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年代会有国企改革的下岗潮?

 我来答
丙问说法
2023-03-08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3万
展开全部

国有企业经营自新中国建设初期便已确立,一直延续至今,却几经变革。不同于如今国有企业仅仅涵盖国家重要经济命脉,在九十年代之前国有企业涵盖了我国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专司专营,定配发放。对于普通人而言,一份国有企业的工作便意味着今后稳定无忧的生活,自己捧着一辈子“铁饭碗”,由国家出钱养活自己,这对于生性喜爱安稳、踏踏实实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体面且满意的选择。然而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套运行四十余年的制度一朝支离破碎,“铁饭碗”的神话被打破:大批国有企业由于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或被裁撤、或被并购,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国企员工纷纷下岗,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企业,手足无措地进入社会,重新再就业,这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下岗狂潮。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朝变革为何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制度变革,推陈出新翻开历史课本,其中清楚地写着在第二代领导人登上政治舞台后,经历了一系列拨乱反正,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在中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施行的是计划经济,在生产力薄弱、物资紧张的时期,确实能最大限度地统筹生产力量,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需求。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由于推行的人为制定的生产计划,并不能很好地契合人们真实的生活需要与社会先进发展方向。相反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这种制度已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僵化且滞后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中国新的发展节奏。因此,所面临的必然是破釜沉舟式的改革,计划经济被推翻,市场经济为主导。

其实在计划经济还未落幕、苟延残喘的时刻,市场经济已经在民间悄然开展、孕育出一股勃然生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城市与农村相接壤的地区,已然出现一些以物换物、以钱换物的多元交易形式,农民将自家的农贸产品以低于计划经济的价格贩卖给城市居民,这在当时基于定配票据为交易方式的中国无疑是一步大胆的尝试。而随着后续国家层面也意识到计划经济的严重问题,经济流通僵化、计划制定落后,整个中国经济就像一潭死水,缺乏欣欣向荣的生机,难以解放生产力,并不适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转而选择市场经济,这套运行近半个世纪、伴随祖国一步步成长的制度成为了翻过历史的一页,而与之配套的、承担绝大多数生产计划的数万个国有企业也成为了难以与时代相容的巨大问题。

对于国企的改革迫在眉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迈出的一步。当时的中国,国有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与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拥有数以亿计、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是中国生产力的主力军。而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在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归根结底便是以一种新型经济制度整合国有企业所占据的海量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一种新的管理与生产模式,以加快经济流通,适应经济发展。中国在这个历史当口选择了“市场”这个催化剂,用市场“自我选择、优胜劣汰”的买卖属性增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不断的竞争中,提高生产技术与生产质量,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与更好服务社会的根本目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种变革虽然令人耳目一新,改变了计划经济缺乏竞争与活力的局面。

但这套运行四十余年的制度早已在时光的加持下发展为庞然大物,与国民生活紧紧绑在一起,关系盘根错节,像一艘破烂不堪却体积硕大的巨舰,稍有风浪便有覆灭的风险,更不要说大刀阔斧地修整。为此,国家只能集中有限的力量,对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进行改革,其余国有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放任自流,最后难逃破产重组、被低价收购的局面。大量的工人离开自己奉献一生的工厂,流向社会,集中爆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几千万人游离于社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入不敷出。积重难返,亏损严重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有一不得不施行的原因便是:企业亏损,政府买单。由于企业国有的性质,一切生产听从国家,一切收获收归国有。

简单而言,这种模式将全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排序分工,统筹调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的生产利润大头上缴国家,而并非由企业进行分配与使用,这种制度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了其优越性,企业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而非盈利,在这个阶段,国有企业完美的承担了其历史使命。斗转星移,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日益增长,需要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这便需要资金与人力的大量投入。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投入很难实现或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故而使得国有企业制造的产品落后于国外,以至于无人问津。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并非自负盈亏。这对于上层管理者而言,即使自身经营不善,也由国家买单,填补亏空,对于下层的普通员工来说,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工资照发不误。

这种毫无底线的兜底模式,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成一股无责任心的生产作风且有恃无恐,并愈演愈劣,向着更为严峻的方向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当时的国有企业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生产制造单位,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型社会。其中涉及各种附属企业,涵盖了工人们的衣食住行,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为了解除工人生活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去,当时的企业工厂为工人提供了完整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房源分配、厂办食堂学校、各类附属工厂等等应有尽有。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构造对于政府而言却是巨大的经济包袱,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要养活企业之中的生产工人,更要养活这些附属企业。

企业公有制改革甩脱了持续依靠国家输血、背负巨额亏损国有企业的负担,庞大臃肿的附属企业全部裁掉,于国之幸,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生活发生了巨变。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能从长远出发,投入到新兴企业的建设当中,而对于这些负债累累的老旧国企,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粗暴地令其破产重组,为政府解绑经济负担,游刃有余地发展。万物均衡,有利有弊,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虽然果敢大胆,在后世看来,中国能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成就,国企改革的举措无疑是正确的。

但这种粗暴的改革方式也遗留下诸多问题:大量国有资产被低价出售,其中不乏被外国资本趁虚而入,造成大量国有资本的流失;人民数十年维济的社会关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情感寄托与社会信仰遭受打击,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大量工人失去经济来源,数千万人被迫下岗,生活困顿,难以维济,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一些老旧的工业基地一蹶不振,对于当地发展打击巨大,人才、资源一一外流,直至今天,这种影响仍未消除。由此可见,一种制度的改革是有其代价的,也是有其原因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九十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企业的经营体制已然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成为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助力,反而是一种巨大的阻力。

因此,中国政府不得不破而后立,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并与之配套的建立由市场决定的现代企业。九十年代的下岗潮是经济引发的社会问题,其中有天时地利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掺杂,进而也引发了一场社会变革,思想的解放:企业打破了用人终身制,可以根本企业发展来选择工作者;工作者脱离了传统工作制度下对个人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企业。这种双向选择无疑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集体主义社会被迫瓦解,中国开始向个人主义社会迈步,进入了新的纪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4460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哈尔滨冰雪奇缘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济南夏日炎炎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4544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