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所说的“梅核气”是什么样的症状,如何治疗?
我妈妈有类似中医中“梅核气”的症状,老觉得鼻咽部有痰,还会“跑”,就是吐不出来。请问“梅核气”全面的解释是什么?是不是和精神因素有关,如何治疗呢?谢谢...
我妈妈有类似中医中“梅核气”的症状,老觉得鼻咽部有痰,还会“跑”,就是吐不出来。请问“梅核气”全面的解释是什么?是不是和精神因素有关,如何治疗呢?谢谢
展开
2013-07-21
展开全部
中医里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主要的治疗就是根据中医辨证用药主要分为
肝郁气滞型
【证见】 咽喉内有异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则感到窒闷难忍,但不碍饮食。患者常精神抑郁,多虑多疑,并觉胸闷胁胀,善太息,郁怒,嗳气。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
1.主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苏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
胸胁苦闷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干,舌质偏红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药
(1)逍遥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栀逍遥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虚痰聚型
【证见】 咽喉内异物感,常觉痰多难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舌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 健脾理气化痰。
【方药】
1.主方二陈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
若痰黄舌红者,加黄芩12克、薄荷6克(后下)。心烦者,加合欢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药
(1)四君子丸(冲剂、液、袋泡剂),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冲剂每次15克,袋泡剂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剂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陈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你可以找当地中医生看一下
网上是不可能一次性决绝问题的,而且还具有片面性
肝郁气滞型
【证见】 咽喉内有异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则感到窒闷难忍,但不碍饮食。患者常精神抑郁,多虑多疑,并觉胸闷胁胀,善太息,郁怒,嗳气。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
1.主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苏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
胸胁苦闷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干,舌质偏红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药
(1)逍遥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栀逍遥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虚痰聚型
【证见】 咽喉内异物感,常觉痰多难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舌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 健脾理气化痰。
【方药】
1.主方二陈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
若痰黄舌红者,加黄芩12克、薄荷6克(后下)。心烦者,加合欢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药
(1)四君子丸(冲剂、液、袋泡剂),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冲剂每次15克,袋泡剂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剂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陈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你可以找当地中医生看一下
网上是不可能一次性决绝问题的,而且还具有片面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