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展开全部
(一)语序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 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 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细菌是有害的。
【分析】第一句缺主语,第二句缺谓语,第三句缺宾语,第四句缺必要的限定语。
2,句子成分赘余
【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句】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分析】不同的标点分隔有三重意思。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句】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分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个其他人才。
3,主客倒置
【例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分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
4,否定不当
【例句】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一面对两面
【例句】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分析】“会不会”“能不能”是两个方面,后面提高是一方面。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 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 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细菌是有害的。
【分析】第一句缺主语,第二句缺谓语,第三句缺宾语,第四句缺必要的限定语。
2,句子成分赘余
【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句】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分析】不同的标点分隔有三重意思。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句】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分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个其他人才。
3,主客倒置
【例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分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
4,否定不当
【例句】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一面对两面
【例句】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分析】“会不会”“能不能”是两个方面,后面提高是一方面。
推荐于2017-08-11
展开全部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每户每月的用气量和价格,若选A,则每月的支出是6×1.5=9(元);若选B,则每月的支出是3×2.3=6.9(元)<9元;所以,若选A,每月的支出多,但可以不用为原来灶具更新需要投入;若选B,需要更换灶具费70元,但是从长远看更经济.故选A,理由为原来灶具更新需要投入; B,从长远看更经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16
展开全部
我一定大概会把这件事做好。一定和大概前后矛盾
大概会做好这件事。没有主语
大概会做好这件事。没有主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