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大自考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川大自考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或者《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重点》...
川大自考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或者《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重点》
展开
3个回答
2013-07-18
展开全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重点
第一篇 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第一章 人员素质测评概念
第一节 素质测评的概念
一、 素质的概念
素质: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二、 素质的分类
1、 自然素质(自然素质是先天的,又称为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
2、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智力因素,是后天形成的。包括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
3、 社会素质(社会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是在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后天形成的。)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
一、 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对被测评者的思想品格、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并作出量或质的判断和评价的一个过程。
二、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包括测量和评价。(测量是定量分析,测评是定性分析。测量和测评的对象都是个体的素质及绩效的量质和价值。)
三、 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 人员素质测评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这一特点是就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指向而言的。)
2、 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量,而不是具体测量。(这一特点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而言的。)
3、 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任何测评从测评的设施者主观愿望来讲,都力求客观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情况。)
4、 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这一特点是由人员素质测评对象-----人的素质的特点决定的。)
四、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的方面。
1、 相同点:(1)、它们面对的对象都是社会中的个体人员:(2)、在测评理论、方法、技术上都是相同的;(3)、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指向的范围存在着交叉。
2、 不同点:人员素质测评是常规的一般性的能力素质测评,因而测评对象更广泛一些,而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具有专门的人才素质测评,测评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第三节 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
理解: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一、人才测评的功能
1、甄别和评定功能(是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
2、诊断和反馈功能(诊断与反馈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功能。)
3、预测和激励功能(预测和激励功能,与上述两种功能紧密相连,并为其所派生。)
二、人才测评的作用
1、对组织所起的作用:人侧测评最主要的的作用是为组织人事决策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和参考性建议,它是组织人才决策的基本工具。(1)、配置人才资源(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资源管理的基础工程):(2)、推动人才开发(现代人才测评是为现代人事管理提供所需信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调节人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需要利用人才测评的信息咨询作用)
2、对个人所起的作用:(1)、促进自我认识(现代人才测评可以帮助个体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从而能够因势利导,明确自己的择业和发展方向);(2)、、促进个人择业(使个人能够根据测评结果判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3)、促进自我发展(没一个人从学习到择业的每一个阶段需要对自己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一篇 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第一章 人员素质测评概念
第一节 素质测评的概念
一、 素质的概念
素质: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二、 素质的分类
1、 自然素质(自然素质是先天的,又称为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
2、 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智力因素,是后天形成的。包括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
3、 社会素质(社会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是在适应社会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后天形成的。)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
一、 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对被测评者的思想品格、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并作出量或质的判断和评价的一个过程。
二、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包括测量和评价。(测量是定量分析,测评是定性分析。测量和测评的对象都是个体的素质及绩效的量质和价值。)
三、 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 人员素质测评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这一特点是就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指向而言的。)
2、 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量,而不是具体测量。(这一特点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而言的。)
3、 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任何测评从测评的设施者主观愿望来讲,都力求客观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实际情况。)
4、 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这一特点是由人员素质测评对象-----人的素质的特点决定的。)
四、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的方面。
1、 相同点:(1)、它们面对的对象都是社会中的个体人员:(2)、在测评理论、方法、技术上都是相同的;(3)、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指向的范围存在着交叉。
2、 不同点:人员素质测评是常规的一般性的能力素质测评,因而测评对象更广泛一些,而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个体具有专门的人才素质测评,测评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第三节 人才测评的功能和作用
理解: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一、人才测评的功能
1、甄别和评定功能(是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
2、诊断和反馈功能(诊断与反馈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功能。)
3、预测和激励功能(预测和激励功能,与上述两种功能紧密相连,并为其所派生。)
二、人才测评的作用
1、对组织所起的作用:人侧测评最主要的的作用是为组织人事决策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和参考性建议,它是组织人才决策的基本工具。(1)、配置人才资源(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资源管理的基础工程):(2)、推动人才开发(现代人才测评是为现代人事管理提供所需信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调节人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需要利用人才测评的信息咨询作用)
2、对个人所起的作用:(1)、促进自我认识(现代人才测评可以帮助个体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从而能够因势利导,明确自己的择业和发展方向);(2)、、促进个人择业(使个人能够根据测评结果判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3)、促进自我发展(没一个人从学习到择业的每一个阶段需要对自己一个清楚的认识)
2013-07-18
展开全部
我知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四川大学出版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章节重点自己整理的完整版考点 - 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p-1780249304.html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试题打印版(无答案) - 道客巴巴 https://www.doc88.com/p-7788626794471.html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试题打印版(无答案) - 道客巴巴 https://www.doc88.com/p-7788626794471.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