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造的最早巡洋舰有何能耐?
日本建造的最早巡洋舰有何能耐?
日本算是一个岛国,所以特别注重海上军事实力的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国家都签订了伦敦海军条约,规定签订的国家不能制造出杀伤力太大的军事武器,因为这样的威胁性非常大,日本也签订了这个条约。
不过古鹰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后建造的最早装备二十厘米口径主炮的巡洋舰,因为超过了条约的规定,于是经过后续大幅改进设计,成为青叶级重巡洋舰,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古鹰级舰被归类为重巡洋舰。
能够被条约规定为古鹰级重巡洋舰,可见日本的这艘最早的巡洋舰还是有些能耐的,古鹰级为了凌驾当时列强海军的轻巡洋舰装备二十厘米口径单装炮,达到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对非主力舰装备舰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203毫米)规定的上限,古鹰级建成时炮塔配置极具特色。
在舰体的中心线上前、后各三门二十厘米口径单装炮,分别呈“品”字形配置在前后部甲板。而且古鹰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为了达到日本海军要求的高航速古鹰级舰体长宽比较大,舰艏舷弧提高了耐波性。
在古鹰级的设计中,为了增加防御效果侧舷装甲采用倾斜布置,日本海军首次将侧舷装甲设计为舰体结构的一部分,以此来减少重量,另一个地节省重量的尝试是舰艉炮塔处甲板的呈斜坡设计。
类似设计也出现在之后日本海军建造的大多数条约型重巡洋舰以及后来大和级战列舰前甲板,古鹰级重巡洋舰在有限的排水量限制下追求火力和航速方面的优势,装甲比较薄弱,古鹰号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后续经过了很多的改装设计。
古鹰级重巡洋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首先是撤除了二十厘米口径单装炮,将主炮口径由两百毫米增大到两百零三毫米,主炮改装为与其改进型青叶级相同的安装方式,改用三座双联装炮塔:前部两座主炮塔朝前,在舰桥之前的前甲板呈背负式布置,舰体后部布置一座主炮塔。
鱼雷发射管减少了四门,舰内固定式则改为上甲板回旋式两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强化对空火力,增加了弹射器以及搭载1-2架水上侦察机。改造了动力系统以及排烟的烟囱。另外改造了舰桥,更新了指挥设备。改装后排水量增加,航速下降。古鹰级与其改进型青叶级,设计基本是相同的。
因为设计不断与时俱进,所以这款巡洋舰才能被条约规定为古鹰级重巡洋舰,但是在1942年11月11日午夜,日本舰队计划趁夜炮击瓜达卡纳尔岛上美军机场,在萨沃岛附近海域,美军舰队依靠雷达方面的优势集中炮击日舰,古鹰号被多次命中,舰上起火,完全失去战斗和航行能力,最后沉没,也就结束了这款巡洋舰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