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赴死吗

 我来答
小航的生活日常
2023-06-05 · TA获得超过2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9万
展开全部

在中国历史中一直是硝烟不断,而战争除去谋略跟粮草,最重要的就是士气了,在大规模战役中士气比人数更加重要,那么在历史中真有那么多奋不顾身的人吗,他们真的都不怕死吗,那么历史中究竟是怎样安抚士兵的,使那么多人甘愿献身

首先做好思想工作,身先士卒和赏罚分明。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大军攻打关外孤城宁远,明朝文官袁崇焕拒不撤退,誓守死守。他先是让山海关的高第替他斩杀逃兵,于是没人敢逃;二是在城内盘查奸细,坚壁清野;三是做政治思想工作,刺血为书,给士兵下拜,表示和士兵共生死

最后战斗打响时,他叫人把库中仅存的一万多两银子搬上城头,作战勇敢的士兵当即赏银一锭!他自己也不怕死,受了伤没下火线,自己扯下战袍裹住伤口,继续战斗。看到主帅如此,于是人人都不怕死了。宁远大捷是明金交锋中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以少胜多,差点城破,赢得艰难

奖励制度加晋升制度,战死有抚恤金。电影《投名状》里的姜午阳战前激励士兵,死了有抚恤金,活下来的双份!”鼓舞了士气并一呼百应。活下来的作战士兵会有论功行赏的晋升制度。兵荒马乱的年代,一部分百姓参军出于饥迫。有口粮吃就会奋不顾身。军队凝聚力也会让人一腔热血,无所畏惧。

木兰辞听说过吧,军功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好了,十二级军功的前提下分为上中下三阵,以少打多、数量相等、以多打少,理想状态下,以最高级的上阵上获五转功劳来计算,当然这个基本是用来照顾中小贵族关系户的,你一个大头兵如果以“挑荡”(排头兵)身份打了个上阵上获,上司又愿意提拔你

那就恭喜你啦,五转骑都尉比作从五品职务,按照最容易理解的明清官衔,从五品可以担任县级单位正职或者地级市副职了,要知道即使现在公务员体制之下达到这个水平的也不多,历史中就是这样鼓舞士气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