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民风民俗
1、普渡
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
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
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客至, 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正月初四,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所以,以后莆仙地区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 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以 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当地锦歌和 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 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 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台湾后,经过数代加工,形成相当完善的调。台湾的闽南话民歌,在旋律进行上多以级进为主,精巧秀丽,朴素流畅,平易上口,亲切感人。闽南语系民歌的歌唱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有童谣、情歌、叙事歌、祭祀歌、劳动歌等。
闽南方言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在中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闽南话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和时间的推移,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闽南本土和台湾最为接近,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话。其次才是客家话、山地话。
二、居住、婚俗与祭祖
闽南的房屋构造一般是中为正厅,屋顶最高,以二、三进的合院为中心,两侧横向组合对称,布置条形护厝,分别向两旁发展。左为大房,右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厅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围着一条蜿蜒的龙,故有“围龙”之称。这种横向组合的护厝式民居,最适应于闽南沿海一带炎热的气候条件。泉州城镇的民居中,还有一种纵向布局狭长条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条长形的手巾,故俗称“手巾 ”。厦门则另有一种“骑楼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门,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产花岗石,多有用花岗石建造的完全石结构民居,工艺独特,造型别有风采,成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民屋的独特风格尤其体现在屋顶上,正脊两端如燕屋飞翘,中间低平,呈露宋代曲线屋顶的传统意味,闽南民居的大门也颇为考究,门必居中,并向远位进深,形成过堂,产生较大的虚空层次,增添了建筑的形体变化。
闽南的婚俗中,整个婚事过程都有拴红丝线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所以红丝线作为一种吉祥物,贯穿整个婚礼的全过程。
首次使用红丝线是在提亲时,男方在随带见面礼中,在包装的外面,要用一条红丝线捆起来,也有用红线条替代。进入女方家时,摆放在大厅的显著位置,以示吉利好彩头。当婚事双方满意后,接下去是挑选结婚日子,俗称“择日”。“择日”是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信任的亲属当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写好“生辰八字”后,要用一张红纸包起来,里面放有一条红丝线,让男方带回“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
结婚当天,双方要在互送的众多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和小红纸。如大到摩托车、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从鱼、肉、面等新鲜的食品,到装饼干,糖果、香烟等干果类副食品的礼盒;以至一切双方互送的礼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红包,都要认认真真,不得含糊。
结婚办喜事,双方的房屋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外,也得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及新房的门眉上,以图吉利,真是名副其实的一“千里姻缘线牵”。
据民间故事的流传,自古就有“千里姻缘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着,再怎样也不能在一起。时至今日,像闽南地区保留的这种拴红丝线的习俗,已不多见了。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闽南、台湾民间就有敬祖旧俗,谓之“三月节”,敬祖时,人们上山扫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后,要先拜“土地神”,接着,在祖先墓地上压纸致祭、填土修坟,用丹朱彩上漆 ,以示儿孙辈不忘先人恩泽。台湾同胞把祖家的节俗带到海峡彼岸,至今还仍在沿袭。
衣:
友人或友人亲属丧事,不能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
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
忌反穿衣。
养蚕时,称“仙”不称“只”。
食:
到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过年过节蒸糕、发馃时,忌讳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
孕妇忌吃姜、吃蟹、吃兔。
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小孩子在吃饭时或开饭前忌以筷子敲碗。
住:
睡前忌不洗脸。
盖厝禁忌:“宫前祠堂后”。
镜子不宜正对着床。
睡床不宜摆放在顶柜、横梁或灯饰之下。
行:
出门时有鸟粪不偏不倚落在头上,那实在是非常倒霉的事。若遭此不幸,必须赶快改运消灾:吃一碗猪脚线面。
外出赏月,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以免耳朵晚上被割。
送礼: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伞赠人。
泉州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之说, 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 之意。
扇子则只在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就弃之不用。泉州话“扇”和“见”偕音,俗话有“送扇,无相见”,所以“扇”禁忌作为礼物的。
剪刀,总是让人想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在赠予者与受赠者之间不但有断交 之意,更是不能作为礼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钟”、“终”同音,禁忌送钟。泉州人却反而没有此忌。过去人家结婚时,,还往往把别人送的时钟摆在相当显眼的地方 。
除外;雨伞也是不宜作为 礼物的。泉州话“伞”、“散”同音。
2013-07-16
2013-07-16
在闽南传统的饮食上,粥,俗称“糜”,有“芋糜”、“菜瓜糜”、“鱼糜”、“绿豆糜”、“八宝糜”等。腌酱蔬菜为“物配”,用于佐饭。吃肉多用猪、羊、鸡、鸭、鹅或野禽野兽,少用牛肉,羊肉则用之进补。制作清甜可口的瓜子,爽脆鲜美的肉丸,象征合家团聚的糯米汤丸,还有纪念屈原的箬叶粽等。酒以老酒(糯米酿制)为主,老酒红者用于嫁娶;白米酒、高粱酒亦有。造酒用酒酵子,大节口;喝酒时的酒令形式和要求两地均为一致。制茶工艺亦相同,茶艺讲“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市井兴泡“老伙茶”(今称闽南“功夫茶”)。闽南漳州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无不延续着中原河洛人的传统。
传统衣着装饰方面:多穿汉服唐装,衣料为棉、葛、纱、绸、羽等。男装穿“大陶衫”(纽扣排右,俗称“大衭头”),女子以大陶衫、盖脚裤为常服,外出则系长裙。每逢喜庆老少皆着红裙,然嫠妇、侧室例外。农渔夫多缠乌头巾。小孩则戴“虎头帽”、“兔仔帽”、“猫仔帽”等。女子缠足,求其纤美。俗云:“小脚是娘,大脚是女简 (婢女)”。下层男子一般常年赤脚、有事方着草鞋、柴屐或者平底布鞋。女性喜采摘鲜花做花簪;或用红布、绣线织制、或用金银打制笄簪头饰。小孩头发梳“角鬃仔”,留“头鬃尾仔”等。女孩梳“面线鬃”,笈笄后梳“绞剪眉”。中年妇女习惯梳“龟仔头”、“大头鬃”,50岁以上者梳“采总眉”,少数梳“燕尾髻”。而“龙凤髻”、“观音髻”、“龙船鬃”等,为显达人家夫人所梳用。
岁时节俗:正月:初一早,家家贴春联放炮竹迎新,谓“开正”,敬奉“天公”并祀祖先;亲友登门拜年贺正,请尝糖果蜜饯,喝甜茶;以红包(压岁钱)赠孩童。十五日元宵节,家家挂花灯,吃元宵丸;迎神巡境游春,迎神毕聚而“食供”;沿街高结灯彩,丝竹管弦做“闹厅”。或举行“灯猜”谜事;或有妇女“听香”以卜年运。三月:初三日清明节,家家做糯米粉果,并制薄饼;家中祭祖,上山“尝墓”,烧“银钱”,挂坟纸。五月:五日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家家吃糯米粽子,以纪念屈原;以瓜果祀神;门插蒲艾,饮雄黄酒,以蒲艾煎汤洗身祛疾;水边竞龙舟,寺庙、船舶击鸣“龙船鼓”。六月:初一(或十六日),家家制“半年圆”,祀神祭祖。初六日天贶节,各家曝衣晒物,曰“晒霉”。七月:做“普渡”,旧称“盂兰会”;初一日为“开鬼门”,三十日为“关鬼门”;建醮放水灯照孤魂,醮棚堆供,施食“抢孤”。初七日为七夕,妇女奉瓜果、脂粉、针线于庭,祝牛郎织女星,拜“七星娘”曰“乞巧”。十五日中元节,又称“鬼节”,家家盛供祭祀祖宗家神。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人们会饮赏月,家家吃月饼和蜜柚,寄团圆甜蜜之意。九月:九日重阳节,家家以麻粢祀祖;士女登高游山,儿童放风筝。十一月:冬至日过“冬节”,家家搓米丸祭祀祖先,门扉器物皆粘一丸,曰“饷耗”;祀毕,合家团圆而食,谓“添岁”。十二月末日除夕,俗称“廿九瞑”,家家祀祖,并祭门神、灶神。在灶台上供“春饭”(白米饭上插红春花)。当夜,燃红烛,放炮竹,谓之“辞年”;合家“围炉”饮“守岁酒”,吃“年暝饭”。
此外,婚嫁、祝寿、生育、迁居落成、以及治丧等仪俗,两岸三地也大同小异。
随着闽南漳州人民向外移民开发拓殖,其开漳以后形成的文化习俗进而传入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福建通志�6�1台湾府》“风俗”条称:“台阳僻在海外,旷野平原,明末,闽人视之为瓯脱。自郑氏携内地数万人以来,闽之漳、泉、粤之潮、惠,相携负耜,率参错寄居,故风尚略同内郡。”《东瀛识略》载:“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差异。”《续修台湾县志�6�1风俗》也指出:“居台湾者,皆内地人,其风俗与内地无异。”
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的《福建移民史》指出:“福建文化对台湾的影响至深至广,通常所说的‘台湾文化’的移植和发展,台湾的方言、民俗、宗教、信仰、戏剧、教育等无不从福建传去。” 这里所谓的福建文化主要即是闽南文化,它随着闽南移民携带入台便形成闽台同源共流的文化景观。
台湾80-90%人口祖籍为闽南及粤东,自然,最早源自中原河洛的闽南(包括粤东)民俗文化便成为台湾除高山族之外的民俗文化的母体。闽南漳州与台湾的文化习俗缘承一脉,一本同根,皆承袭于中原河洛地区,并在以后形成自己的特点。尽管数百年来沧桑离合,台湾文化的血管里流注的仍是经由闽南输入的中原河洛文化的血液,凝聚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印证了中原河洛与闽台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