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学变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所学校办学改革的主阵地。近几年来,我校课堂教学变革呈现如下特点:以导学案为载体,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在“我”字上见个性;以交往互动为方式,突出学习的互补性,在“实”字上见功力;以问题情境为引领,突出学习的深刻性,在“问”字上见创意;以激发潜能为旨归,突出学习的智慧性,在“悟”字上显智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高考本科录取率一直高位走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捷报频传,办学整体实力迅速提高。我们觉得,之所以教学效益在不断提高,是因为教师们在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力求促使课堂教学三个主要环节的变革,最终趋向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指导下的、教师主体性主导之中的双主体性的协调与统一”。
一、 教学设计 环节的变革
1.变“条块设计”为“系统设计”
(1)教学设计的理念――系统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即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四项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食物链”,教学设计必须全面地考虑四项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变“条块设计”为“系统设计”。
(2)教学设计的原则――动态和开放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变化是永恒的。一方面,教师、学生是发展的;另一方面,教学媒介、教学调控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介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调控不仅仅是师对生,因此,教学系统具有非静止、不封闭的特点。与之相适应,教学设计应遵循动态与开放的原则。体现动态与开放的原则,教师要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3)教学设计的重点――互动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视野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形成的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2.变“设计教程”为“设计学程”
(1)教学设计的旨归――规划学生的学程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将设计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实现教与学的互长。
(2)教学设计的施行――“预设”加“生成”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原先预设的规划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伴随教学情境的变化,面临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事件”,因而,教学过程的推进,必须“预设”加“生成”。教学不全盘舍弃设计框架,又能及时纳入新的信息,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场所。
(3)教学设计的拓展――纳入学生的经验
现代课程观认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学生,教师规划“学程”不能无视、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开放地纳入学生的探究历程,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不断超越教科书等基础教学媒介,培植课堂新的生长点。
3.变“知识目标”核心为“多元目标”整合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定位教学目标,不仅要确立知识目标,还要确立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堂管理环节的变革
1.课堂管理方式由“控制”转为“交流与沟通”
(1)约束不应是唯一的调控方式
传统观念里,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即寻求应对学生“变故”的对策。强调以纪律作保障,运行预定的课堂程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些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一些教师沉溺于约束学生,忽略了有利于实现控制的教学准备,结果产生了更多的控制问题。这种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归宿是控制学生,而不是为教与学创设条件,必定遭到学生的抵制,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约束不应是唯一的调控方式。
(2)交流与沟通,建立师生认同感
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应是一种积极的师生交往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课堂管理必须将注意力从应对性惩戒策略转向前瞻性的或预防性的策略。这时,课堂管理被诠释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交流和沟通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是有效管理的明显特征。教师如果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不仅会影响其师生关系,而且会使课堂目标难以实现。因为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促进课堂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减少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激发实施课堂活动和达成课堂目标的内在动力,产生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
(3)交流与沟通,营造“支持型”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施优质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以交流与沟通为主要方式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打破“控制与服从”的程式、打破严肃与沉寂的气氛,让师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以“控制与服从”为特征的课堂管理,容易造成一种“对抗型”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以“交流与沟通”作基础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营造一种“支持型”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信赖学生、宽容学生,学生则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2.课堂管理路径由“静态封闭”转为“动态开放”
(1)动态管理是生成式课堂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和内化,教科书知识占绝对优势,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因而教师采用静态维持式管理就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知识的比例相对较少,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例较大,课堂是生成式的、发展性的。课堂管理中教师只有更多地采用“动态开放性”的调控方式,才能不断适应“生长着”的课堂。动态管理要特别注重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要倾心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组织,要创设一种师生彼此接受的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探究态势。
(2)动态型管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预设程序的实施,教师传授的内容、方法等都是先前设定的,课堂管理就是要避免教学过程远离预设的运行轨道;这种静态封闭的管理,必然会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格局。以教师的教来组织教学,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课堂管理应由调控“教情”转向调控“学情”,用教师的教来引导、帮助、校正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动态影响其学习状态,强化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开放式管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以往的课堂过程,总是力求排斥一切干扰,防止“节外生枝”,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使课堂的“师传生受”变得“井然有序”,但也杜绝了创生的可能。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他们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独特的“心理世界”,在课堂教学中难免要“旁生枝节”,要生发出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时,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管理,包容这些不可预见的因素,转化形成学生的即时创造。
3.课堂管理手段由“惩罚”转为“激励”
(1)激励手段的功效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常是倾向于“惩罚”,以此实现学生的顺从,达成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会适得其反。其实,课堂学习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遇到各种不同的阻碍是不可避免的,常常也是事先难以预料的。适当激励的措施与行为,可尽量克服这些阻碍。激励和引导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对于学生而言,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如果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生的热情就会随之而生,并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激励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增强动力,使学生有成就感、归属感、认同感、自尊感。
(2)激励手段的运用
首先,要求教师就课堂目标与学生进行多回合、多层次的沟通,要向学生明确阐述课堂目标及其对学生的关联、价值与意义,使课堂目标融入学生的价值体系。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目标的演变与抉择,积极支持学生为实现远期目标而努力。再次,教师要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向学生表达真诚帮助的意愿,鼓励学生在需要时与教师联系,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教师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通过有效的激励,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朝着追求卓越表现的方向不断进步。
三、教学评价环节的变革
1.变评“教”为评“学”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评价是否得当等,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新课程改革,教育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质的变化,提出了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指导者,学生则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基于这种教学中心的转移,学生就成了教学评价的主体。
确立学生评价主体,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这样,评价的主要内容就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取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强调评“学”为主,是要纠正过去过分倚重评“教”的不良倾向,但评“教”作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不应舍弃。因为评“教”有其独特的价值,即“以教促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就是要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组织并进行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等,即评价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的价值。
2.变“标准化”评价为“个性化”评价
课堂教学是丰富的、复杂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也各具特点,有着极强的个性,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知识水平,结合个性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是多元的,多角度的,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评价标准,不应“一刀切”,应给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留有一定的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
3.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
就课堂教学而言,有些方面可以量化,有些方面不可以量化,因此,应加强质性评价,引入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情境测验、行为观察等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应充分发挥每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把定性、定量评价统筹于一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4.变“终结式”评价为“全程式”评价
应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全程式”评价代替只关注结果的“终结式”评价。将评价活动置于日常教学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纳入教学工作与日常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章节或一个教学模板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跟踪评析,然后对其课堂教学作出完整的评价。应注意教师和学生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积累,建立个人档案袋,允许被评价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并发表意见。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更新理念、转变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汉华,朱丽.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宁波大学学报,2003(8).
[2] 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现代教育科学,2004(3).
(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 教学设计 环节的变革
1.变“条块设计”为“系统设计”
(1)教学设计的理念――系统观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即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四项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食物链”,教学设计必须全面地考虑四项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变“条块设计”为“系统设计”。
(2)教学设计的原则――动态和开放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变化是永恒的。一方面,教师、学生是发展的;另一方面,教学媒介、教学调控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媒介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学调控不仅仅是师对生,因此,教学系统具有非静止、不封闭的特点。与之相适应,教学设计应遵循动态与开放的原则。体现动态与开放的原则,教师要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3)教学设计的重点――互动交往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视野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形成的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2.变“设计教程”为“设计学程”
(1)教学设计的旨归――规划学生的学程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将设计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实现教与学的互长。
(2)教学设计的施行――“预设”加“生成”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原先预设的规划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伴随教学情境的变化,面临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事件”,因而,教学过程的推进,必须“预设”加“生成”。教学不全盘舍弃设计框架,又能及时纳入新的信息,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场所。
(3)教学设计的拓展――纳入学生的经验
现代课程观认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学生,教师规划“学程”不能无视、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开放地纳入学生的探究历程,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不断超越教科书等基础教学媒介,培植课堂新的生长点。
3.变“知识目标”核心为“多元目标”整合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定位教学目标,不仅要确立知识目标,还要确立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堂管理环节的变革
1.课堂管理方式由“控制”转为“交流与沟通”
(1)约束不应是唯一的调控方式
传统观念里,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即寻求应对学生“变故”的对策。强调以纪律作保障,运行预定的课堂程序,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些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一些教师沉溺于约束学生,忽略了有利于实现控制的教学准备,结果产生了更多的控制问题。这种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归宿是控制学生,而不是为教与学创设条件,必定遭到学生的抵制,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约束不应是唯一的调控方式。
(2)交流与沟通,建立师生认同感
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应是一种积极的师生交往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课堂管理必须将注意力从应对性惩戒策略转向前瞻性的或预防性的策略。这时,课堂管理被诠释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交流和沟通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是有效管理的明显特征。教师如果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不仅会影响其师生关系,而且会使课堂目标难以实现。因为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促进课堂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减少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激发实施课堂活动和达成课堂目标的内在动力,产生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
(3)交流与沟通,营造“支持型”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施优质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以交流与沟通为主要方式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打破“控制与服从”的程式、打破严肃与沉寂的气氛,让师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以“控制与服从”为特征的课堂管理,容易造成一种“对抗型”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以“交流与沟通”作基础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营造一种“支持型”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信赖学生、宽容学生,学生则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2.课堂管理路径由“静态封闭”转为“动态开放”
(1)动态管理是生成式课堂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和内化,教科书知识占绝对优势,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因而教师采用静态维持式管理就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知识的比例相对较少,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例较大,课堂是生成式的、发展性的。课堂管理中教师只有更多地采用“动态开放性”的调控方式,才能不断适应“生长着”的课堂。动态管理要特别注重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要倾心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组织,要创设一种师生彼此接受的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探究态势。
(2)动态型管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预设程序的实施,教师传授的内容、方法等都是先前设定的,课堂管理就是要避免教学过程远离预设的运行轨道;这种静态封闭的管理,必然会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格局。以教师的教来组织教学,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课堂管理应由调控“教情”转向调控“学情”,用教师的教来引导、帮助、校正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动态影响其学习状态,强化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开放式管理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以往的课堂过程,总是力求排斥一切干扰,防止“节外生枝”,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使课堂的“师传生受”变得“井然有序”,但也杜绝了创生的可能。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他们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独特的“心理世界”,在课堂教学中难免要“旁生枝节”,要生发出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时,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管理,包容这些不可预见的因素,转化形成学生的即时创造。
3.课堂管理手段由“惩罚”转为“激励”
(1)激励手段的功效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常是倾向于“惩罚”,以此实现学生的顺从,达成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会适得其反。其实,课堂学习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遇到各种不同的阻碍是不可避免的,常常也是事先难以预料的。适当激励的措施与行为,可尽量克服这些阻碍。激励和引导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对于学生而言,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如果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生的热情就会随之而生,并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激励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增强动力,使学生有成就感、归属感、认同感、自尊感。
(2)激励手段的运用
首先,要求教师就课堂目标与学生进行多回合、多层次的沟通,要向学生明确阐述课堂目标及其对学生的关联、价值与意义,使课堂目标融入学生的价值体系。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目标的演变与抉择,积极支持学生为实现远期目标而努力。再次,教师要善待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向学生表达真诚帮助的意愿,鼓励学生在需要时与教师联系,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教师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通过有效的激励,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朝着追求卓越表现的方向不断进步。
三、教学评价环节的变革
1.变评“教”为评“学”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评价是否得当等,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新课程改革,教育的根本目的发生了质的变化,提出了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纯粹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指导者,学生则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基于这种教学中心的转移,学生就成了教学评价的主体。
确立学生评价主体,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这样,评价的主要内容就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取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强调评“学”为主,是要纠正过去过分倚重评“教”的不良倾向,但评“教”作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不应舍弃。因为评“教”有其独特的价值,即“以教促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就是要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组织并进行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等,即评价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的价值。
2.变“标准化”评价为“个性化”评价
课堂教学是丰富的、复杂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也各具特点,有着极强的个性,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知识水平,结合个性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是多元的,多角度的,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评价标准,不应“一刀切”,应给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留有一定的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
3.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
就课堂教学而言,有些方面可以量化,有些方面不可以量化,因此,应加强质性评价,引入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情境测验、行为观察等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应充分发挥每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把定性、定量评价统筹于一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4.变“终结式”评价为“全程式”评价
应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全程式”评价代替只关注结果的“终结式”评价。将评价活动置于日常教学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纳入教学工作与日常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章节或一个教学模板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全过程跟踪评析,然后对其课堂教学作出完整的评价。应注意教师和学生平时的课堂教学评价积累,建立个人档案袋,允许被评价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并发表意见。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更新理念、转变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汉华,朱丽.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观.宁波大学学报,2003(8).
[2] 杨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现代教育科学,2004(3).
(责任编辑关燕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对于艺术生文化课辅导,我们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首先,评估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其次,强化基础知识,通过系统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结合艺术生的学习特点,融入艺术元素,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提供一对一或小班授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