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康有为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划的积极意义 急急急
2个回答
2013-07-28
展开全部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后人称为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教 育家。康有为把教育作为实现改良主义的首要工具,提出了适合资产阶 级要求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主张。他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教 育的系统、内容和方法以及女子教育等问题。
康有为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是重视教育的结果。他指出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才智之士”;“才智之士多则国强,才智之士 少则国弱”;“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他提出教育的目的 是“保国、保种、保教”;这里的“国”是指大清帝国,“种”指“汉 满合种”,“教”则指孔孟的儒教。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近代学校的系统方案,建议把书
院改为学堂,每乡设小学,儿童 7 岁入学,18 岁卒业,儿童“不入学者 罚其父母”。小学生学习科目有文、史、算学、地理、物理、歌乐等。 每乡设中学,分初、高等两种,各 2 年。所学科目除继续小学各学科外, 增授外国语和实用学科。各省府设专门高等学校和大学。大学分为经学、 哲学、律学和医学 4 科。京师则创立规模较大的京师大学堂。他关于学 校系统的建议被光绪皇帝所采纳,并作为敕令公布,但由于变法失败, 未能付诸实施。
康有为主张对受教育者施以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尤其强 调对封建文化的学习。他反对当时的学校只教词章诗字、不讲求“圣道”
① 《弢园文录·变法中》,《戊戌变法》,第 134 页。
的现象。他认为这样是不能造就“才智之人”的。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 堂讲学时,其“讲学宗旨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 学为用”,“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①。他在 该学堂实行了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纲领。 他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过于强调封建道德教 育,使他的思想只能囿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圈子。
康有为提倡女子教育。他在《大同书》中抨击了封建礼教、“三从 四德”,呼吁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选拔妇女人才、让妇女参加国家政 权等。他主张女子应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提出“小学院”的 教师应由女子担任。他抨击了当时学校不培养女子的现象。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在太平世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的思想。 所谓公养,就是由政府对怀孕母亲和婴儿幼儿实行供养和抚育,每个妇 女怀孕之后,便入“人本院”,进行胎教;婴儿由出生至 3 岁进入“育 婴院”,3—6 岁则入“怀幼院”。这相当于现在的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 的学前教育。所谓公教,就是由政府设立各级学校,对年满 6 岁至 20 岁 的青少年实施免费普及教育。这种公养公教思想就是教育平等的思想, 即每个社会成员,不分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主张,认为这是学西学、培
养新人的有效途径。他特别提出应派人到德国留学,认为德国“文学最 精”,又是君主国家,更适合中国国情。他提出的派遣办法是:各县自 选优秀子弟,大县 3 人,中县 2 人,小县 1 人,费用由各县自筹。这些 建议和主张,充分表现了一位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康有为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是重视教育的结果。他指出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才智之士”;“才智之士多则国强,才智之士 少则国弱”;“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他提出教育的目的 是“保国、保种、保教”;这里的“国”是指大清帝国,“种”指“汉 满合种”,“教”则指孔孟的儒教。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近代学校的系统方案,建议把书
院改为学堂,每乡设小学,儿童 7 岁入学,18 岁卒业,儿童“不入学者 罚其父母”。小学生学习科目有文、史、算学、地理、物理、歌乐等。 每乡设中学,分初、高等两种,各 2 年。所学科目除继续小学各学科外, 增授外国语和实用学科。各省府设专门高等学校和大学。大学分为经学、 哲学、律学和医学 4 科。京师则创立规模较大的京师大学堂。他关于学 校系统的建议被光绪皇帝所采纳,并作为敕令公布,但由于变法失败, 未能付诸实施。
康有为主张对受教育者施以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尤其强 调对封建文化的学习。他反对当时的学校只教词章诗字、不讲求“圣道”
① 《弢园文录·变法中》,《戊戌变法》,第 134 页。
的现象。他认为这样是不能造就“才智之人”的。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 堂讲学时,其“讲学宗旨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 学为用”,“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①。他在 该学堂实行了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纲领。 他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过于强调封建道德教 育,使他的思想只能囿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圈子。
康有为提倡女子教育。他在《大同书》中抨击了封建礼教、“三从 四德”,呼吁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选拔妇女人才、让妇女参加国家政 权等。他主张女子应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提出“小学院”的 教师应由女子担任。他抨击了当时学校不培养女子的现象。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在太平世对儿童实行公养公教的思想。 所谓公养,就是由政府对怀孕母亲和婴儿幼儿实行供养和抚育,每个妇 女怀孕之后,便入“人本院”,进行胎教;婴儿由出生至 3 岁进入“育 婴院”,3—6 岁则入“怀幼院”。这相当于现在的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 的学前教育。所谓公教,就是由政府设立各级学校,对年满 6 岁至 20 岁 的青少年实施免费普及教育。这种公养公教思想就是教育平等的思想, 即每个社会成员,不分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康有为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主张,认为这是学西学、培
养新人的有效途径。他特别提出应派人到德国留学,认为德国“文学最 精”,又是君主国家,更适合中国国情。他提出的派遣办法是:各县自 选优秀子弟,大县 3 人,中县 2 人,小县 1 人,费用由各县自筹。这些 建议和主张,充分表现了一位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28
展开全部
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振兴中国的重要手段、国家富强的根本,提出在中国建立一套完整的近代教育体制。并在实践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德育,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