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弄破或剪破,如这样处理受伤的嫩伤口会很疼严重的还会发炎呢。先把针消毒,起泡的地方也用酒精消毒,用针把泡传破,如图位置,扎过的泡虽然水流出来了,但后来流出来的水还会积成水泡。我们要多扎几次,切记消毒消炎。
/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753ab2c78ad6277f9e2ff84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753ab2c78ad6277f9e2ff84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753ab2c78ad6277f9e2ff84c"/>/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9e31916ac2fc1e178a82152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9e31916ac2fc1e178a82152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9e31916ac2fc1e178a821520"/>
最好用创口贴,把泡穿透后还可用创口贴消炎。每天看一看再起重复步骤。最多一个星期就好了。
/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1c0eb4a3c31b9d16fcfa60d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1c0eb4a3c31b9d16fcfa60d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435e5dde71190ef1c0eb4a3c31b9d16fcfa60d0"/>
扩展资料:
预防
1、要预防脚打水泡,首先要减少脚部摩擦的机会。脚起水泡跟鞋有直接关系,鞋过紧的挤压和过于松旷的摩擦,都可能导致脚上水泡的发生。购鞋应当购买适宜运动的鞋。鞋的尺码要合适。穿上后长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个大姆指宽的虚位。
2、新鞋买回家,应穿上试走甚至试跑一会,一至二小时后找出感到不舒服适的部位后,在此位置加上软垫。记住出行一定不穿着未经“磨合”好的新鞋。如果新鞋第一次就穿着进行远程徒步,处理不当那你就很可能获得了92%的脚打泡的机会。不想脚打泡,最好免穿新鞋。
3、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怕脚打泡,你不妨穿上两双袜子试试。袜子最好不选用纯棉质制品,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血泡。袜子的质料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或其它新的合成纤维为佳,这类质料比羊毛或棉的制品更能保持脚部的干爽,从而降低起水泡的机会。要记住,徒步走长线切不可不穿袜子。
4、使用滑石粉、痱子粉或防汗喷雾剂,也可在脚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petroleumjelly)等,这些东西都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爽、减少摩擦,起到防止打水泡的作用。
5、如果你的脚常打水泡,那么可以考虑在经常起水泡的部位事先贴上胶布或垫上软垫。临睡前最好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自我按摩足掌部位,再用润肤露在足底突出部位搽抹。不穿鞋的时候时,注意保持鞋的干燥与通风。
6、当您徒步行走时,只要发现脚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就该停下检查。如果还没有长出水泡,那就赶紧将疼痛的部位贴上创可贴、透气胶布,及时进行处置。
7、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可以避免户外徒步出行脚打水泡。久不走长路,忽然走得超了时间、距离,运动强度增加过大,也是脚起泡的原因之一。循序渐进地延长活动的时间,可以让皮肤慢慢适应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并有足够时间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胼胝(calluses),这都有助预防水泡的发生。
8、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有人出招说最好准备两双合脚的鞋,在一天之内互相替换.因为不同的鞋穿在脚上,接触部位和压力总是不同的,这样能降低感到不舒适、肿胀、生水泡的机会。愿意的朋友也可试上一试。
摩擦性水泡护理
脚打水泡虽然是小事一桩,但苦是要受的。真要是起了水泡怎么办?一旦起了水泡,重要的是降低其引发的痛楚、避免患处的面积扩大及预防感染。
1、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会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这里介绍一个种处置方式: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较大的水泡痛楚令你忍无可忍,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净患处,再用一根烧红后冷却的钢针在水泡的边缘位置刺一小孔,轻轻把水泡内的液体挤出。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如果水泡已经弄破,形成开放性创伤,那就要进行消毒、包扎,并垫上清洁的软布。
4、时间长水泡中的液体会被肌肤慢慢吸干。大部分的水泡会在一到二星期内被完全吸收。新的皮肤长出后,旧的皮肤会自动脱落。一般无需特别的护理就能自行痊愈
不要轻易弄破或剪破,如这样处理受伤的嫩伤口会很疼严重的还会发炎呢。先把针消毒,起泡的地方也用酒精消毒,用针把泡传破,如图位置,扎过的泡虽然水流出来了,但后来流出来的水还会积成水泡。我们要多扎几次,切记消毒消炎。
最好用创口贴,把泡穿透后还可用创口贴消炎。每天看一看再起重复步骤。最多一个星期就好了。
扩展资料:
预防
1、要预防脚打水泡,首先要减少脚部摩擦的机会。脚起水泡跟鞋有直接关系,鞋过紧的挤压和过于松旷的摩擦,都可能导致脚上水泡的发生。购鞋应当购买适宜运动的鞋。鞋的尺码要合适。穿上后长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个大姆指宽的虚位。
2、新鞋买回家,应穿上试走甚至试跑一会,一至二小时后找出感到不舒服适的部位后,在此位置加上软垫。记住出行一定不穿着未经“磨合”好的新鞋。如果新鞋第一次就穿着进行远程徒步,处理不当那你就很可能获得了92%的脚打泡的机会。不想脚打泡,最好免穿新鞋。
3、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怕脚打泡,你不妨穿上两双袜子试试。袜子最好不选用纯棉质制品,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血泡。袜子的质料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或其它新的合成纤维为佳,这类质料比羊毛或棉的制品更能保持脚部的干爽,从而降低起水泡的机会。要记住,徒步走长线切不可不穿袜子。
4、使用滑石粉、痱子粉或防汗喷雾剂,也可在脚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petroleum jelly)等,这些东西都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爽、减少摩擦,起到防止打水泡的作用。
5、如果你的脚常打水泡,那么可以考虑在经常起水泡的部位事先贴上胶布或垫上软垫。临睡前最好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自我按摩足掌部位,再用润肤露在足底突出部位搽抹。不穿鞋的时候时,注意保持鞋的干燥与通风。
6、当您徒步行走时,只要发现脚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就该停下检查。如果还没有长出水泡,那就赶紧将疼痛的部位贴上创可贴、透气胶布,及时进行处置。
7、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可以避免户外徒步出行脚打水泡。久不走长路,忽然走得超了时间、距离,运动强度增加过大,也是脚起泡的原因之一。循序渐进地延长活动的时间,可以让皮肤慢慢适应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并有足够时间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胼胝(calluses),这都有助预防水泡的发生。
8、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有人出招说最好准备两双合脚的鞋,在一天之内互相替换.因为不同的鞋穿在脚上,接触部位和压力总是不同的,这样能降低感到不舒适、肿胀、生水泡的机会。愿意的朋友也可试上一试。
摩擦性水泡护理
脚打水泡虽然是小事一桩,但苦是要受的。真要是起了水泡怎么办?一旦起了水泡,重要的是降低其引发的痛楚、避免患处的面积扩大及预防感染。
1、这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会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这里介绍一个种处置方式:在创可贴的中央剪出一个和水泡大小及形状相同的洞,套贴在水泡上,如此垫平水泡四周,然后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创可贴面上再封上一层创可贴,这样就能让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较大的水泡痛楚令你忍无可忍,那就把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以缓解水泡所构成的压力。标准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净患处,再用一根烧红后冷却的钢针在水泡的边缘位置刺一小孔,轻轻把水泡内的液体挤出。然后涂上消毒药水或软膏。最后用胶布或敷料把伤口遮盖起来。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如果水泡已经弄破,形成开放性创伤,那就要进行消毒、包扎,并垫上清洁的软布。
4、时间长水泡中的液体会被肌肤慢慢吸干。大部分的水泡会在一到二星期内被完全吸收。新的皮肤长出后,旧的皮肤会自动脱落。一般无需特别的护理就能自行痊愈
推荐于2017-11-11
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