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纷至沓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体验频频光顾。很多大学生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几个回合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一再报怨,大学生太自私了,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得淋离尽致。
大学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与此同时,大学生们的交往触角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伸向了老师,伸向了校外,伸向了社会,渴望从这些“无字这书”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和真知灼见。然而,一室难以交往,何谈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1.社交恐惧症
杨萌是某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成绩优秀,但她近年来感到异常苦恼。长期以来,她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杨萌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小学时一次杨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就让她重做生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杨萌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杨萌的禁忌很多,不准她和陌生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杨萌很少在外玩耍。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杨萌还记得: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她、挖苦她,她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S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杨萌就经常主动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S自尊似的,S不但不把杨萌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她、指责她、刁难她,故意当她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她、孤立她。这使杨萌委曲极了,难过极了。她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
不知不觉地杨萌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怪毛病就是害羞。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
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
杨萌患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
面对人群时,不但觉得害羞,还感到害怕,而且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和社交障碍称为社交恐惧症,它是最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一。
社交恐惧其实也是一种强迫观念,患病率较高。患者对与人接触感到苦恼。当然,谁都有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交恐惧,但发展成神经质症的症状时,其恐惧、痛苦程度非常之深,以至于回避与人接触,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
在美国,社交恐惧在人群中占12%-13%,即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他一生的某个阶段或是终生被这种恐惧带来的焦虑困扰着,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交往和个人发展。
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不适应现象日益加剧,社交恐惧症也猛增起来。虽然迄今还没有全国性的流行病调查报告,但从日常的门诊业务中已不难看出,社交恐惧症所占的比例,几乎占心理疾病的20%,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如果以年龄划分,则社交恐惧症是青少年心理障碍中的首发疾病。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是此症的高发群体。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基本上起源于害羞,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其心态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的解释罢了。有浅层心理的害羞,也有深层的心理害羞;有本人意识到的,也有本人意识不到的。
社交恐惧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患者对陌生人,甚至熟悉的人感到害怕;其次,是所有人回避;第三,在害怕中伴有明显的紧张、出汗和颤抖以及诸多植物性功能障碍;第四,在病情发展中,常出现过度自我防卫机制;最后,类似强迫症的明知不该但无法自控的状态。
害怕虽然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必然要影响生理功能,于是紧张、出汗、心慌气短以及颤抖都会接踵而来,脸红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现象。这些反应,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为了摆脱焦虑,回避便是唯一的手段。回避的目的是避免焦虑情绪的袭击,只要不存在对人的场合,社交恐惧者就会觉得安然无事了。在回避的时候,许多患者还会发生“过敏性牵连”,这是一种自我防卫心理机制。对害怕的场面或人,会发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对外部事物产生异常过敏的反应。如感到别人在注意他,甚至他人的一举一动,都暗示着对患者的讨厌、排斥、无奈等,从而加强其回避的理由:由于我不好,所以人家厌恶我,与其让人厌恶,不如主动离开人群,何必自找没趣呢?从而以这种投射心理使自己取得病态中的平衡。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David·sheehan),他认为,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社交恐惧症可能源于家族遗传或经历过某种精神创伤和窘迫生活事件。任何一个发病的人,在经过对病史的调查分析后都会发现其真正的发病背景:家族、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
就像树木的成长必须有合适其生长的土壤一样,社交恐惧症要在患者身上着床同样必须有适宜的土壤,即易感素质。一般来说,以下个性特征者易患社交恐惧症:
①内向者。内向的人往往安静、内省、不喜欢接触人;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产生焦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与人交往时,强烈的情绪反应,影响正常适应。
②敏感者。敏感的人常感到别人看出他(她)紧张不自然,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别人对他(她)厌恶、憎恨或别人也不自然了,不愿与他(她)继续交谈,因此就更加紧张害怕。
③自卑者。自卑的人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内心恐惧,怕引起别人不好的反应。
④完美主义者。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在所有人面前、在任何场合、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得到别人的称赞。但人无完人,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反复的自我挫败,终于见人就紧张害怕。
对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一般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
对于前面案例中的杨萌,施治方案可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从叙述中可以知道:
①杨萌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
②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意识,使她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
③少儿时,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
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杨萌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杨萌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她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⑤当杨萌出现对人恐惧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她愈感到“不自然”、“狼狈”、“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她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她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
当杨萌意识到的社交恐惧症是怎样形成的之后,可以采纳以下一些建议:
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她帮助而又对她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
②正确认识人与人间的正常交往,认识人是需要通过交往来表现自我的,摒弃旧的羞耻感,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
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忽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
社交恐惧症相对来说是后天形成的,也就在于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方面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大学生难以避免的。不过,还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才导致了习惯性的社交恐怖,从而形成社交恐怖症,影响着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惧的关键。
2.为何不敢接近异性
那时敏丽正上初三,告别了贪玩,全身心投入到初三的总复习中。可就在最后阶段,偶然一次,她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对头——害怕正视异性,且眼光中有些不正经。此后,她一直害怕与男性对视。不久,雪上加霜,她又得了黄疸肝炎。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敏丽考上了重点高中。她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地在努力学习中慢慢克服她的眼睛,指望它不再背叛她。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却仍然是如此。她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去的。每每想起她就觉得自己真是罪人,就觉得那是一种罪恶。每当她不小心用那种眼光直视别人时,她都这样安慰自己:这不关我的事,请不要怪我。
课堂上,敏丽一边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一边尽量避开老师的视线,尤其听男老师讲课时,她几乎是羞愧满面,觉得是一种耻辱,难受得不得了。
这种神态引起很多人的误解,包括她的老师,尤其是她的数学老师——李光扬。这位老师夫妻感情不好,由于她视线不正经,他对她总有些特别关心。其实,敏丽不是有意要这样的。她总觉得对不起他们。上高二时,她的眼睛引起了一个自私的男孩的误会。他知道她的成绩很好,那时他正与一个漂亮女孩谈恋爱,但他却三天两头往敏丽那里跑。敏丽 根本没有那种意思。她尽量克制自己,可是受不住英俊的男孩的诱惑,她的成绩直线下降。同学嘲讽,老师责怪,家长失望,都让她痛苦万分,那时她才真正体味到生不如死的滋味。更难受的是那男孩的得意,因为敏丽一直没向人屈服过,如今终于拜倒在他的脚下,他得意极了!每当傍晚,敏丽一人枯坐教室里,心很痛,头很痛,情感很痛。但她还是勉强通过会考,进入高三。
进入高三,敏丽撕掉了所有的日记,毁掉了能唤起她回忆的一切东西,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她真的做到了!她成为班里最好的学生。可是那个自私的男孩又开始骚扰她。她尽力克制,尽量抵制,她以为能战胜诱惑,但是她失败了。敏丽恨死了他,也恨死了她自己那双总是背叛她的眼睛!
高考敏丽名落孙山。
复读一年后,她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由于落榜的挫伤和心理的扭曲,敏丽经常感到万念俱灰,感到孤独、寂寞、无助。她经常独自到大街上瞎逛,体味那种失落、流浪、无奈、苍凉的感觉。有时,真希望能被汽车撞上,她就不用找别的借口去死了。世上也没什么让她感到挂念的,惟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妈妈……
“生活如此美丽,活着真好。”舍友总对她这样说。“死去真好。”敏丽总是这样固执地想着。她对所有男孩都保持着高深莫测的疏远心态。没有男孩敢接近她。她冷得像一座冰山。她在潜意识里保护着自己不受骚扰。
“像你这样怎么能嫁出去?”那些舍友对她开玩笑说。
“我会出家,不会嫁人。”她每次都是这样说,她害怕男人。
每当敏丽想起将要走上社会,面对很多人,很多事,她就心烦意乱。“我该怎么办?社会那么复杂,人那么难相处,我该怎么办?我要工作,要生存,我必须挣钱养活自己。”她真觉得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帝不该拿这种病来惩罚她。她有时想逃避社会,过那种安静的避世的生活,可是她真的很不甘心。如果不是这种病变的骚扰,她会特别出色。她曾经发过誓,她要做一个女强人,要考硕士,考博士。她勤奋她好学,她要强。她很能够控制自己,很会支配自己。她的爱好广泛,各方面的知识她都喜欢汲取,艺术、体育等方面她几乎都很擅长,而且她能够掌握时间,她是个智力上很突出的好女孩。
但她真的很痛苦,常常觉得生不如死,她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们说:心理冲突+灵魂患病+躯体异常=神经病源。
这位异性恐惧症患者,始终贯穿着的就是“学习生活”和“情欲生活”之间矛盾的剧烈冲突,这种理性与本能之间的矛盾、这种性妄想与性禁忌之间的冲突形成的心理漩涡反复出现,消耗的心神能量超越限度,自然而然就会激发为对异性的恐惧症。
“性成熟”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春情发陈”,相当于雌性动物的初次发情期。性成熟后的“春情”首先表露为性妄想。性妄想是性的本能活动,从社会角度评价,它是“邪恶”;从道德角度评价,它是“阴影”。女孩春情发陈期出现带着“邪恶”与“阴影”的意念的目光,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意志都不能控制,确实是非常令人尴尬,非常令人羞愧,非常令人恐惧的。而过激的性妄想、性恐惧造成对异性接触的特别敏感,就是所谓“异性恐惧症”。
关于这种带有性妄想与性恐惧色彩的“春情发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自己能意识到的。比如弗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引用一个女病人回忆说:“许多少女,还不到婚姻年龄,就梦想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男人的玩物,想象着淫荡的、秘密的场景。”另一个女病人回忆说:“在我的梦中,没有一件卑劣的可耻的事我没有做过。”外向型的女孩以这种色情的、狂妄的想象来作为情欲需要的补偿。
第二种是自己意识不到的。性妄想在心理深层即潜意识中完成,等到表现出来时,理性的挣扎已无济于事,身心异常反应已经形成。比如上例患者叙述中提到的情形,反映了内向型的女孩的性妄想和性恐惧。
异性恐惧症恐惧的正是自己的性妄想。女孩尤其是那些被过分谨慎地抚养起来的本分的女孩,从来没有受过性教育的女孩,情窦初开,妄念丛生,发现性妄想就会惊呆而患精神疾病。性妄想作为“想象的事实”使她们总是病态地胆怯,害怕男人接近她们,害怕男人凝视她们,男人接近和凝视就是一种精神折磨。恐惧的心理和眼睛表达的就是这些内容。
对异性恐惧症这种多发性神经症,较容易调节,不必过分担忧。对于本节的病例,采取以下疗法,可取到良好的效果:
●认知领悟疗法
人的心理障碍总是在动机冲突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患者敏丽一面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一面又惧怕交往,于是,心理障碍出现了。 解决的办法首先要放掉思想包袱。敏丽已经到了恋爱年龄,任何人都不会对她的正常交往说三道四。
认知领悟疗法的主要优点是,一旦领悟,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行为疗法
异性恐惧者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更不敢与异性交谈,即使与异性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则全身紧张,流汗。心理医生认为进行行为矫正治疗是目前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是几种行为疗法:
①模仿“忘我”行为。异性恐惧者多是人际态度敏感者。一般都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故平时常采取刻板、拘谨、程式化的行为方式。虽然自己也觉得做人太累,却找不到发挥自己感情的途径。
要知道,人的理念、思想过于压抑感情,就会导致心理的忧郁,进而出现感情与行为上的反差变异。因此,利用一些机会来改变自己原来的社会形象。如在公共场合,可学着对异性侃侃而谈;在陌生人面前同小朋友嬉闹玩耍,它能使你产生从未有过的行为胆量和无忧无虑的心境。
②完成行为作业。行为作业是通过外在行为矫正恐惧心理的一种手段。所谓“作业”,是指本人并不愿意这么做,可又非去做不可的活动,心理可能是被动的,但换取了行为上的主动。根据这个原理,给自己规定作业,如去和异性售货员讨论一分钟的商品问题,学着在公共场合下同不讲理的异性乘客争辩。每完成一次作业,都做详细纪录,写下胜利的体验,并不断创造新的行为方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求得一个新的自我。
③重建信念网络。异性恐惧的发生,在时间阶段上,最敏感的是开头一刹那的情绪状态。常见的心里状态是“又碰见她了,肯定如上次一样糟糕”,随后心里发怵,恐惧症状按原来程序依次出现。这说明瞬间的情绪状态,决定了交往全过程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接近异性之前,应做到全身放松,深呼吸3-4次,可以自我暗示,“我今天特别从容平静,情绪好极了!”还可以回想生活中得意的一件事,并从脸部肌肉中表现出来。并想好要讲的第一句话,在见面时慢条斯理地讲出这句话。
●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运用这种方法之前请患者把惧怕的异性按惧怕程度由轻到重分成等级,比如:自己亲近的父兄→年长的男老师→年轻的男老师→平常的男人→熟悉的男人→一般的男同学→有好感的男同学。具体的排列顺序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定。
然后,由轻到重分等级主动、反复地去接触这些惧怕的对象,产生惧怕感觉时就进行肌肉放松,直到紧张感消除。对较轻等级的对象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等级,逐级类推。一个等级大约持续一周时间,这样几周后就消除了对异性的恐惧,患者也就走出了心灵的困扰。”
3.孤独的步者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我突然遇到了许多以前没遇到,或者说是没意识到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痛苦和无助,我身处在热闹中,其实我很孤独。
我小的时候住的地方有很多同学,每天放学以后就有一大堆的人去我家玩,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慢慢的,我习惯了自己呆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找我,我从来也不主动去找别人。和大家再一起时,我也只是个听众,从不或者说很少参与大家的讨论中。
到了高中,我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再高中就没认识什么新朋友,但是,由于高中学习过于的紧张繁忙,我对此也没太在意,心想,安静点也好,我可已安心干自己的事。
现在我上大学快一年了,可总感到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我觉得许多同学素质太差,低俗、自私,譬如:外国友人来校参观,给同学们拍照,同学们故意当着客人的面挤成一团,争抢立即成像的照片;晚间熄灯后仍不顾他人大声开收音机……而同学们认为我清高、自负、好表现,不愿搭理,常挖苦我。
我感到非常孤独,不知道自己应该随波逐流呢。还是继续保持自己的个性?我现在不能专心听课,学习一落千丈,我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孤独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但孤独感,却来自心灵有意的隔阂。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并不是单纯的独自生活,也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挫折,缺乏交往,失去母爱,周围没有朋友等。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孤傲,看不起旁边的人,因此容易使得周围的人渐渐离去;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大学生的孤独一般与性格密切相关。正如上例中的自述者的孤独,主要是因为自己交际上的被动性格造成的。
孤独还是对环境的刻意拒绝。一般来说,孤独是一种人们不愿接受的状态,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一样高。但是这不表明孤独一定会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出自孤独感。
孤独与友谊绝交,与理解无缘,孤独接近罪,等于死。积极的人生应当超越孤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其次,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最后,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
从上例自述者的情形看应属于适应性不良所致人际紧张。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必然要与他人交往。尤其在人们的接触、交往、合作更频繁、更密切的当今社会,如果不善于人际沟通,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随波逐流、分庭抗礼都不可取。
因此建议孤独的大学生不妨从以下的方法进行实践:
●加强自我认识,正确评价自我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对自己的个性、气质、能力、情感、价值取向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这样才能找好自己的坐标,才能把握好自我,才不会迷失自我,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会人云亦云。
如果你不能融入这个集体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继续保持原有的个性肯定无助于现状的改变,要学会摒弃个性不好的一面,如自大、自我中心,说话行事无分寸感等。同时发扬个性中良好的那一面:热情、活泼、大方、助人。对人对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能自负,也不过于自卑。
●要有豁达、大度的胸怀
学校并不是一片净土,社会上各种五光十色的价值观都会折射到学校来,这不奇怪。用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必然会失望、愤世嫉俗。所以对外界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要多看到人的主流一面,人心向善的一面。对非原则性的问题,学会谦让、不计较、不理会,对他人的取笑、讥讽,一笑了之,或幽他一默,要想到大多数人并非是有意伤意你的。
●学会聆听
先听,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学人所长,否则自顾自地滔滔不绝、夸夸其谈,一来会冷落、忽视他人,二来言多必失,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别人觉得与你交往索然无味,自己也感到与人难以相处无法融入集体之中。
●培养同理心,体察他人的需要
从别人的表情、坐姿、体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上来判断别人的情绪、需求、并准确地推测别人的行为。选择对方所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己之心,推己及人”。这样可减少许多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人们觉得你善解人意,也乐意与你相处。
●善于控制情绪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环境(如“闹中取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此影响和感动别人的行为和情绪。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批评时,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既让别人能接受而又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赞美他人,结识各式朋友
在学会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闪光点的同时,真心实意地表示你的赞赏,而对他人的给予的帮助和赞美要及时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你可以和兴趣爱好各异的结交朋友,如球友、书友、棋友等等。这样,你就不会被孤立,也不会感到孤独,就会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4.嫉妒是一种病
夜晚的宁静被尖厉的叫声打破,女大学生陈浩英将浓硫酸泼向室友李妙玲,随后,她带着怪异的笑走向了死亡。李妙玲头部、面部、颈部、双手被浓硫酸严重烧灼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即使将来整容整形,眼晴与耳朵功能也难以恢复正常。
大学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与此同时,大学生们的交往触角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伸向了老师,伸向了校外,伸向了社会,渴望从这些“无字这书”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和真知灼见。然而,一室难以交往,何谈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1.社交恐惧症
杨萌是某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成绩优秀,但她近年来感到异常苦恼。长期以来,她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她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杨萌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她要求极严甚至苛刻。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小学时一次杨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就让她重做生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杨萌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杨萌的禁忌很多,不准她和陌生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杨萌很少在外玩耍。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杨萌还记得: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她、挖苦她,她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S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杨萌就经常主动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S自尊似的,S不但不把杨萌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她、指责她、刁难她,故意当她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她、孤立她。这使杨萌委曲极了,难过极了。她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
不知不觉地杨萌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怪毛病就是害羞。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
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
杨萌患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
面对人群时,不但觉得害羞,还感到害怕,而且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着强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这种对社交生活和群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和社交障碍称为社交恐惧症,它是最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一。
社交恐惧其实也是一种强迫观念,患病率较高。患者对与人接触感到苦恼。当然,谁都有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交恐惧,但发展成神经质症的症状时,其恐惧、痛苦程度非常之深,以至于回避与人接触,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
在美国,社交恐惧在人群中占12%-13%,即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他一生的某个阶段或是终生被这种恐惧带来的焦虑困扰着,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交往和个人发展。
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不适应现象日益加剧,社交恐惧症也猛增起来。虽然迄今还没有全国性的流行病调查报告,但从日常的门诊业务中已不难看出,社交恐惧症所占的比例,几乎占心理疾病的20%,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如果以年龄划分,则社交恐惧症是青少年心理障碍中的首发疾病。大学生作为知识青年,是此症的高发群体。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基本上起源于害羞,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其心态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的解释罢了。有浅层心理的害羞,也有深层的心理害羞;有本人意识到的,也有本人意识不到的。
社交恐惧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患者对陌生人,甚至熟悉的人感到害怕;其次,是所有人回避;第三,在害怕中伴有明显的紧张、出汗和颤抖以及诸多植物性功能障碍;第四,在病情发展中,常出现过度自我防卫机制;最后,类似强迫症的明知不该但无法自控的状态。
害怕虽然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必然要影响生理功能,于是紧张、出汗、心慌气短以及颤抖都会接踵而来,脸红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现象。这些反应,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为了摆脱焦虑,回避便是唯一的手段。回避的目的是避免焦虑情绪的袭击,只要不存在对人的场合,社交恐惧者就会觉得安然无事了。在回避的时候,许多患者还会发生“过敏性牵连”,这是一种自我防卫心理机制。对害怕的场面或人,会发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对外部事物产生异常过敏的反应。如感到别人在注意他,甚至他人的一举一动,都暗示着对患者的讨厌、排斥、无奈等,从而加强其回避的理由:由于我不好,所以人家厌恶我,与其让人厌恶,不如主动离开人群,何必自找没趣呢?从而以这种投射心理使自己取得病态中的平衡。
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David·sheehan),他认为,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社交恐惧症可能源于家族遗传或经历过某种精神创伤和窘迫生活事件。任何一个发病的人,在经过对病史的调查分析后都会发现其真正的发病背景:家族、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
就像树木的成长必须有合适其生长的土壤一样,社交恐惧症要在患者身上着床同样必须有适宜的土壤,即易感素质。一般来说,以下个性特征者易患社交恐惧症:
①内向者。内向的人往往安静、内省、不喜欢接触人;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产生焦虑,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与人交往时,强烈的情绪反应,影响正常适应。
②敏感者。敏感的人常感到别人看出他(她)紧张不自然,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别人对他(她)厌恶、憎恨或别人也不自然了,不愿与他(她)继续交谈,因此就更加紧张害怕。
③自卑者。自卑的人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内心恐惧,怕引起别人不好的反应。
④完美主义者。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在所有人面前、在任何场合、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得到别人的称赞。但人无完人,这就不可避免造成反复的自我挫败,终于见人就紧张害怕。
对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一般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
对于前面案例中的杨萌,施治方案可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从叙述中可以知道:
①杨萌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
②父母对她交往中的禁忌意识,使她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
③少儿时,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
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激;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杨萌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杨萌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她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
⑤当杨萌出现对人恐惧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已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她愈感到“不自然”、“狼狈”、“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她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她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
当杨萌意识到的社交恐惧症是怎样形成的之后,可以采纳以下一些建议:
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她帮助而又对她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
②正确认识人与人间的正常交往,认识人是需要通过交往来表现自我的,摒弃旧的羞耻感,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
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忽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
社交恐惧症相对来说是后天形成的,也就在于社交能力不是与生惧来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方面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大学生难以避免的。不过,还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不健全才导致了习惯性的社交恐怖,从而形成社交恐怖症,影响着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增强自信、参加集体活动是战胜社交恐惧的关键。
2.为何不敢接近异性
那时敏丽正上初三,告别了贪玩,全身心投入到初三的总复习中。可就在最后阶段,偶然一次,她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对头——害怕正视异性,且眼光中有些不正经。此后,她一直害怕与男性对视。不久,雪上加霜,她又得了黄疸肝炎。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敏丽考上了重点高中。她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地在努力学习中慢慢克服她的眼睛,指望它不再背叛她。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却仍然是如此。她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去的。每每想起她就觉得自己真是罪人,就觉得那是一种罪恶。每当她不小心用那种眼光直视别人时,她都这样安慰自己:这不关我的事,请不要怪我。
课堂上,敏丽一边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听课,一边尽量避开老师的视线,尤其听男老师讲课时,她几乎是羞愧满面,觉得是一种耻辱,难受得不得了。
这种神态引起很多人的误解,包括她的老师,尤其是她的数学老师——李光扬。这位老师夫妻感情不好,由于她视线不正经,他对她总有些特别关心。其实,敏丽不是有意要这样的。她总觉得对不起他们。上高二时,她的眼睛引起了一个自私的男孩的误会。他知道她的成绩很好,那时他正与一个漂亮女孩谈恋爱,但他却三天两头往敏丽那里跑。敏丽 根本没有那种意思。她尽量克制自己,可是受不住英俊的男孩的诱惑,她的成绩直线下降。同学嘲讽,老师责怪,家长失望,都让她痛苦万分,那时她才真正体味到生不如死的滋味。更难受的是那男孩的得意,因为敏丽一直没向人屈服过,如今终于拜倒在他的脚下,他得意极了!每当傍晚,敏丽一人枯坐教室里,心很痛,头很痛,情感很痛。但她还是勉强通过会考,进入高三。
进入高三,敏丽撕掉了所有的日记,毁掉了能唤起她回忆的一切东西,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她真的做到了!她成为班里最好的学生。可是那个自私的男孩又开始骚扰她。她尽力克制,尽量抵制,她以为能战胜诱惑,但是她失败了。敏丽恨死了他,也恨死了她自己那双总是背叛她的眼睛!
高考敏丽名落孙山。
复读一年后,她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由于落榜的挫伤和心理的扭曲,敏丽经常感到万念俱灰,感到孤独、寂寞、无助。她经常独自到大街上瞎逛,体味那种失落、流浪、无奈、苍凉的感觉。有时,真希望能被汽车撞上,她就不用找别的借口去死了。世上也没什么让她感到挂念的,惟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妈妈……
“生活如此美丽,活着真好。”舍友总对她这样说。“死去真好。”敏丽总是这样固执地想着。她对所有男孩都保持着高深莫测的疏远心态。没有男孩敢接近她。她冷得像一座冰山。她在潜意识里保护着自己不受骚扰。
“像你这样怎么能嫁出去?”那些舍友对她开玩笑说。
“我会出家,不会嫁人。”她每次都是这样说,她害怕男人。
每当敏丽想起将要走上社会,面对很多人,很多事,她就心烦意乱。“我该怎么办?社会那么复杂,人那么难相处,我该怎么办?我要工作,要生存,我必须挣钱养活自己。”她真觉得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帝不该拿这种病来惩罚她。她有时想逃避社会,过那种安静的避世的生活,可是她真的很不甘心。如果不是这种病变的骚扰,她会特别出色。她曾经发过誓,她要做一个女强人,要考硕士,考博士。她勤奋她好学,她要强。她很能够控制自己,很会支配自己。她的爱好广泛,各方面的知识她都喜欢汲取,艺术、体育等方面她几乎都很擅长,而且她能够掌握时间,她是个智力上很突出的好女孩。
但她真的很痛苦,常常觉得生不如死,她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们说:心理冲突+灵魂患病+躯体异常=神经病源。
这位异性恐惧症患者,始终贯穿着的就是“学习生活”和“情欲生活”之间矛盾的剧烈冲突,这种理性与本能之间的矛盾、这种性妄想与性禁忌之间的冲突形成的心理漩涡反复出现,消耗的心神能量超越限度,自然而然就会激发为对异性的恐惧症。
“性成熟”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春情发陈”,相当于雌性动物的初次发情期。性成熟后的“春情”首先表露为性妄想。性妄想是性的本能活动,从社会角度评价,它是“邪恶”;从道德角度评价,它是“阴影”。女孩春情发陈期出现带着“邪恶”与“阴影”的意念的目光,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意志都不能控制,确实是非常令人尴尬,非常令人羞愧,非常令人恐惧的。而过激的性妄想、性恐惧造成对异性接触的特别敏感,就是所谓“异性恐惧症”。
关于这种带有性妄想与性恐惧色彩的“春情发陈”,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自己能意识到的。比如弗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引用一个女病人回忆说:“许多少女,还不到婚姻年龄,就梦想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男人的玩物,想象着淫荡的、秘密的场景。”另一个女病人回忆说:“在我的梦中,没有一件卑劣的可耻的事我没有做过。”外向型的女孩以这种色情的、狂妄的想象来作为情欲需要的补偿。
第二种是自己意识不到的。性妄想在心理深层即潜意识中完成,等到表现出来时,理性的挣扎已无济于事,身心异常反应已经形成。比如上例患者叙述中提到的情形,反映了内向型的女孩的性妄想和性恐惧。
异性恐惧症恐惧的正是自己的性妄想。女孩尤其是那些被过分谨慎地抚养起来的本分的女孩,从来没有受过性教育的女孩,情窦初开,妄念丛生,发现性妄想就会惊呆而患精神疾病。性妄想作为“想象的事实”使她们总是病态地胆怯,害怕男人接近她们,害怕男人凝视她们,男人接近和凝视就是一种精神折磨。恐惧的心理和眼睛表达的就是这些内容。
对异性恐惧症这种多发性神经症,较容易调节,不必过分担忧。对于本节的病例,采取以下疗法,可取到良好的效果:
●认知领悟疗法
人的心理障碍总是在动机冲突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患者敏丽一面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一面又惧怕交往,于是,心理障碍出现了。 解决的办法首先要放掉思想包袱。敏丽已经到了恋爱年龄,任何人都不会对她的正常交往说三道四。
认知领悟疗法的主要优点是,一旦领悟,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行为疗法
异性恐惧者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更不敢与异性交谈,即使与异性交谈,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则全身紧张,流汗。心理医生认为进行行为矫正治疗是目前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是几种行为疗法:
①模仿“忘我”行为。异性恐惧者多是人际态度敏感者。一般都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故平时常采取刻板、拘谨、程式化的行为方式。虽然自己也觉得做人太累,却找不到发挥自己感情的途径。
要知道,人的理念、思想过于压抑感情,就会导致心理的忧郁,进而出现感情与行为上的反差变异。因此,利用一些机会来改变自己原来的社会形象。如在公共场合,可学着对异性侃侃而谈;在陌生人面前同小朋友嬉闹玩耍,它能使你产生从未有过的行为胆量和无忧无虑的心境。
②完成行为作业。行为作业是通过外在行为矫正恐惧心理的一种手段。所谓“作业”,是指本人并不愿意这么做,可又非去做不可的活动,心理可能是被动的,但换取了行为上的主动。根据这个原理,给自己规定作业,如去和异性售货员讨论一分钟的商品问题,学着在公共场合下同不讲理的异性乘客争辩。每完成一次作业,都做详细纪录,写下胜利的体验,并不断创造新的行为方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求得一个新的自我。
③重建信念网络。异性恐惧的发生,在时间阶段上,最敏感的是开头一刹那的情绪状态。常见的心里状态是“又碰见她了,肯定如上次一样糟糕”,随后心里发怵,恐惧症状按原来程序依次出现。这说明瞬间的情绪状态,决定了交往全过程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接近异性之前,应做到全身放松,深呼吸3-4次,可以自我暗示,“我今天特别从容平静,情绪好极了!”还可以回想生活中得意的一件事,并从脸部肌肉中表现出来。并想好要讲的第一句话,在见面时慢条斯理地讲出这句话。
●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运用这种方法之前请患者把惧怕的异性按惧怕程度由轻到重分成等级,比如:自己亲近的父兄→年长的男老师→年轻的男老师→平常的男人→熟悉的男人→一般的男同学→有好感的男同学。具体的排列顺序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定。
然后,由轻到重分等级主动、反复地去接触这些惧怕的对象,产生惧怕感觉时就进行肌肉放松,直到紧张感消除。对较轻等级的对象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等级,逐级类推。一个等级大约持续一周时间,这样几周后就消除了对异性的恐惧,患者也就走出了心灵的困扰。”
3.孤独的步者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自从上了大学以后,我突然遇到了许多以前没遇到,或者说是没意识到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痛苦和无助,我身处在热闹中,其实我很孤独。
我小的时候住的地方有很多同学,每天放学以后就有一大堆的人去我家玩,很长时间内都是如此,慢慢的,我习惯了自己呆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找我,我从来也不主动去找别人。和大家再一起时,我也只是个听众,从不或者说很少参与大家的讨论中。
到了高中,我发现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再高中就没认识什么新朋友,但是,由于高中学习过于的紧张繁忙,我对此也没太在意,心想,安静点也好,我可已安心干自己的事。
现在我上大学快一年了,可总感到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我觉得许多同学素质太差,低俗、自私,譬如:外国友人来校参观,给同学们拍照,同学们故意当着客人的面挤成一团,争抢立即成像的照片;晚间熄灯后仍不顾他人大声开收音机……而同学们认为我清高、自负、好表现,不愿搭理,常挖苦我。
我感到非常孤独,不知道自己应该随波逐流呢。还是继续保持自己的个性?我现在不能专心听课,学习一落千丈,我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孤独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但孤独感,却来自心灵有意的隔阂。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并不是单纯的独自生活,也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挫折,缺乏交往,失去母爱,周围没有朋友等。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孤傲,看不起旁边的人,因此容易使得周围的人渐渐离去;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大学生的孤独一般与性格密切相关。正如上例中的自述者的孤独,主要是因为自己交际上的被动性格造成的。
孤独还是对环境的刻意拒绝。一般来说,孤独是一种人们不愿接受的状态,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种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失助、抑郁、烦躁、自卑、绝望等,因此孤独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据统计,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十年之中的死亡数量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死亡数多一倍。人的精神孤独所引起的死亡率与吸烟、肥胖症、高血压引起的死亡率一样高。但是这不表明孤独一定会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出自孤独感。
孤独与友谊绝交,与理解无缘,孤独接近罪,等于死。积极的人生应当超越孤独。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其次,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最后,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
从上例自述者的情形看应属于适应性不良所致人际紧张。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必然要与他人交往。尤其在人们的接触、交往、合作更频繁、更密切的当今社会,如果不善于人际沟通,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随波逐流、分庭抗礼都不可取。
因此建议孤独的大学生不妨从以下的方法进行实践:
●加强自我认识,正确评价自我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对自己的个性、气质、能力、情感、价值取向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这样才能找好自己的坐标,才能把握好自我,才不会迷失自我,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会人云亦云。
如果你不能融入这个集体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继续保持原有的个性肯定无助于现状的改变,要学会摒弃个性不好的一面,如自大、自我中心,说话行事无分寸感等。同时发扬个性中良好的那一面:热情、活泼、大方、助人。对人对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能自负,也不过于自卑。
●要有豁达、大度的胸怀
学校并不是一片净土,社会上各种五光十色的价值观都会折射到学校来,这不奇怪。用一个理想化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必然会失望、愤世嫉俗。所以对外界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要多看到人的主流一面,人心向善的一面。对非原则性的问题,学会谦让、不计较、不理会,对他人的取笑、讥讽,一笑了之,或幽他一默,要想到大多数人并非是有意伤意你的。
●学会聆听
先听,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学人所长,否则自顾自地滔滔不绝、夸夸其谈,一来会冷落、忽视他人,二来言多必失,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别人觉得与你交往索然无味,自己也感到与人难以相处无法融入集体之中。
●培养同理心,体察他人的需要
从别人的表情、坐姿、体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上来判断别人的情绪、需求、并准确地推测别人的行为。选择对方所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己之心,推己及人”。这样可减少许多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人们觉得你善解人意,也乐意与你相处。
●善于控制情绪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环境(如“闹中取静”),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此影响和感动别人的行为和情绪。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批评时,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既让别人能接受而又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赞美他人,结识各式朋友
在学会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闪光点的同时,真心实意地表示你的赞赏,而对他人的给予的帮助和赞美要及时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你可以和兴趣爱好各异的结交朋友,如球友、书友、棋友等等。这样,你就不会被孤立,也不会感到孤独,就会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
4.嫉妒是一种病
夜晚的宁静被尖厉的叫声打破,女大学生陈浩英将浓硫酸泼向室友李妙玲,随后,她带着怪异的笑走向了死亡。李妙玲头部、面部、颈部、双手被浓硫酸严重烧灼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即使将来整容整形,眼晴与耳朵功能也难以恢复正常。
展开全部
这肯定是因为你们之间发生过的某件事使你不想见他,如果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只有会想象那件事,或是一系列的小事,试着去解决、去和他交谈,从而从心理上不再把它特殊化。希望对你有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推荐的一个方法:去找出和他的矛盾,然后想办法调节。不过这样你的面子......
推荐的方法(我正在用的):他如果找你说话,你就说“等一下”,然后赶紧找个理由离开,或者找另外一个人说话(需要一个托)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表明态度:“我不喜欢你,不要来找我了!”
推荐的方法(我正在用的):他如果找你说话,你就说“等一下”,然后赶紧找个理由离开,或者找另外一个人说话(需要一个托)
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表明态度:“我不喜欢你,不要来找我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啊,这个分很多种啦,
如果是学校,同一个班级的话,就不可能了(转班比较好)
不是一个班,很简单,你肯定很了解他,不走他经常去的地方,上面那位说的,错开时间
如果是工作上的需要,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理他,只谈公事,其余不理他
如果是学校,同一个班级的话,就不可能了(转班比较好)
不是一个班,很简单,你肯定很了解他,不走他经常去的地方,上面那位说的,错开时间
如果是工作上的需要,我也不太清楚也,不理他,只谈公事,其余不理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把时间错开.
PS哈哈.把他当成一颗白菜..视而不见.
PS哈哈.把他当成一颗白菜..视而不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