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7-21
展开全部
●1999年,世界跆拳道联盟裁委会做出了简化主裁手势的改革,将主裁手势从原先的24种缩减为现行的5种。这样,主裁手势更简单明了,更符合竞赛项目的需求。
●2001年初,首次调整分值。悉尼奥运会前,规则规定:击中头部、躯干得1分。之后,为了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性,将击头得分改为2分,同时增加了“重击对手头部,裁判在向被重击者数八后为击头者增加1分”,也就是所谓的“2+1”法则。这是世跆联首次触动了竞赛规则的核心体系。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再次调整规则,将场地从原先的12m×12m缩小至10m×10m,目的是增加比赛对抗强度。据了解,世跆联已有将场地缩小至8m×8m的意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世界跆拳道联盟为加快比赛节奏而做出了一项具体的量化规定“10+5”判罚原则,也就是后来常说的“15秒倒计时原则”。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世界跆拳道联盟欲更改分值,击头3分、后踢、后旋等高难技术击中躯干得2分……此修改意见已通过裁委会审批,静待年底的执委会大会通过
●2001年初,首次调整分值。悉尼奥运会前,规则规定:击中头部、躯干得1分。之后,为了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性,将击头得分改为2分,同时增加了“重击对手头部,裁判在向被重击者数八后为击头者增加1分”,也就是所谓的“2+1”法则。这是世跆联首次触动了竞赛规则的核心体系。
●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再次调整规则,将场地从原先的12m×12m缩小至10m×10m,目的是增加比赛对抗强度。据了解,世跆联已有将场地缩小至8m×8m的意向。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世界跆拳道联盟为加快比赛节奏而做出了一项具体的量化规定“10+5”判罚原则,也就是后来常说的“15秒倒计时原则”。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世界跆拳道联盟欲更改分值,击头3分、后踢、后旋等高难技术击中躯干得2分……此修改意见已通过裁委会审批,静待年底的执委会大会通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21
展开全部
击头得三分,转身腿击中对手得两分,其余一分,出界扣0.5分。KO加一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