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
2013-07-24
展开全部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汇编
一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表面积5.1亿KM2。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纬线特点比较(表格)
长 度 形 状 指示方向 半 球 划 分
经线 都相等 半 圆 南 北 东西半球(20°W,160°E)
纬线 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圆圈(极点除外) 东 西 南北半球:0°纬线
4、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5、几条特殊的经纬线:0°纬线(南北半球划分先);23.5°N和23.5°S——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南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5°N和66.5°S——南北极圈(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限、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和30°S(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N和60°S(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东西经划分的起止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线)
6、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
8、时区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每隔150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0至东经7.50,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拔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拔一个小时。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简称为“日界线”。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日界线不完全在180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
9、区时计算: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二、方程法:利用区时之差等于时区之差列一元一次方程。
例1:北京(东八区)晚8点,求纽约(西五区)几点?方程为:20-X=8-(-5)。解方程得X=7。即纽约为当日的7点。
例2:纽约为6点,求北京是几点?方程为:X-6=8-(-5)。解方程得:X=19。即北京为当日的19点。
注意:此方法必须用减法,且注意避开日界限。若需求时区,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一步);若得数是负数或大于24,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四步)
三、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其公式是:(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东经度求出的是东时区;西经度求出的为西时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
第三步是求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如果结果出现负数则加24小时,但日期要减一天:结果出现大于24则减24小时,但日期要加一天。
日期变更线(图) 10、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1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2、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13、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4、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地球上任何一个半球,其海洋面积都大于其陆地面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5、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地球上最突出的山地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6、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全球分六大板块,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及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这里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二 气候
17、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8、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9、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0、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21、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2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2)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表格)
温 度 带 气温、气候特 征 主 要 分 布 成 因 植 被
气温特征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
4
种
︶ 热带雨林气候 各月平均气温20°C以上(或偏下)。 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mm以上
赤道附近(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一般 7月降水量400mm以下,降水集中于6—9月。 南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以非洲面积最大。
因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7月降水量700mm左右,多暴雨,集中于6—9月 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东南部中南半岛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热带常绿
阔叶林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以非洲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大。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 沙漠
温
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雨热同期。 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及阿根廷和澳洲的沿海地区(大陆东岸)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分布最广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热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暖多雨。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亚洲: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及附近岛屿。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上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沿海;南美洲西南端和澳洲东南及新西兰。 受西风带及暖流的影响 森林、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下 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少雨。 亚欧大陆内部及北美洲内部。阿根廷内部。 纬度高,位于大陆内部,
受海洋影响逐步减小。 从温带森林逐步过渡到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全年均温低,降水少。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 纬度高,气温低。 耐寒针叶林
寒
带 苔原气候 最热月气温
0°C以上 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少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边缘地带 位于高纬度地区 地面生长苔藓、地衣。耐寒灌木丛
冰原气候 最热月气温
0°C以下 终年严寒、冰雪覆盖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位于高纬度地区 冰川、荒漠
高 山 气 候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 高山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
和青藏高原) 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 自然景观垂直分布。
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小归纳: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没有的气候类型)——4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气候和苔原气候;只有亚洲具有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或大陆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3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或大陆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3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种类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6个洲)
6、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②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③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
7、受单一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②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三 资源
23、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4、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5、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6、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7、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8、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①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②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③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四 人种、人口、民族、国家
29、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各类国家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0、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寒冷的极地、干旱的沙漠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31、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由于城市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科技教育水平高,就业几率大等原因,使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导致城市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学就业困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32、世界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引发各种自然灾害;人口的过快增长,还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压力
对策: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成功的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3、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4、语言和宗教: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流传最广,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拉丁美洲流行拉丁语,其中,巴西讲葡萄牙语,其它大多数拉美国家讲西班牙语。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徒最多流传最广;中国的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大多数汉族人不信教,少部分汉族人信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35、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6、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一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表面积5.1亿KM2。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经纬线特点比较(表格)
长 度 形 状 指示方向 半 球 划 分
经线 都相等 半 圆 南 北 东西半球(20°W,160°E)
纬线 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圆圈(极点除外) 东 西 南北半球:0°纬线
4、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5、几条特殊的经纬线:0°纬线(南北半球划分先);23.5°N和23.5°S——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南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5°N和66.5°S——南北极圈(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限、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N和30°S(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N和60°S(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东西经划分的起止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线)
6、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7、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
8、时区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每隔150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0至东经7.50,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叫做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标准经线上的时间,便是整个时区的“区时”,北京处在东八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一小时,向东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往前拔一个小时;向西每跨入一个时区,应把表倒拔一个小时。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简称为“日界线”。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日界线不完全在1800经线上,而是稍有曲折。
9、区时计算: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二、方程法:利用区时之差等于时区之差列一元一次方程。
例1:北京(东八区)晚8点,求纽约(西五区)几点?方程为:20-X=8-(-5)。解方程得X=7。即纽约为当日的7点。
例2:纽约为6点,求北京是几点?方程为:X-6=8-(-5)。解方程得:X=19。即北京为当日的19点。
注意:此方法必须用减法,且注意避开日界限。若需求时区,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一步);若得数是负数或大于24,请参照下面公式法(第四步)
三、公式法
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其公式是:(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东经度求出的是东时区;西经度求出的为西时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
第三步是求区时: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如果结果出现负数则加24小时,但日期要减一天:结果出现大于24则减24小时,但日期要加一天。
日期变更线(图) 10、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1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2、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13、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4、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地球上任何一个半球,其海洋面积都大于其陆地面积。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5、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地球上最突出的山地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6、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全球分六大板块,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及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这里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二 气候
17、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8、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9、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0、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21、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2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2)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表格)
温 度 带 气温、气候特 征 主 要 分 布 成 因 植 被
气温特征 气 候 特 征
热
带
︵
4
种
︶ 热带雨林气候 各月平均气温20°C以上(或偏下)。 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2000mm以上
赤道附近(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位于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一般 7月降水量400mm以下,降水集中于6—9月。 南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以非洲面积最大。
因赤道低气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7月降水量700mm左右,多暴雨,集中于6—9月 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东南部中南半岛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热带常绿
阔叶林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以非洲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大。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 沙漠
温
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雨热同期。 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及阿根廷和澳洲的沿海地区(大陆东岸)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分布最广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热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暖多雨。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亚洲: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和朝鲜半岛及附近岛屿。
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和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交替影响。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上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 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沿海;南美洲西南端和澳洲东南及新西兰。 受西风带及暖流的影响 森林、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
0°C以下 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少雨。 亚欧大陆内部及北美洲内部。阿根廷内部。 纬度高,位于大陆内部,
受海洋影响逐步减小。 从温带森林逐步过渡到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全年均温低,降水少。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 纬度高,气温低。 耐寒针叶林
寒
带 苔原气候 最热月气温
0°C以上 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少雨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边缘地带 位于高纬度地区 地面生长苔藓、地衣。耐寒灌木丛
冰原气候 最热月气温
0°C以下 终年严寒、冰雪覆盖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位于高纬度地区 冰川、荒漠
高 山 气 候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 高山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
和青藏高原) 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 自然景观垂直分布。
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小归纳: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没有的气候类型)——4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气候和苔原气候;只有亚洲具有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或大陆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3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或大陆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3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种类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6个洲)
6、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②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③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
7、受单一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①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②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三 资源
23、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4、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5、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6、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7、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8、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①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②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③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四 人种、人口、民族、国家
29、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各类国家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0、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寒冷的极地、干旱的沙漠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31、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由于城市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科技教育水平高,就业几率大等原因,使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这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导致城市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学就业困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32、世界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引发各种自然灾害;人口的过快增长,还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压力
对策: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成功的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3、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4、语言和宗教: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流传最广,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拉丁美洲流行拉丁语,其中,巴西讲葡萄牙语,其它大多数拉美国家讲西班牙语。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徒最多流传最广;中国的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大多数汉族人不信教,少部分汉族人信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35、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6、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蓝鲸智能科技
2024-11-21 广告
2024-11-21 广告
理论考试系统是我们河南蓝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效、便捷的在线考试平台。该系统集题库管理、在线组卷、自动评分等功能于一体,支持多种题型和考试模式。通过智能化的防作弊手段,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练习和模拟考试,有效...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蓝鲸智能科技提供
2013-07-24
展开全部
基础知识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熟记地图,做到脑中有图,这样对掌握其他的基础知识是最有帮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24
展开全部
地理图册,天文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24
展开全部
地球地图,永远的王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