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七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快快!一定要准确!符合的话奖100... 快快!一定要准确!符合的话奖100 展开
___Miyako
2008-06-22 · TA获得超过4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初一下学期生物总复习资料*******************

1.什么叫呼吸作用,呼入的气体与吸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出与吸入气体成分变化实验过程简介:
①准备好大小相同的A、B、C、D四个瓶子(250ml)
②打开A和B的瓶盖,至于空气中3min后盖上瓶口。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③取一根玻璃管向C和D连续呼气,然后盖紧瓶口,使瓶内气体成分中含有较多的由肺呼出的气体。
④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⑤分别向B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的浑浊程度。
实验结果:
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燃烧的时间长,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肺呼气。
D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得比B浑浊,这证明肺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

2.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的功能,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呼吸系统: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人体呼吸系统组成 肺泡结构示意图
鼻:①内有鼻腔,鼻腔内表面有鼻黏膜。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黏液腺可以分泌黏液(鼻涕),这些结构能使吸入鼻腔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②鼻腔上部黏膜内还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刺激而产生兴奋)。
咽和喉:①咽位于鼻腔的后方,是气味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②喉位于咽的后下方,由软骨和声带组成。气体经过时引起声带震动而发声。
③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以防止食物入喉。
气管:①分成左右两支,再分成较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等。气管壁由C型软骨支撑。
②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黏液能粘住灰尘。
③管壁内表面有纤毛,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这就是痰。
肺: ①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左右气管相连接。
②新鲜的肺是粉红色的,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最细的支气管末端有许多囊泡,就是肺泡。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⑴数量多: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⑵面积大:总面积约有100m2;⑶壁极薄: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⑷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这些结构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

3.掌握呼吸的全过程(4个步骤)****************************************************************
呼吸的4个步骤:
①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胸廓和隔的运动引起的。(具体过程见书p54`55)
②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书p56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动静脉血的原理。书p56
④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书p56`57

4.理解代谢废物的产生部位,掌握排泄的定义,途径************************************************
产生部位:在细胞的线粒体中(*皮肤与汗腺分泌 书p66~67)。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物质就是代谢废物。
定义:人体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途径:①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②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③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5.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掌握血液,原尿,尿液三者的成分差异。************************
*皮质与髓质 书p61面
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具体介绍书p62)
尿液的形成过程:当人体的代谢废物运输到肾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流向肾盂。
血液与原尿相比: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与尿液相比:尿液不含蛋白质。
血浆与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肾脏纵剖面模式图

6.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神经系统直接连接。
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的中央):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

神经系统的组成

7.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又叫做神经元。
结构: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的树突数量不确定,但轴突只有一个。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是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起聚集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灰质,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叫白质。
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元模式图

8、神经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完成这个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9、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各结构中传导的方向。*************************************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神经中枢是反射弧上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有关联系结构。但有例外:“膝反射”就是“两神经元反射”

反射弧模式图

10、能够区分反射与应激性、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一个是神经系统的刺激,一个是生物的刺激。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上的。比非条件反射复杂。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略。(是经过训练逐渐形成的)

11、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12、掌握视觉、听觉的感觉器官,感受器,形成部位。************************************************
眼的结构: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书p81~82)
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内膜。
外膜:前部是无色透明的角膜,后部是白色不透明的巩膜(对眼球有保护、支持作用)
中膜:后半部是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的黑色素,有对眼球营养作用。使之成为“暗室”前端游离部分是虹膜,中央围成瞳孔,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着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虹膜与脉络膜连接部分加厚,含较多平滑肌,是睫状体。
内膜:为光感受器视网膜,是有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与视神经相连接,产生冲动后传入脑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内容物:房水是稀薄的物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玻璃体是胶冻液体,填满晶状体后方的空间;晶状体是一个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悬挂与睫状体上,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引起它的曲度变化。
视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

眼球结构图
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书p84~85)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作用。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中耳: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椭圆形,声波能使鼓膜振动。鼓室是在鼓膜里面的一个腔,鼓室内下还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连,叫做咽鼓管。当吞咽或打哈欠时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三块听小骨在鼓室里,从外到里的顺序分别是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它们形成一条“听骨链”。
内耳: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都充满液体,相应的感受器就分布在位于官腔的膜质上)。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前庭和半规管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头部位置变动会使这里的感受器受刺激而也产生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所以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它们三个不同的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先沿同一脑神经传入脑干,再传入不同的中枢部位。
听觉的产生部位: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耳朵结构图
13、掌握近视的原因、成像特点、矫正方法。*******************************************************
原因:眼球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度调节而过大(假性近视)
成像特点: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因而不能看清近处物体。
矫正方法:近视眼配戴凹透镜。
如果是远视和近视都相反。
14、掌握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分泌部位,异常症状。*******************************
生长激素:与人体的生长(体重和身高)变化规律有关,由垂体分泌。
如果幼年时期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高到成年时过矮(常不到100cm),叫做侏儒症。
相反,分泌过多成年是会过高,叫做
15、传染病的定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16、掌握什么叫免疫,计划免疫。能够区分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理解什么是抗原、抗体*************
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外来侵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还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肿瘤细胞)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非特性免疫:它们对多数病原体都起作用,而不是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它们是先天性的,而不是病原体侵后才产生的,它们的作用没有特异性。
(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免疫特性,不能遗传,有的可获得持久免疫,有的不能获得持久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共同点: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不同点:一个是先天性,一个不是。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水痘病毒等)叫做抗原。
抗体:抗体是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专一性。
紫堇无常
2012-07-02 · TA获得超过394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8.4万
展开全部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
A.糖类 B.维生素 C.脂肪 D.蛋白质
2.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哪种食物 ( )
A.米饭 B.青菜 C.瘦肉 D.水果
3.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铁 D.钙
4.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 )
A.唾液分泌过少 B.胆汁分泌过少 C.胃液分泌过少 D.肠液分泌过少
5.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 ( )
A.脚气病 B.夜盲症 C.佝偻病 D.坏血病
6.小章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D.奶油、巧克力
7.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 (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纤维素 D.麦芽糖
8.人体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 ( )
A.夜盲症 B.脚气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9.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A.肠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10.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最主要的是 (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1.下列哪种营养成分不含有能量 (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脂肪
12.若进食的量相同,下列哪一种食物所提供的蛋白质最多 ( )
A.苹果 B.牛肉 C.燕麦 D.玉米面
13.胰腺的分泌物是 ( )
A.胆汁和胰液 B.胰液 C.胰岛素 D.胰液和胰岛素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B.肺静脉内流静脉血
C.体动脉内流动脉血 D.体动脉内流静脉血
15、人体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6、能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7、下列的食物中,能直接被吸收的是( )
A、脂肪 B、淀粉 C、瘦肉 D、水
18、米饭是没有甜味的,但在口腔中却出现了甜味,原因是( )
A、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氨基酸 B、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麦芽糖
C、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葡萄糖 D、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甘油
19、所有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某些静脉
20、正常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为( )个
A、(1~3)×1011B、5.0×1012C、4.2×1012D、(4~10)×109
21、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成分是( )
A、死亡的红细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白细胞 D、死亡的细菌
22、贫血患者应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锌 C、锌和碘 D、铁和锌
23、某人血型为B型血,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需输血,最好应输( )
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
24、在人体的下列结构中,没有瓣膜的是( )
A、心脏 B、静脉 C、动脉 D、某些静脉
25、用手捏心脏各腔,感觉哪一个部位肌肉最厚(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26、“三大产热营养素”是指( )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糖类、脂肪、无机盐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27、一个人的心率为60次/分,那么他的心动周期为( )
A、0.8秒 B、1秒 C、0.75秒 D、1.5秒
28、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
A、氧气 B、水 C、营养物质 D、能量
29、人体所需的能源中,绝大部分来源于(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30、血液通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养料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
C、废物增多,颜色由暗红变成鲜红 D、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非选择题:(31、32题每空1分)新 课 标 第 一网
31、根据图一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写序号)
(1)、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
的[ ] 因为它里面有
[ ] 分泌的 、
[ ] 分泌的
,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
等三种消化液。
(2)、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部分水和酒精
的是图中结构[ ] ;吸收少量
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的是[ ] ;几乎没有吸收功能的消化管是[ ]。
32、右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
(1)A B C D 。A、B、C、D连接的血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脏主要由 构成,分为四个腔,
其中肌肉最发达的是[ ](填字母)。
(3)在A和C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是[ ] (填字母),
A 与B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33、填写知识概念图(每空2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用外
2008-06-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生物7年级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电爽在萌热原迹2B
2008-06-19 · TA获得超过44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第二册 1.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人类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熟给各类血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2.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3. 人体的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双循环 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4. 桃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子房)组成的。花冠是桃花最显著的部分,雄蕊和雌蕊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受精后,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精子 5.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双受精。 卵细胞 受精卵 胚 +精子 子房 胚珠 极核(2个) 受精极核 胚乳 种子 果实 珠被 种皮 子房壁 果皮 6. 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需要的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着的胚。种子萌发 外界条件: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将来发育成叶和芽的是胚芽,发育成主根的是胚根。第三册 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脑 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例: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身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3.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 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4. 激素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不足——糖尿病 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5. 动物的行为有:觅食行为、争斗行为、防御行为和繁殖行为等。 6. 科学研究证实,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在它的上面具有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简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 变异的意义: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例: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B ) A不遗传的变异 B遗传的变异 C 有利的变异 D不利的变异 8. 酵母菌:做馒头、酿酒等时用到,有氧时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9. 细菌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10. 病毒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和蝌蚪形。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 第四册 1. 昆虫的多样性:(1)蝗虫:身体表面有一层坚韧结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2)家蚕:有咀嚼式口器,适于咀嚼桑叶,口器上有吐丝孔,是蚕丝吐出的开口处。江苏是我国养蚕的主要省份之一。(3)蜜蜂:过社群生活的昆虫。 2. 自然选择: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例:用自然选择的理论简单说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1) 长颈鹿的祖先生活在草原上,它们个体间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有的颈短,并且这些变异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2) 在草原因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颈短的长颈鹿不容易吃到足够的食物,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了。(3) 这样一代一代地进行自然选择,就产生了现代颈部特别长的长颈鹿。 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等。它们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3. 生态系统: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如草、树木等。 生物成分 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如各种动物。 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4.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5. 传染病:(1) 概念:指由能够致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并且能够在人与人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其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4) 种类:呼吸道传染(如流感、肺结核、百日咳) 消化道传染(如蛔虫病、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 血液传染病(乙肝、疟疾、丝虫病) 体表传染病(血血吸虫病、沙眼、癣病、狂犬病、破伤风)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表面的皮肤及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的黏膜 6. 免疫 (人体生来就有的) 体液 (人体内的免疫器官有脾脏和淋巴结等。)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保护植被:1979年起,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保护珍惜生物: 7. 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1972年联合国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6月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我国1989年12月26日颁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保护生物多样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