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一: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中药材土茯苓可以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对于缓解口腔溃疡啊还有风湿疾病有很好的作用呢。
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二:治疗感染性炎症
土茯苓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中药材土茯苓可以有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对于预防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哦。
土茯苓可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额部、头皮,个别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因有阵发性剧烈瘙痒,常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遇不良刺激或气候突变,穿紧身的毛、丝绸衣服,或用肥皂清洗过勤等可使病情恶化。
当小儿发生湿疹时,可去中药店买土茯苓适量,研为细末,外敷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1天后渗液减少,3天后可见痂皮,1周后可愈。用药期间,不能让小儿食辛辣、鱼、虾、牛肉、羊肉等食物。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三: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材土茯苓可以治疗性病哦,对于抗菌抗病毒有帮助。
2013-07-26
味甘、淡,性平。功效: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传统应用】
主治湿热疮毒,痈肿梅毒,瘰疬疮肿,筋骨挛痛。《本草纲目》载其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
本药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搜风解毒汤(《本草纲目》):土茯苓、金银花、薏米仁、白鲜皮、防风、木瓜、木通、皂荚子,治疗梅毒,筋骨挛痛;②土茯苓汤(经验方):土茯苓、金雀根、黄芩、黄连、甘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银屑病、天疱疮、湿疹等免疫性黏膜皮肤疾病。
【主要成分】
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胡萝卜苷、琥珀酸、β-谷甾醇,还含黄酮、皂苷、树脂、多糖、淀粉、挥发油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免疫和抗炎
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真菌作用。
(二)解毒
对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有保护作用,但不影响棉酚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病毒感染性口腔溃疡。
2.过敏性皮疹、皮肤溃疡或有继发感染。
3.白塞病口腔、阴部溃疡,关节痛。
4.病毒、螺旋体等引起的性病感染、溃疡。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60g。
临床常用剂量:15~6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免疫病溃疡和关节炎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免疫病临床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白塞病、银屑病之口腔溃疡和阴部、眼部、皮肤之炎症、皮疹、疱疹、溃疡,常与黄连、白鲜皮、苦参同用。土茯苓为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
本品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二)关于治疗感染性炎症
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咽喉的炎症、溃疡有较好的效果,与大青叶、黄连等同用。
(三)关于治疗性病
古人用土茯苓治疗梅毒。现常用于梅毒、淋病、湿疣、衣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性病,与苦参、蛇床子等同用,也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用含有土茯苓的银屑灵流浸膏240g/kg一次灌胃小鼠,无副作用。幼犬4.03g/kg连续给药60天,心、肝、肾、脑、血液均未见毒性反应。 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剂量过大对脾虚泄泻者可能滑肠,对有胃病者有胃不适反应。对胃肠功能正常者大剂量30~60g,没有明显副作用。
土茯苓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下面通常绿色,有时带苍白色。
药用价值
1、土茯苓性味甘淡,平。
2、土茯苓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3、土茯苓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外用:研末调敷。
4、土茯苓炮制: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1次,春、秋每2日换水1次,冬季可3日换水1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主要作用
1、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及隐性梅毒。
2、治麻疹:预防用100%煎液内服,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3、骨挛痈漏:用土茯苓50克,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
4、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副作用: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土茯苓与茯苓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茯苓是利水渗湿健脾。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4
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直径约5μm。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纤维成束或散在,直径22~67μm。具缘纹孔导管及管胞多见,具缘纹孔大多延长成梯状。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60g;或入丸、散。或蒸露;或酿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肝肾阴虚者慎服。忌犯铁器,服时忌茶。
【备注】
(1)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
(2)该品对于治疗痛风也有一定疗效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