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是藏文化的什么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西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艺术特点:
藏戏的演出分为三个部分开场仪式戏“阿若娃”、正戏“雄”和吉祥收尾仪式“扎西”。开场仪式又称“温巴顿”或“甲鲁温巴”,其内容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祈求祝福,并介绍剧情。出场人物一般有甲鲁二人,温巴七人、拉姆七人,传说这三种人物是根据《曲结洛桑》剧中人物演变而来。
甲鲁是王子,温巴是渔夫或猎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时先是温巴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然后甲鲁领着一群仙女出场歌舞,借以介绍演员,讲解正戏的剧情,招揽观众。“雄”是正戏,先由“温巴格更”用快板韵白介绍故事情节、地点、环境、人物造型、唱词等,然后人物上场。演出时间长则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则二三小时,皆由戏师控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