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战争中的生物武器
战争中的生物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时,军方已经开始从赛鸽队伍中挑选信鸽,并将它们变成常规通信工具,这也使信鸽逐渐成为了战争中重要的生物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投入了成千上万只信鸽。那时无线电通讯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鸽子的作用格外重大。那些平时就喂养赛鸽的士兵,成为培养训练它们传递信息的人。
在大后方的鸽子繁殖基地,管理人员培育着那些要充当信使的幼鸽。小鸽子被运到活动鸽房去学习飞翔。它们逐步学习从越来越远的地方飞回家,虽然家的位置不断转移,但它们几天之内就能够学会飞往新的目的地。
在前线,这些鸟儿常常要在潮湿、老鼠肆虐的战壕里一等就是数日,并时常受到毒气的攻击。当终于轮到它们一显身手传递信息时,又很可能在战场上空被敌人的火力击中。尽管如此,这些年幼的信鸽穿越枪林弹雨,表现出的可靠程度令人惊叹不已。
每一次战争中,都有一些壮举能够为世人瞩目。一只名叫切尔·阿眉的美国信鸽,就曾传递了一条信息拯救了数百名美国士兵。虽然身中两弹,切尔还是返回了目的地,到达时,那装着消息的小盒子就悬挂在它被打断了的小腿上。
切尔·阿眉受到人们的尊重,它的遗骸在华盛顿的史密桑尼亚国家博物馆展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时期,各个国家都积极扩大自己的军事信鸽队伍,培养信鸽成了步兵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北非的沙漠到缅甸的丛林,它们为前线的军队和敌后的谍报人员传递信息,不论在哪,它们都赢得了军人的尊敬。
英国信鸽曾随侦察机执行任务,很多被击落的飞行员能够得救,全靠鸽子将他们出事的方位通知指挥部。英军还曾将鸽子空投到法国乡下,请当地人将德军的行动记录下来,让鸽子带回英国。这些鸟儿也曾随部队一起被空投到敌占区,这样官兵就有办法从着陆地发回信息了。
在需要发送情报时,使用无线电通讯很可能会暴露自己的方位,这时鸽子的作用就非常明显。整个二战期间,信鸽情报系统保持了很高的成功率,鸽子负责传递的信息98%都能安全抵达,这一点应归功于当时巧妙的传送情报的方法。
二战中最著名的信鸽之一,是从意大利传递一条重要情报的美国鸽子,它的名字叫乔。信鸽不仅可以传递情报,还可以作为“间谍”。前苏联曾发明了一种体积比大头针的圆头还小,可安装在苍蝇身上的窃听器。一只普通的苍蝇身上的窃听器。
一只普通的苍蝇可背负它飞行。据报道,1973年曾发生过利用苍蝇携带微型窃听器飞入戒备森严的会议室的事件。苍蝇是通过门缝、钥匙洞和通气系统悄进去的。它事先被喷射一种种经瓦斯,当飞到目的地后就会死掉,而窃听器已潜入了会议室。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鸽子已经被用来偷拍军事阵地的照片。照像机绑在鸽子的胸脯上,鸽子带着自动照像机在敌军阵地上空飞行,偷拍照片,当鸽子飞回巢去,间谍就可以取出胶卷,取得敌军部署的空中摄影图。
美国在70年代仍利用信鸽作间谍,他们将微型窃听器,安装在受过特殊训练的鸽子脚上,鸽子由激光束指引飞到预定地点,它用嘴喙一下窃听器,窃听器的特别开关立即打开,自动脱离鸽脚,落在需要侦察的地方,鸽子从容飞去。
谍报部门随时便可听到窃听器里的声音。而谁又会想到鸽子是飞来的间谍呢。这种“空中间谍”最初是德国人使用的。普法战争时,德国人先是利用氢气球载人在夜间侦察,他们带有一笼信鸽,利用信鸽来传递消息。
法国巴黎被围时,也曾利用信鸽求援,但是德国人设置很多浸过毒药的谷物,专门对付这些“空中间谍”,结果很多信鸽被毒死,未能完成求援任务。随着现代通讯和编码技术的广泛应用,鸽子为人类服务的历史进入尾声。
美军在五十年代取消了信鸽特种部队,世界上其他军队也纷纷效仿。但人们不会忘记它们,设在蒙默斯堡的美军博物馆为纪念鸽子的勇敢精神,将包括乔在内的信鸽遗体陈列起来,供人们瞻仰。
布鲁塞尔有一座纪念战争之鸟的雕塑;而在里尔,法国政府树立了一座雕像,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献身的两万只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