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吸气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 吐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 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4、 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
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1)、 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
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
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
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建立了强固的基础。
扩展资料:
歌唱的发声:
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色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唱歌
推荐于2017-10-16
2.平时注意呼吸方法,采用腹式呼吸法;
3.唱歌的时候,要有充沛的、强劲的气冲出,这样声音很浑厚,就不会发颤了,高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首先,大家发一个哼鸣~然后张开嘴,保持发声,看声音有没有~走一走,向旁边看看,听听声音变没有,是否能保持?嘿嘿~如果是,恭喜你咯,你的发音部位基本正确哦!如果不是~说明你的发音部位不太对哦~
注意:
first~ 唱歌不能用嗓子来唱,不能压音~你每次唱歌唱久咯是不是会觉得嗓子痛呢?啊~这样可不行哦!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越来越差的!唱歌要用上共鸣,声音要从眉间的那一点出来,很有穿透力的那一点。唱的时候一定要把嘴巴张开,让每一个腔体就像一个空房间,可以传出回音来!恩~现在张开你的嘴巴,张大点!摸摸自己脸的腮部,是不是有个洞?唱歌的时候这个洞要打开哦!所以嘴巴必须张开!唱歌的时候始终记住“唱给你后面的人听”,声音要从你的腰到头传成一条线,就像所有人都听得到你的声音一样!不要怕自己的声音大
second~ 唱歌要用上呼吸!呼吸从某个方面来说比唱歌还重要!先放松,想像哈眼前是一个大花园,很香的哦!深呼一口气,仔细闻闻~嘿嘿~很香吧?!要把气吸到肺里,觉得前胸后背腰都要胀开~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腰上栓上腰带,越紧越好,唱歌的时候把它胀开!唱歌看似很容易但也很难,掌握好的方法是不容易的!也许你会注意到歌手在舞台上唱歌时,不一会就会流汗,的确,是很累的,特别是你的腰,哦!差点忘了一点很重要的!唱歌的气息是向下的,声音向上,和跳舞正好相反,跳舞的气息是要向上的,特别是芭蕾!气息就好像在压你的腰,所以腰很累,不过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虽然身体很累,但嗓子却很舒服,越唱越想唱
third~ 音域想必是大家所关注的吧!或许很多人都认为,音域是天生的,有些人就能唱高音,是因为他们天生的好嗓子……其实,天生的因素可能最多只占50%,音色是天生的,但音域有一部分是靠后天的练习!低音很多人都能唱,因为最开始唱歌,都会小心的,声音压小,怕自己唱得不好,而高音却不是了,高音的发音是很有技巧的!扩展音域是在前面说的两点的基础下才行的,先要掌握发音的方法和呼吸的方法。高音要把声音集中在头腔,还要用很多的气,腰部还要用力,练起来是很累的。特别练到咯很高的音,可能练久了头都会晕。扩展音域是个更漫长的过程,要坚持才行!
2013-07-25
我们平日里发音只是简单地将声带拉紧,
这是因为,说话的要求与唱歌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唱歌时候,要将声带发挥到极限,
就必需用加大气流的办法,使声带产生剧烈震动。可想而知,
经常这样做,那么声带是受不了的,时间长了,会感觉到嗓子难受,
有可能会产生病变。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像这样子唱下去,那样的话,
不出几天就会受不了的。
其实,正确的发音方法应是不使嗓子过度疲劳。
就是使用“咽声”。所谓“咽声”法就是在发高音的时候,
将咽腔调节的又细又长,这时候,声带反而减弱,只是发风音,
使其在咽腔内产生强大的共鸣,从而使音量得到提高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
一、 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
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
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
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
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
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
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
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
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
(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
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
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
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
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
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
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
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靠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
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
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
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
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
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
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
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 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
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
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
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
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
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
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
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
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
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
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
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
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 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
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
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
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
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
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
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倒灰式呼吸法
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常识,如果你端着一撮子灰,直着腰一下把灰倒在地上,结果会是什么样呢?铺撒到地面的灰,会马上形成一股气柱向上升。我们借助这种倒灰的感觉,吸气要像灰一下子倒在地,吸得又深又广。哦民,则像从地上弹回来的那股气柱,保持住吸气的感觉,成倒T字拧成一股气柱向上钻出。每个乐句都要如此,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环,这样在歌唱中就可以克服气浅、气僵的问题了。吸的气浅而僵,就不会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下支点吸气法
下支点是在横膈膜处<中山装第四个扣子处>,也是我们指的腹式呼吸的位置。在吸气时,感觉直接在"下支点"处吸,好像气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似的,每次吸气都要这样做,就可以做到腹式呼吸的吸气状态了。当然,我讲只是感觉,而并不是真的是那样,吸气怎么可能不通过鼻、口、气管的呢?这里只是用感觉、假设和比喻,来启发学唱者掌握科学方法。
溶化式吸气法
这种吸气的方法是在歌唱者处于比较紧的张状态下应用的。因为溶化式的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没有声音和明显的动作,也容易体会和掌握,只是在感觉四肢都早溶化的时候,腰椎和颈椎不要放松。吸气的进修,不要嘴闭得太紧,这样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在吸气的同时,嘴要自然地张开,与鼻子同时吸气为最佳。
高位置吸气法
怎么吸就怎么唱,吸的状态,在吸气的过程当中,气息似乎是通过鼻子和口腔中的上牙、上腭到横膈膜这个地方,这是一个抛物线角度,是高位置。所以在演唱时可以按吸气状态去唱,就能达到高位置和深的气息为一个整体的声音。如果在吸气的时候放得很低,气似乎是通过下牙、舌面,只用口腔来吸气,那么,气必然就吸得浅,还会有动作,有声音,用这样吸气的方法唱出来的声音,肯定是横、白、浅、紧,音域狭窄,很难解决唱歌中的高音问题。
射击瞄准时保持气息法
在歌唱时,里声音向外唱的同时还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形成内外对抗,它不仅可以保持吸气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用射击瞄准时吸气状态练唱,这也只是一种感觉,这种状态当过兵的人都很熟悉,易于体验。借此达到在歌唱中保持气息平稳的目的。在练唱的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问题就可以缓解下来,使别人听起来气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以上几种无声歌1唱呼吸训练法,便于在各种情形下自我训练。呼气时,如能再加上S的音,由10秒一直到20秒,再坚持到30秒钟的时候,便是很好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