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试题
要《使至塞上》《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愁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乙亥杂诗》的试题,下载地址就行,有答案的。。...
要《使至塞上》《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愁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乙亥杂诗》的试题,下载地址就行,有答案的。。
展开
2013-07-25
展开全部
如下: 1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2、燕然;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2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壮志豪情 别开生面──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壮志豪情 别样情怀
苏轼于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在密州祭常山回,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作此词以抒怀。
开端刻画出猎形象,显示豪放气韵。起句“狂”字统摄全词。“锦帽”两句烘染出田猎气氛,写出猎队武士装束。一个“卷”字,极写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 “为报”三句是说,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跟随太守前往打猎,看我象孙郎射虎一样不平凡的身手吧!
下阕“酒酣”三句紧承上文,是自我感情的剖白:太守酒意正浓,心高胆壮,即使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吗?“持节”两句,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者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结句抒发壮志豪情,点明词旨。用典独特 别具一格
“左牵黄,右擎苍”,是说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典出《梁书·张充传》,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苏轼暗用其事。
“孙郎”,指孙权。《三国志·吴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自况,进一步描画打猎的热烈场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汉书·冯唐传》,用冯唐赦魏尚事:汉文帝时,云中郡太守魏尚守边有方,战绩卓著,后因上报战果数字有误被削职,郎中署长冯唐谏文帝不应如此对待武臣名将,于是文帝就“令唐持节救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苏轼希望得到重用,以报效国家。
“天狼”,星名。《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这里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北宋屡遭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一向关心边防的苏轼,是多么希望驰骋疆场反击侵略者啊!开拓题材 别开生面
这首词别开生面,上片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叙事而抒怀,全词一气贯注。
苏轼用词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题材上和内容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范仲淹悲壮苍凉的边塞词的精神,为南宋蔚为大观的抗战词开了先河。而且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的词风形成鲜明对照。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4、(2分)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三 破阵子(辛弃疾)山东济南2008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两句诗“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分)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分)
7、表现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1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1分)。
8、“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1分)。“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注释】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长(zhǎng):增长,振作。【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3.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参考答案: 1 D (“花”指国家)2 A (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3略 天星教育网特别的好,在你上大学之前都很有用,尤其是高中三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 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2、燕然;3、“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2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壮志豪情 别开生面──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壮志豪情 别样情怀
苏轼于熙宁八年十月(1075年)在密州祭常山回,与同官会猎于铁沟附近,作此词以抒怀。
开端刻画出猎形象,显示豪放气韵。起句“狂”字统摄全词。“锦帽”两句烘染出田猎气氛,写出猎队武士装束。一个“卷”字,极写乘马飞驰的勇武气势。 “为报”三句是说,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跟随太守前往打猎,看我象孙郎射虎一样不平凡的身手吧!
下阕“酒酣”三句紧承上文,是自我感情的剖白:太守酒意正浓,心高胆壮,即使鬓边添了几根白发,又有什么要紧吗?“持节”两句,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表现出作者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结句抒发壮志豪情,点明词旨。用典独特 别具一格
“左牵黄,右擎苍”,是说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典出《梁书·张充传》,张充年少喜好游猎,出猎时“左手臂鹰,右手牵狗”,苏轼暗用其事。
“孙郎”,指孙权。《三国志·吴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自况,进一步描画打猎的热烈场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汉书·冯唐传》,用冯唐赦魏尚事:汉文帝时,云中郡太守魏尚守边有方,战绩卓著,后因上报战果数字有误被削职,郎中署长冯唐谏文帝不应如此对待武臣名将,于是文帝就“令唐持节救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苏轼希望得到重用,以报效国家。
“天狼”,星名。《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这里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北宋屡遭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一向关心边防的苏轼,是多么希望驰骋疆场反击侵略者啊!开拓题材 别开生面
这首词别开生面,上片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叙事而抒怀,全词一气贯注。
苏轼用词写习武打猎,借以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题材上和内容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范仲淹悲壮苍凉的边塞词的精神,为南宋蔚为大观的抗战词开了先河。而且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扰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的词风形成鲜明对照。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分)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1分,意思正确即可)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分,写一个得1分)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4、(2分)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分)。
三 破阵子(辛弃疾)山东济南2008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两句诗“ , ”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2分)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分)
7、表现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1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1分)。
8、“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1分)。“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注释】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岁暮,从和州返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时所作。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长(zhǎng):增长,振作。【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的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3.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参考答案: 1 D (“花”指国家)2 A (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3略 天星教育网特别的好,在你上大学之前都很有用,尤其是高中三年!
2013-07-25
展开全部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参考答案:BD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http://www.51test.net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