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爱国思想被他表述为什么
他在《殿试策》中有鲜明的表述:“民生至重也,学术至博也,人才至难,国计至剧也。朱子谓四海之广,善为治者,乃能总摄而整齐之。”
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大魁天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二十五日卯正,皇上御太和殿传胪,百官雍雍,礼乐毕备,授翰林院修撰。
伏考国家授官之礼,无逾于一甲三人”,此时此刻,忠君报国之情在张謇胸中升腾,他暗暗自励:“小臣德薄能浅,据非所任,其何以副上心忠孝之求乎?内省悚然,不敢不勉也。”这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联想,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担当。
他两次向光绪推荐宋臣真德秀所辑的《大学衍义》,“臣伏愿皇上万几余暇,留心于《大学衍义》,而益致力于朱子之《全集》,以求握乎明理之原,而止于至善之极”。若没有对皇帝的赤胆忠心,是不敢贸然提及这些问题的。
张謇出生在海门常乐镇的一个农民家里。生逢乱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清朝政府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张謇秉赋聪颖,四岁开始识字,能全文背诵《千字文》。
五岁入私塾读书;至十一岁,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家诗》《孝经》,并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对儒学有了初步的认识,逐步领悟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