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新课改的)
以“我看新课改”为题写一篇论文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800字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以“我看新课改”为题写一篇论文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2,文章论点鲜明,有说服力。 3,文章富有逻辑效果 4,文章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
展开
4个回答
2013-07-29
展开全部
作为一名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面对即将实施的新一轮高中课程体系改革,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只是由于多年不直接接触高中,对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况不甚了解,按理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每年我能接触到许多刚从高中毕业跨进大学校门作进一步深造的高中学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理想憧憬等诸方面,我可以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当前高中阶段的部分现实状况,再加上平时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间接了解到的情况,在我的意识中逐渐对高中教育的实际建立起相对清晰的轮廓,也由此感觉到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一、 从当前大学生的素养看高中新课改的必要性
每年迎来送往,我们不断地与来自于祖国各地的大学生交往着,感受着他们的一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见习实习和各种可能的途径与方式,作为大学教师的我们,感受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精彩,同时也不断地感受着来自他们的无奈与可悲之处。作为我个人在内心深处时常发出一种感叹,如今的大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种感叹也许有些过分,但一年年下来却越来越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究竟是什么让我感觉如此的不妙,不是学生们学习成绩不如以前,不是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不如以前,更不是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勤奋好学,而是如今大学生的素养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同步向上提高,有些学生的某些素养甚至比起若干年前的大学生有明显的降低。
是什么造就了当今大学生素养的不能稳步提高,我不敢妄下结论,但至少我感觉到其中有两个方面的教育不可推卸责任,其一是当今的家庭教育,其二就是当今的学校教育。这两大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端可能都与当今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尤其是每年一度的高考,它指挥几乎所有的家长要一切围绕儿女是否能参加高考、是否能被大学录取、甚至是能否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进行,好象除了高考和上大学,这些孩子就没有其他出路可寻。于是一旦孩子进入高中,什么兴趣爱好、修心养性之类的学习或活动等基本停止,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啃书本死学习,把发条上得紧紧的,惟恐一松发条就不能控制住。于是在家里这些孩子什么也不要做了,甚至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由家长代办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看书、做题目、强化训练等等,好是悲惨!由此一系列的问题就出来了,有孩子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了,有孩子不知道买东西该怎么买合适了,有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了,高考要家长护送了,上大学要全家人一起上阵了等等。
由于家长和社会的如此重视,导致学校教育也必须跟风而上,不然这个学校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于是学校运行的基调也就定在了一切为了学生的考试与升级之上,似乎除了考试之外,不能再为学生做过多的设想与打算了。于是这些学生把一生最活跃的阶段交给了书本知识的反复演练与巩固上了,而其他一切可以提高修养、素质之类的事情基本就取消或流于形式地过堂一下而已,给学生一生带来不小的遗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学生个人的巨大损失。学校的日益重视反过来又为家长们打了一支强心针,于是整个社会都是如此的看法与期望了。
等到这些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放松下来,本质原形逐渐显露出来了,而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要多些,有一些人逐渐成了社会的负担。这些大学生们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反映出来的可笑可叹的问题实在太多,诸如不会自己铺床洗衣服了,不会与人交往了,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新环境新问题了,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了,只知道一味地花钱而不知挣钱的艰辛了,不知道同情弱者献爱心了等等不一而举。学习中的问题也是一大堆,诸如上课迟到不做任何说明了,请假条也写不规范了,作业抄袭了,实验、活动有心理负担了,毕业论文写得句子不通没有逻辑条理可言了,与人交流言语不通畅了甚至基本礼貌都不懂了等等。当然这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但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早期的大学生中较少出现。
这不是我们期望的教育结果,然而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回避,我们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高考本身不错,错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运用它。如果一味地仅仅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不考虑其他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能被这个高度发展并置身于世界大竞争环境中的社会所认可,更何况如今知识的更新和增长速度是如此的快。好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注重这个问题,拿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案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新一轮的高中课改项目即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我觉得这是一件居功至伟的好事,也是“及时雨”。虽然这次课改是否能取得成功并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在前进的路途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调整思路和做法,逐渐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拖入到比较合理的轨道上来。
这次高中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由此新课改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一改以往教育中单一追求知识掌握的纯功利色彩目标体系,提出了新的三维教育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人的一生需要面对许多的挑战与选择,仅仅具有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新课改提出了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很好地弥补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的东西,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生存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二、 高中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比较难以开展的工作
实现这样的课改目标需要做很多事情,需要改变很多事情,需要新增许多事情,面临的困难和未知数也是很多的,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需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踏踏实实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部署把课改工作做好做到位。我个人感觉在实现新课改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是比较难做的。
第一个难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灌输”给一线直接参与新课改的高中教师,并让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把握它。人都有思维定势和习惯,要彻底打破这种定势和习惯并形成新的思维方法是很困难的事情。许多高中教师早就习惯了老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而新毕业的教师可能对此还没有真正把握,新的东西出现了,他们如何面对,仅仅期望通过所谓的新课改培训进行“洗脑”,把很多东西在短时间内把它扭转过来,不太现实,更何况即使教师们已经具备这些新的理念和态度,如何反映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通过日常的教学把新的理念、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等逐步渗透给每一个学生,也不是靠嘴上说说马上就能见效的。我们还需要研究还需要实验还需要探讨,为此我们可能还要付出代价,但我认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第二个难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具体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因为这涉及到学校运行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考虑周全有可能导致较大的混乱,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实验省份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拿出比较妥善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监控与调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并及时拿出解决的方案,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中稳步前进。
第三个比较难做的工作是关于选课的工作。由于新课改方案中提出全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高中课程体系,把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层面即领域、科目、模块,共设计了8个领域,每个领域由一个或多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多个模块组成,模块又分成必修和选修,选修模块还要分成两个层面,于是整个课程体系显得很复杂,这给学生的选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老的课程体系中不存在选课的问题,学校安排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如今新的课改条件下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而这种选课的模式又不同于大学里的选课。大学生的选课相对比较简单,基本是想选什么就选什么,而高中生的选课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对于一个高中生是否有这个能力来决策,选课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这些课程有什么预期目标等等。而这些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甚至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来作用,于是问题有些复杂了,工作相对来说也就难做了。
第四个难做的工作可能就是评价工作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引入了全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体实现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当前没有经验可寻,政府决策机构也没有拿出可行的指导意见。这次提出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过程性评价如何实施,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学生如何看待,家长如何看待,教师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等等都是问题。终结性评价还是采用考试的方式吗?如何考?考什么?最后评价的结果是要实行大学里采用的学分制,学分怎么给合适?由谁给?其中是否可能存在不正当现象等等。当然这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是这些评价工作如何与高考制度衔接,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又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取得这次新课改的最后成功。
问题肯定会有,工作难度也肯定存在,关键是参与高中新课改的每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态度迎接挑战,变中求稳地开展新课改工程,为新一代高中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工作。文秘杂烩网 http://www.rrrwm.com
一、 从当前大学生的素养看高中新课改的必要性
每年迎来送往,我们不断地与来自于祖国各地的大学生交往着,感受着他们的一切。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见习实习和各种可能的途径与方式,作为大学教师的我们,感受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精彩,同时也不断地感受着来自他们的无奈与可悲之处。作为我个人在内心深处时常发出一种感叹,如今的大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种感叹也许有些过分,但一年年下来却越来越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究竟是什么让我感觉如此的不妙,不是学生们学习成绩不如以前,不是学生们的精神面貌不如以前,更不是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的学生勤奋好学,而是如今大学生的素养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同步向上提高,有些学生的某些素养甚至比起若干年前的大学生有明显的降低。
是什么造就了当今大学生素养的不能稳步提高,我不敢妄下结论,但至少我感觉到其中有两个方面的教育不可推卸责任,其一是当今的家庭教育,其二就是当今的学校教育。这两大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端可能都与当今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尤其是每年一度的高考,它指挥几乎所有的家长要一切围绕儿女是否能参加高考、是否能被大学录取、甚至是能否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进行,好象除了高考和上大学,这些孩子就没有其他出路可寻。于是一旦孩子进入高中,什么兴趣爱好、修心养性之类的学习或活动等基本停止,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啃书本死学习,把发条上得紧紧的,惟恐一松发条就不能控制住。于是在家里这些孩子什么也不要做了,甚至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由家长代办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看书、做题目、强化训练等等,好是悲惨!由此一系列的问题就出来了,有孩子在自己的城市里迷路了,有孩子不知道买东西该怎么买合适了,有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了,高考要家长护送了,上大学要全家人一起上阵了等等。
由于家长和社会的如此重视,导致学校教育也必须跟风而上,不然这个学校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于是学校运行的基调也就定在了一切为了学生的考试与升级之上,似乎除了考试之外,不能再为学生做过多的设想与打算了。于是这些学生把一生最活跃的阶段交给了书本知识的反复演练与巩固上了,而其他一切可以提高修养、素质之类的事情基本就取消或流于形式地过堂一下而已,给学生一生带来不小的遗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学生个人的巨大损失。学校的日益重视反过来又为家长们打了一支强心针,于是整个社会都是如此的看法与期望了。
等到这些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放松下来,本质原形逐渐显露出来了,而那些没有上大学的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要多些,有一些人逐渐成了社会的负担。这些大学生们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反映出来的可笑可叹的问题实在太多,诸如不会自己铺床洗衣服了,不会与人交往了,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新环境新问题了,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了,只知道一味地花钱而不知挣钱的艰辛了,不知道同情弱者献爱心了等等不一而举。学习中的问题也是一大堆,诸如上课迟到不做任何说明了,请假条也写不规范了,作业抄袭了,实验、活动有心理负担了,毕业论文写得句子不通没有逻辑条理可言了,与人交流言语不通畅了甚至基本礼貌都不懂了等等。当然这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但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在早期的大学生中较少出现。
这不是我们期望的教育结果,然而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回避,我们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这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高考本身不错,错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它,如何运用它。如果一味地仅仅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不考虑其他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不能被这个高度发展并置身于世界大竞争环境中的社会所认可,更何况如今知识的更新和增长速度是如此的快。好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注重这个问题,拿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案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新一轮的高中课改项目即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我觉得这是一件居功至伟的好事,也是“及时雨”。虽然这次课改是否能取得成功并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在前进的路途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调整思路和做法,逐渐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拖入到比较合理的轨道上来。
这次高中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由此新课改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一改以往教育中单一追求知识掌握的纯功利色彩目标体系,提出了新的三维教育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人的一生需要面对许多的挑战与选择,仅仅具有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新课改提出了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很好地弥补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的东西,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有生存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二、 高中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比较难以开展的工作
实现这样的课改目标需要做很多事情,需要改变很多事情,需要新增许多事情,面临的困难和未知数也是很多的,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需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踏踏实实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部署把课改工作做好做到位。我个人感觉在实现新课改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是比较难做的。
第一个难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灌输”给一线直接参与新课改的高中教师,并让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把握它。人都有思维定势和习惯,要彻底打破这种定势和习惯并形成新的思维方法是很困难的事情。许多高中教师早就习惯了老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而新毕业的教师可能对此还没有真正把握,新的东西出现了,他们如何面对,仅仅期望通过所谓的新课改培训进行“洗脑”,把很多东西在短时间内把它扭转过来,不太现实,更何况即使教师们已经具备这些新的理念和态度,如何反映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通过日常的教学把新的理念、态度、方法、情感、价值观等逐步渗透给每一个学生,也不是靠嘴上说说马上就能见效的。我们还需要研究还需要实验还需要探讨,为此我们可能还要付出代价,但我认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第二个难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具体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因为这涉及到学校运行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考虑周全有可能导致较大的混乱,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实验省份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拿出比较妥善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监控与调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并及时拿出解决的方案,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中稳步前进。
第三个比较难做的工作是关于选课的工作。由于新课改方案中提出全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高中课程体系,把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层面即领域、科目、模块,共设计了8个领域,每个领域由一个或多个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又由多个模块组成,模块又分成必修和选修,选修模块还要分成两个层面,于是整个课程体系显得很复杂,这给学生的选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老的课程体系中不存在选课的问题,学校安排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如今新的课改条件下学生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而这种选课的模式又不同于大学里的选课。大学生的选课相对比较简单,基本是想选什么就选什么,而高中生的选课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对于一个高中生是否有这个能力来决策,选课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这些课程有什么预期目标等等。而这些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甚至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来作用,于是问题有些复杂了,工作相对来说也就难做了。
第四个难做的工作可能就是评价工作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引入了全新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体实现起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当前没有经验可寻,政府决策机构也没有拿出可行的指导意见。这次提出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过程性评价如何实施,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学生如何看待,家长如何看待,教师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等等都是问题。终结性评价还是采用考试的方式吗?如何考?考什么?最后评价的结果是要实行大学里采用的学分制,学分怎么给合适?由谁给?其中是否可能存在不正当现象等等。当然这其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是这些评价工作如何与高考制度衔接,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又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取得这次新课改的最后成功。
问题肯定会有,工作难度也肯定存在,关键是参与高中新课改的每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态度迎接挑战,变中求稳地开展新课改工程,为新一代高中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工作。文秘杂烩网 http://www.rrrwm.com
2013-07-29
展开全部
谈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观念的转变
今年是我们地区实施新教材的第二
年,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常常使许多教师不知所措。为了给教师
们指点迷津,学校进行了校本培训,聘请
专家做了题为《课改理念下如何做教师》
的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学习了《给教师
的一百条新建议》。通过学习培训,笔者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课改
理念下我们该如何做教师有了较新的认
识。
一、明确教师的四重境界
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在《给教
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这样写到,教
师要追求四重境界:“教师作为一个完整
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
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
一种自由职业”。没有这些追求,正是困
扰许多教师不能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
根源。
1.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应
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们也要享受生
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
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
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
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
人。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我们是人类灵
魂工程师而整日痛苦自责。
2.教师还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在
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积
压在我们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
工作岗位负责,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不
要总是在自己的脑袋上方罩上飘渺虚无
的神秘的光环,我们得像一般单位的员
工那样,先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员工,这是
使自己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
3.可教师毕竟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
因此,接下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必须成
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要有理性,
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
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
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
高教育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
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
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做大、做强。
4.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
要成为一种“自由职业”,教师要“爱惜自
己的每一根羽毛”,因为“金杯银杯不如
口碑”,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你才能成
为教育职场的“稀缺资源”。教师要“倾
听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告诉我们: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是受教育者未来
的人生,还有孩子们现实的人生”“,学校
教育不仅为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而且
也同样为着每位教师,他们和学生一起
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
二、树立永不放弃的教学观
郑杰校长说“: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
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
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
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
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
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
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
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
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
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
们没有放弃。”我们培养的对象是正在发
展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主见、
兴趣、爱好、特长。由于他们的自身素质、
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
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不可能培养
出一模一样的高中生、大学生,我们培养
的目标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
学生都有出色的地方,我们应该心平气
和地和他们友好相处,竭力发现他们身
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让其在有规
矩的校园中自由、快乐地成长。对于那
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
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
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
春色。
三、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
想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
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
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
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
作。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
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我们要
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加强现代教育
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
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
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
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引导
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
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人才。
2.努力使自己变成有较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智育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
无法比拟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教
育教学中的真正能手。”
3.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观念。
有的教师虽然能从网上下载课件、素材、
资料,虽然能用幻灯片自制课件独立上
课,但是掌握得都是基本操作,没有研究
深研究透,制作一个成功的课件既耗时
又费力,利用课件上课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必须在这方面加紧学习,尽快提高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技
能。
做好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的几点体会,不过
是沧海一粟,仅供教育同仁参考。
今年是我们地区实施新教材的第二
年,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常常使许多教师不知所措。为了给教师
们指点迷津,学校进行了校本培训,聘请
专家做了题为《课改理念下如何做教师》
的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学习了《给教师
的一百条新建议》。通过学习培训,笔者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课改
理念下我们该如何做教师有了较新的认
识。
一、明确教师的四重境界
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郑杰在《给教
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这样写到,教
师要追求四重境界:“教师作为一个完整
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
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
一种自由职业”。没有这些追求,正是困
扰许多教师不能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
根源。
1.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应
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我们也要享受生
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
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
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
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
人。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我们是人类灵
魂工程师而整日痛苦自责。
2.教师还应该是一名称职的员工,在
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积
压在我们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
工作岗位负责,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不
要总是在自己的脑袋上方罩上飘渺虚无
的神秘的光环,我们得像一般单位的员
工那样,先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员工,这是
使自己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
3.可教师毕竟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
因此,接下来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必须成
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要有理性,
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
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
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
高教育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
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
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做大、做强。
4.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
要成为一种“自由职业”,教师要“爱惜自
己的每一根羽毛”,因为“金杯银杯不如
口碑”,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你才能成
为教育职场的“稀缺资源”。教师要“倾
听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告诉我们:
“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是受教育者未来
的人生,还有孩子们现实的人生”“,学校
教育不仅为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而且
也同样为着每位教师,他们和学生一起
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
二、树立永不放弃的教学观
郑杰校长说“: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
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
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
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
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
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
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
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
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
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
们没有放弃。”我们培养的对象是正在发
展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主见、
兴趣、爱好、特长。由于他们的自身素质、
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
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不可能培养
出一模一样的高中生、大学生,我们培养
的目标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
学生都有出色的地方,我们应该心平气
和地和他们友好相处,竭力发现他们身
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让其在有规
矩的校园中自由、快乐地成长。对于那
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
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
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
春色。
三、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
想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
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
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
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
作。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
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
“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我们要
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加强现代教育
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
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
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
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引导
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
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人才。
2.努力使自己变成有较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智育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
无法比拟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教
育教学中的真正能手。”
3.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观念。
有的教师虽然能从网上下载课件、素材、
资料,虽然能用幻灯片自制课件独立上
课,但是掌握得都是基本操作,没有研究
深研究透,制作一个成功的课件既耗时
又费力,利用课件上课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必须在这方面加紧学习,尽快提高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技
能。
做好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的几点体会,不过
是沧海一粟,仅供教育同仁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29
展开全部
课程改革是一次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课改,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创新与探索,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托,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而对于新课改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对于21世纪新课改的直接承担者和受益者——教师,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这就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学生是明天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国家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青年一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旧的课程关和旧的课堂以及陈旧的教学模式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从发展的时代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传统的死一般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碎,还学生一个自由创新,发展个性的空间。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以教学为例,我们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一部学习的机器进行培养,生产出一些没有个性的产品来,我们应该以新课程为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从各种信息工具中不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能力。我们要改变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以学生学为主体得到学习模式,让学生从书本上发现知识,认识知识并最终掌握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从信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信息中寻找答案,并在同学中相互交流,通过自主的,探究的,合作地学习,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推陈出新,通过学习知识并充分利用知识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以合作的形式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学,多思,多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各方面的发展,由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形式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准备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是教师自己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何必过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对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要从实际行动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具有高度的不可测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运用,这些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从真正意义上作到:“活到老,学到老”。教书除了要多读书,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之外,还要学会交流与合作。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打破教师之间的专业个人注意和互相 封闭的状况。现代社会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只有不断地交流与合作才能使各种知识联系更加清楚,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积极向上的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准备随时面对新课程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和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避免成为被新课改、新时代所抛弃的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要不但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放弃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育情景的创设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并要学会想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心声,沟通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师的权威树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知识建构的活动中,并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塑自我。
学习新课改,适应新时代,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作为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为实现教育的理想(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而奋斗。
对于21世纪新课改的直接承担者和受益者——教师,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这就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学生是明天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国家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青年一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旧的课程关和旧的课堂以及陈旧的教学模式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从发展的时代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传统的死一般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碎,还学生一个自由创新,发展个性的空间。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以教学为例,我们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一部学习的机器进行培养,生产出一些没有个性的产品来,我们应该以新课程为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从各种信息工具中不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能力。我们要改变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以学生学为主体得到学习模式,让学生从书本上发现知识,认识知识并最终掌握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从信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信息中寻找答案,并在同学中相互交流,通过自主的,探究的,合作地学习,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推陈出新,通过学习知识并充分利用知识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以合作的形式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学,多思,多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各方面的发展,由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形式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准备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是教师自己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何必过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对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要从实际行动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具有高度的不可测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运用,这些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从真正意义上作到:“活到老,学到老”。教书除了要多读书,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之外,还要学会交流与合作。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打破教师之间的专业个人注意和互相 封闭的状况。现代社会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只有不断地交流与合作才能使各种知识联系更加清楚,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积极向上的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准备随时面对新课程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和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避免成为被新课改、新时代所抛弃的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要不但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放弃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育情景的创设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并要学会想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心声,沟通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师的权威树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知识建构的活动中,并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塑自我。
学习新课改,适应新时代,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作为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为实现教育的理想(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而奋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