解释是小盘基金“船小好调头”,变卖资产时产生的冲击成本低;另外和小盘股类似,小盘基金更易受资金的追捧。
而大盘基金则恰恰相反。
不过,在国内的新基金交易史上,基金并非一直折价。
在1999年年底前的很多时间里,封闭式基金一直处于整体溢价的交易状态。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初市场没有完全理解基金的内涵,存在着对基金的非理性炒作。
1999年10月,被认为是理性的机构投资人的保险公司被准入基金市场,彻底改变了基金持有人结构,也结束了基金价格大幅超过基金净值的历史。
自2000年年初起,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一路加大,最高超过20%;从2000年年底折价率开始缩小,2001年10月中旬达到0%附近,随后在2%到8%之间几番震荡。
日前突破10%,创下了一年半以来折价率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