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写作背景

 我来答
仙魔大秦
2019-07-09 · TA获得超过744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075
展开全部

写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泛旧的窗户纸上射进屋子,霎时,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月夜思乡诗。一个秋天的深夜,明亮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到床前,也照到了在外乡旅行的诗人身上。诗人揉揉朦胧的眼睛,望望地上,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雪白的浓霜。再仔细看看,这分明又不是霜。它像霜一般白,又像水一般清。

诗人不由得抬起头来望望天空,天空像镜子一般明净,一轮皓月挂在当空。哦!原来是月光呀!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显得分外明亮。月亮有缺也有圆,离乡的人啊,你什么时候才能与亲人团圆?

想着,想着,诗人又渐渐低下了头,他开始深深地怀念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他的思想也和这月光一样,飞得很远,很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夜思

匿名用户
2013-07-21
展开全部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 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这一比喻十分贴切而巧妙。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 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这一比喻十分贴切而巧妙。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观人带是你19
2017-08-18 ·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观人带是你19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采纳数:387 获赞数:4393
网络营销经理 网站策划人 SEM主管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唐代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泛旧的窗户纸上射进屋子,霎时,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诗前二句是写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外,白天事务缠身,到不觉得有何离愁别绪。但一到夜晚,青灯一盏,一人独坐,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字表达了诗人刚刚睡梦初醒,睡眼迷离中将照射在屋子地上的月光当成了白霜。而一个“霜”字更是表明的月亮的皎洁如镜,清澈透明,也表明当时非常寒冷,诗人独自在外,漂泊他乡的凄凉之感。

末二句通过两个动词“举”“低”,充分表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举头望”对应了前句的“疑”,不知道地上是不是白霜所以抬头看下天空,空中月轮高挂,月色皎洁。而“低”字则表明诗人看到空中如此圆月,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也不过如此吧,诗人心想。继而低头沉思,想念到了远处的家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21
展开全部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21
展开全部
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