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简称即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侍戚岩一一对应的: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辰对龙,巳对蛇,午对马,未对羊,申对猴,酉对鸡,戌对狗,亥对猪。十二生肖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现在所称的十二生肖,而且顺序也同今天的一致。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卷三的《物势篇》中提到了十二生肖中除龙之外的十一个;
这一篇主要说的是十二干支对应的十二生肖,及十二干支对应的五行,众所周知五行相生相克,因此十二生肖之间也有相生相克仔冲,这是后世颇为讲究的一种迷信,尤其婚姻之事必先看对方属相是否相宜。
不过王充却不以为然,对这一流行说法予以驳斥,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子在五行中对应的是水,在十二生肖中对应的是鼠,午在五行中对应的是火,在十二生肖中对应的是马,“水胜火,鼠何不逐马”,由此可见这种说法乃无根之谈。
在《论衡》卷二十三《言毒篇》中,王衡提到了“辰为龙”,这样就把十二生肖凑齐了。
王充的《论衡》不是最早提到十二生肖的,但说明我们现行的十二生肖至少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学者们发现了比《论衡》更早的其他版本的十二生肖,不过这些版本的问世,却要比《论老御衡》晚了将近两千年之久。
上个世纪大批楚简、秦简、汉简重见于世,其中有些简牍提到了十二生肖,此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
1975年,考古学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挖掘出了一批珍贵的简牍,这就是著名的睡虎地秦简,其中有一批“日书”,所谓“日书”就是老百姓从事婚丧嫁娶、动土开耕等活动时选择日期的一种参考书,古人相信某事在某日某时进行是吉利的,而在其他时候进行则有凶险。
在这批日书中,完整提到了与《论衡》不尽一致的十二生肖。
睡虎地秦简中提到的十二生肖:子、丑、寅、卯分别对应鼠、牛、虎、兔,与今一致;辰对应的动物失载;巳对应的是“虫”,古文字学家释读为蛇;午对应的是鹿,未对应的是马,与今不同;
申对应的是“环”,有古文字学家认为是猴,酉对应的是“水”,有古文字学家认为是鸡,不过对这两者的释读,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戌对应的是“老羊”,与今不同;亥对应的是猪,这倒与今一致。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学者们做过许多的论证与推测,迄今尚无定论。有人持“外来说”,有人持“本土说”,随着睡虎地秦简等一批简牍的问世,“本土说”似更有说服力。
至于十二生肖的根源在何处,有人说与天上的十二星宿有关,有人说与古人的动物崇拜有关,亦是众说纷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