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1
展开全部
本动画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迅速风靡,可以说伴随着80年代出生的一代一起成长,这期间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年的心智和意识形态发展成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文化影响力却是有限的。由于二战的影响在中国青年关念里构成的刻版成见,使其对日本动画的欣赏一般而言只止于感官审美的层面,而不涉及意识形态层面;同时由于所反应的本不是日本文化的全貌,加之日本文化的矛盾的一面在其中的体现导致的解读困难,日本动画所设置的象征性现实与中国青年头脑中的主观真实是不相吻合的。最终产生的一种结局就是:中国青年喜爱日本动画及日本动画中表现美的象征性元素,但是反感涉及政治和历史的日本的文化特质。
不能否认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是伴随着动画成长的。笔者就中国青年收看日本动画的情况作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8.8%的人看过日本动画,这其中51.3%看过超过10部的日本动画。事实上,长期以来,动漫产业为日本带来了巨大商机,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本国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日本政府非常青睐动漫产业,不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作为其邻居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展起来以后,就成为日本动画大量出口的重要窗口。有调查显示,在10部最流行的动画中,9部来自日本;在最受欢迎的10个动画作者中,8个来自日本。之所以日本动画能在80年代在中国领土上迅速风靡,与当时中国特殊的政策环境是有着深刻联系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这个新兴开放的国家在媒体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日本动画被视为对意识形态影响较弱的媒体产品,加之其引进成本相对美国动画而言极低,因而被大量引进,一来用以加强中日邦交正常后的两国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用以改善电视台内容产品匮乏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如此富有趣味性的内容产品是中日恢复友好关系的政治副产品。
然而,就在不久前,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 [3]。长久以来省级电视台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播出国外动画的历史将就此告终。对这一陪伴八十年出生的一代成长起来的内容产品,风靡中国大地达数十年之久,却少有人注意其研究价值。
理论框架
培养分析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George Gerbner主持的一项研究,通过研究,Gerbner等人认为电视变成为了美国社会的核心文化武器,认为“电视机已经变成家庭的关键成员”,长期收看电视严重影响着电视受众的信息资源、意识和观念 [4]。因此我们认为,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5] 日本动画从7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伴随那个年代出生的一代成长起来,特别是在那个时期,这一代人的学习能力处于最强的时期,心智逐渐成长并发展成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习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大量时间都是在接触电视,而收看的最主要节目也通常都是动画。根据培养理论可知,在中国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日本动画对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等都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刻版成见”(Stereotyping)的概念是由Walter Lippmann首次提出的,最初用以描述人们基于自身的种族特性对其他人做出的评价。传播学中的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6]。在跨文化传播中,刻版成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刻版成见通常会使我们接受一个被广泛流传的观点,即便事实上这个观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长期地接受和使用某一种刻版成见可能使这种成见得到巩固和加强 [7]。尽管中国青年从小开始接触日本动画,但是由于同时接受更集中和刺激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教育,难免会形成一种对于日本文化的固有的排斥心理和刻版成见,而且这种刻版成见并不一定能被日本动画传达的关于日本文化中美好的元素所扭转。
文献综述
国内对日本动画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其中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关注日本的动画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因此来寻求中国动画产业之所以实力不够雄厚的原因,并探索中国动画产业可能的出路,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比如刘洋《中国与日本动画与动漫产业的比较与思考》,周京《日本动漫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等。
第二类是通过对日本动画的内容研究分析其军国主义文化特征,揭露日本作为侵华战争罪魁祸首在新时期的文化帝国主义行为,亦即日本通过动画宣扬其侵略者本性的企图;或者是针对日本动画传达的文化特质的研究,力求寻找日本动画背后隐藏的日本文化,比如李秋波《披着樱花的死魂灵-日本动漫中的军国主义思想》,熊涛《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
第三类是针对日本动画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人的文化影响所做的调查研究,比如中国青年报1996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对日本的认识调查”,但是由于问卷本身的严重倾向性,这项调查虽然影响广泛却在研究方法上有着极大的缺陷;也有如香港大学Poon Man Wai的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Influe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 on Hong Kong Teenagers,但是问卷完全撇除了侵华战争对中国青年产生的影响,仅仅从文化生活方面分析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如Yang Wang的 The Dissemination of Japanese manga in China: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 Reform Period,这项研究教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动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占领,以及中国青年对日本动画的态度,却少有分析中国青年在刻版成见的作用下对日本动画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产生文中所谓“double-fold image”的原因缺乏深层次的分析。
不能否认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是伴随着动画成长的。笔者就中国青年收看日本动画的情况作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8.8%的人看过日本动画,这其中51.3%看过超过10部的日本动画。事实上,长期以来,动漫产业为日本带来了巨大商机,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本国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日本政府非常青睐动漫产业,不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作为其邻居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展起来以后,就成为日本动画大量出口的重要窗口。有调查显示,在10部最流行的动画中,9部来自日本;在最受欢迎的10个动画作者中,8个来自日本。之所以日本动画能在80年代在中国领土上迅速风靡,与当时中国特殊的政策环境是有着深刻联系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这个新兴开放的国家在媒体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日本动画被视为对意识形态影响较弱的媒体产品,加之其引进成本相对美国动画而言极低,因而被大量引进,一来用以加强中日邦交正常后的两国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用以改善电视台内容产品匮乏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如此富有趣味性的内容产品是中日恢复友好关系的政治副产品。
然而,就在不久前,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 [3]。长久以来省级电视台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播出国外动画的历史将就此告终。对这一陪伴八十年出生的一代成长起来的内容产品,风靡中国大地达数十年之久,却少有人注意其研究价值。
理论框架
培养分析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George Gerbner主持的一项研究,通过研究,Gerbner等人认为电视变成为了美国社会的核心文化武器,认为“电视机已经变成家庭的关键成员”,长期收看电视严重影响着电视受众的信息资源、意识和观念 [4]。因此我们认为,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5] 日本动画从7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伴随那个年代出生的一代成长起来,特别是在那个时期,这一代人的学习能力处于最强的时期,心智逐渐成长并发展成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习的业余时间,基本上大量时间都是在接触电视,而收看的最主要节目也通常都是动画。根据培养理论可知,在中国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日本动画对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等都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刻版成见”(Stereotyping)的概念是由Walter Lippmann首次提出的,最初用以描述人们基于自身的种族特性对其他人做出的评价。传播学中的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6]。在跨文化传播中,刻版成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刻版成见通常会使我们接受一个被广泛流传的观点,即便事实上这个观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长期地接受和使用某一种刻版成见可能使这种成见得到巩固和加强 [7]。尽管中国青年从小开始接触日本动画,但是由于同时接受更集中和刺激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教育,难免会形成一种对于日本文化的固有的排斥心理和刻版成见,而且这种刻版成见并不一定能被日本动画传达的关于日本文化中美好的元素所扭转。
文献综述
国内对日本动画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其中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关注日本的动画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因此来寻求中国动画产业之所以实力不够雄厚的原因,并探索中国动画产业可能的出路,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比如刘洋《中国与日本动画与动漫产业的比较与思考》,周京《日本动漫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等。
第二类是通过对日本动画的内容研究分析其军国主义文化特征,揭露日本作为侵华战争罪魁祸首在新时期的文化帝国主义行为,亦即日本通过动画宣扬其侵略者本性的企图;或者是针对日本动画传达的文化特质的研究,力求寻找日本动画背后隐藏的日本文化,比如李秋波《披着樱花的死魂灵-日本动漫中的军国主义思想》,熊涛《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
第三类是针对日本动画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人的文化影响所做的调查研究,比如中国青年报1996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对日本的认识调查”,但是由于问卷本身的严重倾向性,这项调查虽然影响广泛却在研究方法上有着极大的缺陷;也有如香港大学Poon Man Wai的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Influence of Japanese Animation on Hong Kong Teenagers,但是问卷完全撇除了侵华战争对中国青年产生的影响,仅仅从文化生活方面分析日本动画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如Yang Wang的 The Dissemination of Japanese manga in China: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Post Reform Period,这项研究教系统地分析了日本动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占领,以及中国青年对日本动画的态度,却少有分析中国青年在刻版成见的作用下对日本动画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产生文中所谓“double-fold image”的原因缺乏深层次的分析。
2013-07-21
展开全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7429376.html可参考这篇,记住不要全抄,多说点自己的想法,如果想全抄,可以先先把第一段改改,然后把顺序打乱,然后结尾也改改,最后读读是否通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