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扩展资料:
屈原家世: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据屈原《九章·惜诵》诗句“忽忘身之贱贫”,可知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
屈原的故事: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
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
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
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
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扩展资料:
屈原家世
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昭,景为楚国大姓。
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因为在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扩展资料:
屈原精神面貌:
屈原精神作用于古代,也作用于当代。爱国主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检验个人行为的试金石。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有人劝他离开楚国。凭他的才华和声望,列国君王都求之不得。
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人才的流动具有广泛的市场。许多有识之士在本国得不到重用,便去列国谋求发展。特别是那批以游说为业的纵横家,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耿耿丹心的屈原却是“去国不忍”。
他报国未遂,远离楚宫,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可以出走而坚决不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的爱国情怀,在他自身的行为中坚持不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因为当时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国家存亡岌岌可危,而屈原自身空有一身抱负却得不到重用,为此屈原感到十分灰心与痛心,所以才会选择跳江。出身贵族的屈原年少时一直生活在市井之中,所以他身上并无贵族惯有的优越感,对于百姓疾苦也深有体会。也正是因为如此,屈原在进入官场之后才会积极推行变革。
屈原进入官场的契机是他在秦军入侵楚国边境之际,自发组织被侵略地区的青年加以抵御。他一方面积极鼓舞青年们英勇迎战,另一方面又传授他们各种应战技巧。最后秦军被成功击退,而屈原也因此事声名鹊起,第二年便得到楚怀王的召见。屈原应召入京,随后受命成为鄂渚县丞。时隔一年之后,屈原升任为左徒,并在这一年被任命为使者前往齐国。
之后以楚国为首,外加齐、韩、魏等六个诸侯国结成联盟共同出兵攻打秦国,这起事件就是非常著名的“七国合纵伐秦”事件。其中在楚国出征队伍中,屈原也在其中。合纵伐秦的计划失败之后,屈原回到楚国开始在国内推行变法。在三年时间里他修订法令、为民谋利,也因此损害了诸多旧贵族的利益。为此,这些旧贵族开始处处针对屈原,楚怀王对屈原的态度也因这些人的诽谤与污蔑逐渐从倚重演变为疏离。
在这之后屈原就屡遭流放,就在楚怀王在秦国逝世之后不久屈原也是再一次被贬至江南。而在屈原流放江南途中,秦国对楚国也再一次发起了进攻且攻势极猛。就在屈原流放至湖南时,楚国因不敌秦国而连接失去多座城池,这其中还包括国都。国都被攻破之后,在此生活的楚国贵族只能逃亡至别处,一时间楚国人心涣散。屈原听闻这个消息时也是心灰意冷,因不忍亲眼见证楚国的灭亡,所以他最后于汨罗江投河自尽。
跳江原因:
周赧王三十七年,白起攻下了郢都(楚国首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在山河破碎,遭受排挤不被信任的情况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三闾大夫。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扩展资料
名字由来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征,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参考资料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