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抗倭名将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扩展资料: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唐顺之,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顺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俞大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戚继光
推荐于2017-11-25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
最有名的是戚继光,俞大猷,谭纶,这也是常说的三大抗倭名将。其实还有胡宗宪,李如松,陈磷,麻贵,刘綖,唐顺之,张经,朱纨,永乐时期的刘江。
唐朝刘仁轨将军
明朝戚继光将军
清朝邓世昌将军
民国张自忠将军
2013-07-22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