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 清朝 上三旗,下五旗?

。。。。。。。... 。。。。。。。 展开
 我来答
智驭未来
高能答主

推荐于2019-08-29 · 一个热爱教育和喜欢分享教育的宝妈
智驭未来
采纳数:690 获赞数:37996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清朝的上三旗是由皇上亲自统领的也就是皇上的亲兵,叫做上三旗。下五旗是由各位王爷、贝勒、贝子分别统领的叫做下五旗。 

上三旗:

上三旗是清朝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旗,清朝军队进去北京以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称为上三旗。

清朝军队进入北京以后多尔衮担任了摄政王,就把自己统领的正白旗纳入到了上三旗当中,而把他的死对头豪格统领的正蓝旗贬到了下五旗,从此以后上三旗就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

下五旗:

下五旗是由清朝时期皇帝的宗室也就是各位王爷或者贝勒们统领的,下五旗的主要责任是驻守在京城内外的各个地区。

扩展资料:

正蓝旗:建于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改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建于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蓝旗:建于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领。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三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五旗

杨旭y澈
2016-12-15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杨旭y澈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151 获赞数:554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清朝实行的八旗制度,不仅是军事制度,也是清朝前期的行政制度。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

二、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分依据

        清朝前期,也就是顺治七年(1650)底,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

三、清朝入关以后强化了八旗的军事制度,在全国实行八旗制度,其中衣服从各旗的衣着,不同。具体的如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YX1963
2016-11-20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DYX1963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采纳数:1293 获赞数:51136
收藏界获“一代名师”称号 省国税局“三等功” 主编《八闽董氏汇谱》 省董氏委员会副会长 风水师资格证书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清代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贝子掌管,驻守京师各地。入关后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就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此后清代就成了定制。
清军入关后,上三旗为镶黄、正黄、正白。每旗设满、蒙、汉三军,分别为镶黄满、镶黄蒙、镶黄汉,正黄满、正黄蒙、正黄汉,正白满、正白蒙、正白汉。皇帝可任命皇子统领。原则上都为皇帝亲军,但实际上只有满、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汉军上三旗实缺额。由满、蒙上三旗(内务府三旗)中选拔郎卫,负责宫廷内侍卫。其中优秀者,则日侍禁廷,供驱走,称御前侍卫,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内廷侍卫人员必须由上三旗满洲、蒙古军中选任,汉军不得与。
“上三旗”实行郎卫制,紫禁城内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内务府选出侍卫,由领侍卫内大臣六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二人)统领。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多用满人。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兼用满人、蒙人。
由皇帝亲领的三旗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的五旗为"下五旗"。清朝入关前下五旗为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入关后顺治皇帝凭借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力量,掌握正白旗,拨出正蓝旗,下五旗调整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
下五旗主要任务是驻守京师和各地。雍正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外佐领)和府属佐领(内佐领)的隶属关系,其占主要部分的旗分佐领,实际上亦由皇帝直接控制。
下五旗兵卫制官兵,满、蒙分左右两翼备宿卫。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各旗精选四千八百人为养育兵,训练技艺。后来兵额屡增,到乾隆年间,满、蒙养育兵已有两万零三百余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2-24
展开全部
努尔哈赤于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三年,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 1650年(清顺治七年)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19
展开全部
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代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是上三旗。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蓝旗、镶白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贝子掌管,驻守京师各地。入关前,上三旗中有正蓝而无正白,顺治初年,多尔衮用自己所统辖的正白旗取代了正蓝旗。   
上三旗为镶黄、正黄、正白。每旗设满、蒙、汉三军,分别为镶黄满、镶黄蒙、镶黄汉,正黄满、正黄蒙、正黄汉,正白满、正白蒙、正白汉。皇帝可任命皇子统领。原则上都为皇帝亲军,但实际上只有满、蒙上三旗才能充任,汉军上三旗实缺额。由满、蒙上三旗(内务府三旗)中选拔郎卫,负责宫廷内侍卫。其中优秀者,则日侍禁廷,供驱走,称御前侍卫,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内廷侍卫人员必须由上三旗满洲、蒙古军中选任,汉军不得与。   
“上三旗”实行郎卫制,紫禁城内接近皇帝的要害部位,全由内务府选出侍卫,由内领侍卫大臣六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二人)统领。分成内外两班宿卫。内班宿守乾清门、内右门、神武门、宁寿门等内宫,多用满人。外班宿守太和门等外朝,兼用满人、蒙人。
下五旗:
清朝入关前下五旗为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入关后顺治皇帝凭借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力量,掌握正白旗,拨出正蓝旗,下五旗调整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
下五旗主要任务是驻守京师和各地。雍正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外佐领)和府属佐领(内佐领)的隶属关系,其占主要部分的旗分佐领,实际上亦由皇帝直接控制。   
下五旗兵卫制官兵,满、蒙分左右两翼备宿卫。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备警跸宿卫。各旗精选四千八百人为养育兵,训练技艺。后来兵额屡增,到乾隆年间,满、蒙养育兵已有两万零三百余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