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诗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29
展开全部
曹操的诗作,可以视为汉音的收束者,同时也是“魏响”的第一个阶段。 曹操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上,除屈原之外,有意写诗的第一位大诗人。(其诗作现存二十余首,单就数量来说,也是屈原之外的第一人)其诗歌成就虽然不能与屈原比肩,但其具体影响,却不能小视。两汉时期,才华横溢的士人如此之多,却鲜有写诗者,说明华夏之诗歌时代尚未到来,也说明屈原现象的个案性、特殊性;曹操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传导于曹丕、曹植兄弟,并将当时的文学俊杰刘桢、徐干等任命为丕、植的文学侍从,文人写诗,遂为风气;至正始阮籍等,传承建安风尚,以诗为酒,消解胸中郁闷之块垒,“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再至太康“张潘陆左,比肩诗衢”(《文心雕龙·明诗》语),于是,陶渊明以田园入诗,谢灵运以山水入诗,从此,诗歌才成为了士人、士大夫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华夏民族从此才真正地走向了诗的国度。以此观之,曹操之诗史地位,不仅标志了汉音魏响的转型,也标志了华夏文化之由经学大赋时代向诗歌时代的转型。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亦影响了后来杜甫白居易等之文风。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29
展开全部
还行,有报复的人可以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