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2013-07-22
展开全部
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有些用法甚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文言中常用的副词有:“益、少、略、略无、但、方、几、既、既而、固、盖、乃、弗、非、未、毋、勿、莫、窃、谨、敬、请、幸、辱、愚、相、见”等;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及”等;常用的连词有:“而、且、则、虽、然、然则、固”等;常用的助词有:“也、矣、耳(尔)、焉、乎、欤(与)、邪(耶)、哉、夫、者、所”等。助词中除去者、所这两个特殊的助词外,其它都是语气助词,即叹词。 文言虚词的复杂性表现在它们的数量之多,使用的频率之高,且具体用法与现代汉语又大相径庭。文言虚词的特殊性表现在它们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用”和“一词多性”的特点上。现代汉语的虚词多数是一词一义,一种用法,词性一般也是固定的。古代汉语的虚词则不同,例如文言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虚词“之”,多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有时也可用作代词(相当于“他”或“他们”);有时用作动词(相当于“到”、“往…去”)。其后两种用法已变成实词了。在汉语的发展变化中,唯独虚词的变化最大,只有少数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殊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已极少使用,或虽在使用,但意义已完全变了。例如古汉语中的“所以”和“虽然”这两个虚词,“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的意思;“虽然”表示“即使这样”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只是一般的连词,没有上述的意思。主要用作代词和助词
一 作人称代词,多用作第三人称,作宾语。可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
1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秦晋淆之战》)(之,代人)
2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之,代事)
3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李斯《谏逐客书》)(之,代物)
“之”有时可用来称代自身或对方
4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之”,指代“我”)
二 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5 之二虫又何如?(《庄子·逍遥游》)
6 故为之文以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 作兼语。既是前面动词的宾语,又是后面谓语的主语。
7 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司马迁《管晏列传》)
四 作助词
(一)常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8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诗经·采薇》)
(二)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使句子词组化。
9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三)用在提前宾语与动词之间,可以不译。
10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桀《登楼赋》)
(四)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以强调语气,无实在意义,可以不译。
11 久之,越石父请绝。(《史记·管晏列传》)
五 作动词,可以译为“去”、“往”。
12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一 作人称代词,多用作第三人称,作宾语。可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
1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秦晋淆之战》)(之,代人)
2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之,代事)
3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李斯《谏逐客书》)(之,代物)
“之”有时可用来称代自身或对方
4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之”,指代“我”)
二 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5 之二虫又何如?(《庄子·逍遥游》)
6 故为之文以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 作兼语。既是前面动词的宾语,又是后面谓语的主语。
7 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司马迁《管晏列传》)
四 作助词
(一)常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8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诗经·采薇》)
(二)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使句子词组化。
9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三)用在提前宾语与动词之间,可以不译。
10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桀《登楼赋》)
(四)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以强调语气,无实在意义,可以不译。
11 久之,越石父请绝。(《史记·管晏列传》)
五 作动词,可以译为“去”、“往”。
12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