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的爵位是伯爵,为什么其国君却称为公?

“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而周史明确记载郑国爵位为伯爵。还有很多,如楚国为子爵,但楚国国君也称王和公,像楚庄王等,有很多这种情况,这个“公”是... “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而周史明确记载郑国爵位为伯爵。还有很多,如楚国为子爵,但楚国国君也称王和公,像楚庄王等,有很多这种情况,这个“公”是尊称还是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宫衾shmily
2019-08-10 · TA获得超过79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3
采纳率:21%
帮助的人:24.4万
展开全部

对这些国君称呼为公,是对其的尊称,但是通常还是以爵位相称。从鲁隐公、鲁桓公一直到最后的鲁哀公,在史册中均以公来称呼。对于其他国君,分为不同场合有不同称谓,有时候对其尊称为公。对郑国和齐国的国君称呼为公,都是对其的尊称。还有爵位和尊称同时出现的特例。

扩展资料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这是周的制度。近代以来,刚好用来翻译西欧的爵位。反过来,欧洲人也有count、duke之类的欧洲爵位,来翻译中国历史上的侯、公。举一个例子。清初的时候,法国传教士李明(Louis Le Comte)来了一趟中国,回去以后写了《中国近事报道》(1692年出版)。

其中讲皇帝会给大臣封爵,这些爵位叫Comte、Duc(今天我们说的伯爵、公爵),还有一堆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这些用我们的语言该怎么解释……”这时,传教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爵位和西欧的爵位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尝试用欧洲的爵位(Comte、Duc)来解释清代的爵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李明(Louis Le Comte)并没有完全使用法国的爵位系统,来对应中国的爵位。甚至,他已经表示,清朝的那一大堆爵位,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某种意义上,他也意识到清代爵位和法国爵位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谁最早把中国传统中的公侯伯子男,和英国传统下的五级爵位对应起来,我也没有系统地考察过。19世纪苏格兰人理雅各翻译《书经》等文献,才把这种对应关系巩固下来。事实上,整个西欧,也只有英国有比较严格的五等之爵,刚好和周的制度相仿,都是五级。法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虽然,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也是五级,但这只是称号不同,并不标记高下。换句话说,一个伯爵,如果系出更古老的家族,可以比一个侯爵更高。某种意义上,在法国,贵族身份首先来自于其家族谱系,然后才是他实际持有的头衔。

因此,一个贵族子弟,即使没有爵位,也是一个贵族,只是没有头衔的贵族——而不是说已经沦为平民了。总之,因为种种复杂的因素,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谁排在前面谁排在后面,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

匿名用户
2013-07-19
展开全部
周朝的时候周天子称"王",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君都是周天子的臣子,名义上是替周天子保卫国家的大臣,所以他们是不能称“王”的,只能按照爵位称"公"、“侯、”、“伯”、“子”、“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五爵。西周和东周的春秋时期,因为楚国是南方蛮族建立的国家,不遵守中原周朝的礼法,并且楚国依仗其地广人多,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堑做为天然屏障,所以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违制称王。春秋时期周王室虽然衰微,但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各诸侯国都希望能借助周王室的声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所以在表面上还继续承认周王室,除了楚国外,其他诸侯国仍然只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唯一的“王”他们自己只按爵位称“公”或“侯”等等,等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完全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所以,各诸侯国都分分脱离周王室开始像楚王一样称“王”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19
展开全部
  “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但汉代封爵仅有王、侯两级,所谓“大者王,小者侯”,其他均废。至魏晋又恢复五等封爵制,据《晋书·职官志》说:晋以太宰、太傅、太保为“上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诸大将军开府者皆位从“公”。诸公品秩第一食俸日五斛。又晋代设郡公,地位如小国之王。其下依郡国人口多寡分别有侯、伯、子、男之封。魏晋以后相沿。唐宋有开国公、郡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爵。明代对功臣仅封至侯、伯为止,非皇帝子弟不封王,重要功臣死后始赠封王爵。清代置公、侯、伯为超品,其下子为正一品,男为正二品。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规定公、侯、伯以次封爵表。因此,清代除皇室及一些蒙古贵族外,异姓封王者极少,一般以公爵为最高爵位。公爵分一、二、三等,各加以美名,如“嘉勇公”、“忠勇公”,不以地名为号。外戚一般称为“承恩公”,与前代不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在周代,在王朝任职的官员一般都可以称为公.而一些大国的诸侯的是经常到王朝任职的.如姜子牙之子齐丁公之子,第一任燕侯召公,卫康叔封以及西周末年至东周初年的郑桓公友、郑武公掘突和郑庄公祖孙三代人。
还有,在中国古代,有一种追尊的习惯。如《红楼梦》中说说“秦可卿死赠龙骑尉”,其实他的丈夫贾蓉级别要低于龙骑尉的。这种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当某一国君死后,不管他爵位如何,都能获得一个高爵。但这个高爵仅限于死人,他的继承人只要没到死时,该是什么爵位还是什么爵位,与这个无关。所以,齐桓公小白在活着时只能称为齐侯,只有到了死后才能称为公。
至于楚国称王,真正是从楚武王熊通开始的。楚武王嫌自己爵位低,于是就攻打随国,逼着随国去为他上周王那去当说客,让周王升他的爵位。虽然当时周王已经很不行了,但仍然死守教条不放,说什么也同意封楚国国君一个高的爵位。于楚武王熊通很生气,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就是说你不给我一个晋升爵位,我就直接来个最大的。于是他就自己称王了。不过,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他还是子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