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07-30
展开全部
一个朝代的文学艺术,与它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唐代在我国古代史中是一个有较长时间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时代。当时实行了许多开明的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内外交流频繁,这都有利于艺术上的广采博收和创造发展。因此在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唐代舞蹈艺术,是在两汉、南北朝数百年各种乐舞交流融合中结出的硕果。她不仅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前代舞蹈成就之大成,还有着自己大量的新创造,而且对其后的宋、元、明、清及至近、现、当代的舞蹈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把唐代舞蹈说成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是有充足理由和根据的。
作为发展的一个高峰,她有许多突出的特征:一是表演性舞蹈空前发展,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宴享游乐还是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舞蹈表演活动,像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宴)乐”;“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各地进京献演的“四方乐舞”;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健舞”、“软舞”、“歌舞大曲”、“歌舞戏”等。一是群众性舞蹈活动更为普及和繁茂。还有就是出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见之于记载的就有杨贵妃、公孙大娘、张云容、谢阿蛮等等。再就是出现了记录舞蹈的舞谱。如后世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舞谱残卷”等。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杜佑《通典》说:“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所以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形象,当然,它不是一般的身体动态,而是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一定的造型美,并且伴随一定的情感运动的身体动态。唐代诗人充分注意到舞蹈这一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征,在诗歌中力求表现它的节奏感、造型美和情感性。如章孝标《柘枝》: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这首诗自始至始在表现《柘枝舞》的动态形象,包括它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动作的连续。即舞伎从出场到结束这中间耸腰、移步、亚身、踏节、转身等一连串动作,以及从一种姿势到另一种姿势的过渡。与此同时,还表现了“空绰约”、“动飘飖”等优美的舞蹈姿态和“鸾形转”、“凤影娇”等新颖的舞蹈造型,结束时使人产生“便随风雨上青霄”遐想的飘然轻举的形象,更给人留下历久难忘的印象。再如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毷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旁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此诗与章孝标《柘枝》有所不同,由于《胡腾舞》的特点是以腾跳踢踏为主,所以诗人不去描写全身的动态,而只是着力表现舞者腿和足的动作。写他一开始是蹲身双足腾踏,向前急行,疾如飞鸟;后来又起身跳跃旋转,有如车轮飞转,观者只见弄脚缤纷,锦靴闪动;最后是在地毯上腾踏生风,以至拂落了旁边红烛的烛花。此诗不仅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舞蹈强烈急促的节奏,还通过舞者“西顾”的动作表现了他思乡的情感。
像这两首诗这样表现舞蹈的全过程,在唐代乐舞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通常诗人只描绘其中最富有特征的动作,这多半是袖和腰的动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舞蹈动作中大概没有比轻柔飘逸的舞袖和纤柔轻宛的舞腰更适宜于表现流动之美的了。如写舞袖:“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乐游园歌》)、“长袖迟回意绪多”(张说《城南亭作》)、“舞袖逐风翻绣浪”(刘兼《春宴河亭》)。在这些描写中,舞袖不论是翻飞、迟回,还是逐风,都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再如写舞腰:“促节牵繁舞腰懒”(元稹《冬白纻》)、“凝腰倚风软”(温庭筠《观舞妓》)、“舞腰困袅垂杨柔”(李咸用《长歌行》)。这些诗句中懒、软、柔等形容,也并非用来表现静态,同样唤起读者对舞腰动态美的联想。有些时候,诗人兼写舞腰与舞袖,如刘希夷《春女行》:“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张祜《舞》:“袅袅腰疑折,骞骞袖欲飞。”腰、袖不同方向、形态的运动,构成优美的艺术造型,使人赏心悦目。为了表现舞蹈的动态,诗中大量使用了动词,有时在一句中连续使用多个动词。如:“扬眉动目踏花毡”(李端《胡腾儿》)、“顾听乐悬行复止”(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低鬟转面掩双袖”(王建《白纻歌》)。为了准确传神地再现“动的艺术”,诗人尤其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用“翻”、“飞”、“拂”表现袖的摆动,用“回”、“转”、“旋”表现不同的身姿,用“踏”、“移”、“蹴”表现各种步态等。
http://wenku.baidu.com/view/cf9cc0e79b89680203d82500.html
这个连接是本电子书,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你会有帮助的。
唐代舞蹈艺术,是在两汉、南北朝数百年各种乐舞交流融合中结出的硕果。她不仅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前代舞蹈成就之大成,还有着自己大量的新创造,而且对其后的宋、元、明、清及至近、现、当代的舞蹈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所以把唐代舞蹈说成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是有充足理由和根据的。
作为发展的一个高峰,她有许多突出的特征:一是表演性舞蹈空前发展,无论宫廷还是民间,无论是宴享游乐还是民俗节日,都有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舞蹈表演活动,像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宴)乐”;“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各地进京献演的“四方乐舞”;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的“健舞”、“软舞”、“歌舞大曲”、“歌舞戏”等。一是群众性舞蹈活动更为普及和繁茂。还有就是出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舞蹈家,见之于记载的就有杨贵妃、公孙大娘、张云容、谢阿蛮等等。再就是出现了记录舞蹈的舞谱。如后世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舞谱残卷”等。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杜佑《通典》说:“舞也者,咏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动其容,象其事。”所以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形象,当然,它不是一般的身体动态,而是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一定的造型美,并且伴随一定的情感运动的身体动态。唐代诗人充分注意到舞蹈这一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征,在诗歌中力求表现它的节奏感、造型美和情感性。如章孝标《柘枝》: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飖。亚身踏节鸾形转,背面羞人凤影娇。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随风雨上青霄。
这首诗自始至始在表现《柘枝舞》的动态形象,包括它富有特征的动作和动作的连续。即舞伎从出场到结束这中间耸腰、移步、亚身、踏节、转身等一连串动作,以及从一种姿势到另一种姿势的过渡。与此同时,还表现了“空绰约”、“动飘飖”等优美的舞蹈姿态和“鸾形转”、“凤影娇”等新颖的舞蹈造型,结束时使人产生“便随风雨上青霄”遐想的飘然轻举的形象,更给人留下历久难忘的印象。再如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毷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旁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此诗与章孝标《柘枝》有所不同,由于《胡腾舞》的特点是以腾跳踢踏为主,所以诗人不去描写全身的动态,而只是着力表现舞者腿和足的动作。写他一开始是蹲身双足腾踏,向前急行,疾如飞鸟;后来又起身跳跃旋转,有如车轮飞转,观者只见弄脚缤纷,锦靴闪动;最后是在地毯上腾踏生风,以至拂落了旁边红烛的烛花。此诗不仅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舞蹈强烈急促的节奏,还通过舞者“西顾”的动作表现了他思乡的情感。
像这两首诗这样表现舞蹈的全过程,在唐代乐舞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通常诗人只描绘其中最富有特征的动作,这多半是袖和腰的动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舞蹈动作中大概没有比轻柔飘逸的舞袖和纤柔轻宛的舞腰更适宜于表现流动之美的了。如写舞袖:“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乐游园歌》)、“长袖迟回意绪多”(张说《城南亭作》)、“舞袖逐风翻绣浪”(刘兼《春宴河亭》)。在这些描写中,舞袖不论是翻飞、迟回,还是逐风,都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再如写舞腰:“促节牵繁舞腰懒”(元稹《冬白纻》)、“凝腰倚风软”(温庭筠《观舞妓》)、“舞腰困袅垂杨柔”(李咸用《长歌行》)。这些诗句中懒、软、柔等形容,也并非用来表现静态,同样唤起读者对舞腰动态美的联想。有些时候,诗人兼写舞腰与舞袖,如刘希夷《春女行》:“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张祜《舞》:“袅袅腰疑折,骞骞袖欲飞。”腰、袖不同方向、形态的运动,构成优美的艺术造型,使人赏心悦目。为了表现舞蹈的动态,诗中大量使用了动词,有时在一句中连续使用多个动词。如:“扬眉动目踏花毡”(李端《胡腾儿》)、“顾听乐悬行复止”(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低鬟转面掩双袖”(王建《白纻歌》)。为了准确传神地再现“动的艺术”,诗人尤其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如用“翻”、“飞”、“拂”表现袖的摆动,用“回”、“转”、“旋”表现不同的身姿,用“踏”、“移”、“蹴”表现各种步态等。
http://wenku.baidu.com/view/cf9cc0e79b89680203d82500.html
这个连接是本电子书,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你会有帮助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