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一些关于相声的基本知识?谢谢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相声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
扩展资料
相声用笑话、滑稽地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多用于讽刺,现也用来歌颂新人新事。
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
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不再享有评书演员那种“说书先生”的地位,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声
2013-07-31
展开全部
相声是民间艺术,最初演出的环境都很差,像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庙。一开始就在街头便道和庙会空场,行话叫“撂地”。比如说北京天桥,旧时候那个地方
不用付地租,摊贩云集,各种杂耍艺人就找空闲场地操练。相声艺人通常是用白石灰粉在地上画个大圈儿,行话叫“画锅”,观众就围在圈外看,慢慢地圈外加了几条破木板子钉成的条凳,能让观众坐下来了,再往后相声艺人又弄点油毡搭上席棚了,能遮阳挡雨了。
到了上世纪20世纪初,北京南城陆续出现了青平阁、大观楼一些杂耍园子,相声也就从“撂地”卖艺发展到上舞台表演,跟其他曲艺形式一起表演。到解放以前,开始出现了一些茶社。1938年到1948年,常连安先生在老西单商场创立了启明茶社,这里可以说是相声的摇篮,先后有七十多位相声艺人成名成家,他们中后来有的留在北京,有的去了天津,像常氏兄弟、郭全宝、苏文茂、王长友这些相声名家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到了今天,相声也能进到剧场里演出,剧场能容纳的观众比茶馆更多了,像最近郭德纲就在解放军剧院开过专场演出。逢年过节,民族剧场、北展剧场也都办过相声的专场演出。
【节目顺序】
一场相声演出通常是七八个节目,压轴“攒底”的是大腕儿。旧时候是师父带着徒弟一块儿演,开场的节目往往是最年轻、刚进门的徒弟打个灯谜,说个简单的笑话,水平越高越靠后,辈分越高越靠后。
【收入分成】
捧哏和逗哏的收入肯定是不一样的,老话说是“三分逗,七分捧”,其实这是抬举捧哏的,要不人家不给你好好捧。实际情况都是逗哏的收入比捧哏的多,现在开明了,无所谓了,逗哏的不太跟捧哏的计较。但是旧时候,一些大师名家说逗哏的,能拿到八二开甚至九一开,说一场相声挣一百块钱,逗哏的拿九十块,捧哏的只能拿十块,但那捧哏的人也愿意,你要是给别人捧,可能也就五块钱。
还有句老话叫“死分活值”。举个例子,侯宝林演一场拿三分,名气小一点的拿一分,没名儿的拿半分,演出完了,把大家的分数加到一起,用票房一除,每分比如是100元,那侯宝林就拿300元。
术语解析
【包袱】
很多人把“包袱”和笑料画等号,这是不对的。“包袱”是相声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精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比如马三立说的《逗你玩》,前面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这个贼怎么跟小虎做游戏,怎么教他念自己的名字,经过这么多的铺垫,三番四抖,最后贼起飞智,把小虎妈晾在外面的被单偷走了,达到让观众开怀大笑的效果。而笑料就是非常简单地通过语言动作即时地达到让观众发笑的目的。比如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男服务生把蛋糕扣到客人头上,这是属于浅层次的幽默手法。
【柳活】
“柳活”中的“柳”就是指唱,是一种仿学。相声在初创阶段就有人靠滑稽说唱吸引观众,一上来就先来一段唱,称为“门柳”,最初唱的以京剧为主,像朱绍文、范有缘、郭瑞林等,都曾经是京剧艺人,此后各种戏曲选段都可以作为仿学的对象。后来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
【贯口】
“贯”是连贯的贯,就是讲一气呵成,麻利地有节奏地把一段词儿说出来。贯口也分不同的类型,也分不同的种类,有的是把各种名称落叠在一起,比如《报菜名》;也有叙述性的,比如《八扇屏》。
【子母哏】
甲乙两个人一对一句的,词儿差不多,你说一个谜语我猜,我说一个谜语你猜。你出一个上联,我对一个下联,不太分得出谁是捧哏,谁是逗哏。
【一头沉】
与“子母哏”相对的叫做“一头沉”,甲台词较多,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讲、模拟为主,乙听见叙述的同时,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是为甲的论点做补充。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倒口】
又名“怯口”,就是说方言。有的是从头到尾都倒口,有的是中间插一段倒口。创作时,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好,表演时就使用某地方言方音来叙述或摹拟人物。语言本身具有乡土气息,也能产生风趣。方音过去多仿学河北省深县、武清县、饶阳县、安国县的家乡话,后来逐步发展到仿学冀东、天津、胶东、河南、上海等地的方言方音。
【传统学艺方式】
师父教徒弟不像现在老师教学生安排固定时间上课。师徒的关系更像父子,以前彼此住的都近,街坊邻居,没事的时候就要到师父家来,让师父给指点指点新学的段子,哪有问题,哪有进步。平时还要帮师父家买菜、做饭、看孩子。
【出师】
相声不像学车,先桩考,再路考,没有这么一说,也没有所谓的结业考试,到了日子就出师,甭管什么水平。也有没等出师就跟着师父上台了,一场相声大会,七八个节目,头了徒弟上去先开个场,猜个灯谜。往后开场有起色了,成了师哥了,就往后排,让年轻的小师弟先上,水平越高越靠后,越往后身份越高,什么时候 “攒底”了,就差不多了。
【偷艺】
偷艺在相声门里有个术语叫“捋叶子”。有一句老话叫“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意思是说你要是没钱了,我可以给你点儿钱花,但是我不能教你一个段子,不能让你长能耐。那会儿可以做到保守,你没有摄像机,我说得再精彩,你也录不下来。你要是想学,怎么办?只能自己买票到园子里当观众,愣听,这就叫“捋叶子”。
旧时候学别人的本事不算犯忌讳,都是为了长能耐。要是“捋”得好,也许还能被写上一笔,×××当初天资聪颖,刻苦认真,敏而好学,博采众长,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代拉师弟】
代拉师弟,简单地说就是帮着师父收徒弟。相声门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儿子不能拜父亲为师,所以子承父业说相声的通常都会拜在父亲同辈的门下。比如侯宝林先生的儿子侯耀文,就是按照侯老的遗愿,由李伯祥代替师父赵佩茹将侯耀文收入赵家门下;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则由侯宝林先生“代拉师弟”,一同拜在朱阔泉门下,算是第六代,由于他的这个辈分太高(马季、侯耀文的师叔,冯巩、李金斗的师爷),所以马志明也公开表示只收学生不招徒弟。
【四门功课】
相声的四门功课就是说学逗唱。这些最早都是八角鼓的口技。具体来说,“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都算是“说”的学问;“学”指的是模仿各种口技、双簧,模拟方言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的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唱”指的是“发四”、“弦子书”、“太平歌词”各种戏曲,统称之为“柳活”。
关于说学逗唱,马季先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相声既然是笑的艺术,那么在“说、学、演”中都有“逗”的成分,否则,说就成了做报告,唱就成了声乐表演,马季提出相声应该是“说学演唱,逗在其中”。
不用付地租,摊贩云集,各种杂耍艺人就找空闲场地操练。相声艺人通常是用白石灰粉在地上画个大圈儿,行话叫“画锅”,观众就围在圈外看,慢慢地圈外加了几条破木板子钉成的条凳,能让观众坐下来了,再往后相声艺人又弄点油毡搭上席棚了,能遮阳挡雨了。
到了上世纪20世纪初,北京南城陆续出现了青平阁、大观楼一些杂耍园子,相声也就从“撂地”卖艺发展到上舞台表演,跟其他曲艺形式一起表演。到解放以前,开始出现了一些茶社。1938年到1948年,常连安先生在老西单商场创立了启明茶社,这里可以说是相声的摇篮,先后有七十多位相声艺人成名成家,他们中后来有的留在北京,有的去了天津,像常氏兄弟、郭全宝、苏文茂、王长友这些相声名家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到了今天,相声也能进到剧场里演出,剧场能容纳的观众比茶馆更多了,像最近郭德纲就在解放军剧院开过专场演出。逢年过节,民族剧场、北展剧场也都办过相声的专场演出。
【节目顺序】
一场相声演出通常是七八个节目,压轴“攒底”的是大腕儿。旧时候是师父带着徒弟一块儿演,开场的节目往往是最年轻、刚进门的徒弟打个灯谜,说个简单的笑话,水平越高越靠后,辈分越高越靠后。
【收入分成】
捧哏和逗哏的收入肯定是不一样的,老话说是“三分逗,七分捧”,其实这是抬举捧哏的,要不人家不给你好好捧。实际情况都是逗哏的收入比捧哏的多,现在开明了,无所谓了,逗哏的不太跟捧哏的计较。但是旧时候,一些大师名家说逗哏的,能拿到八二开甚至九一开,说一场相声挣一百块钱,逗哏的拿九十块,捧哏的只能拿十块,但那捧哏的人也愿意,你要是给别人捧,可能也就五块钱。
还有句老话叫“死分活值”。举个例子,侯宝林演一场拿三分,名气小一点的拿一分,没名儿的拿半分,演出完了,把大家的分数加到一起,用票房一除,每分比如是100元,那侯宝林就拿300元。
术语解析
【包袱】
很多人把“包袱”和笑料画等号,这是不对的。“包袱”是相声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精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比如马三立说的《逗你玩》,前面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这个贼怎么跟小虎做游戏,怎么教他念自己的名字,经过这么多的铺垫,三番四抖,最后贼起飞智,把小虎妈晾在外面的被单偷走了,达到让观众开怀大笑的效果。而笑料就是非常简单地通过语言动作即时地达到让观众发笑的目的。比如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男服务生把蛋糕扣到客人头上,这是属于浅层次的幽默手法。
【柳活】
“柳活”中的“柳”就是指唱,是一种仿学。相声在初创阶段就有人靠滑稽说唱吸引观众,一上来就先来一段唱,称为“门柳”,最初唱的以京剧为主,像朱绍文、范有缘、郭瑞林等,都曾经是京剧艺人,此后各种戏曲选段都可以作为仿学的对象。后来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
【贯口】
“贯”是连贯的贯,就是讲一气呵成,麻利地有节奏地把一段词儿说出来。贯口也分不同的类型,也分不同的种类,有的是把各种名称落叠在一起,比如《报菜名》;也有叙述性的,比如《八扇屏》。
【子母哏】
甲乙两个人一对一句的,词儿差不多,你说一个谜语我猜,我说一个谜语你猜。你出一个上联,我对一个下联,不太分得出谁是捧哏,谁是逗哏。
【一头沉】
与“子母哏”相对的叫做“一头沉”,甲台词较多,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讲、模拟为主,乙听见叙述的同时,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是为甲的论点做补充。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倒口】
又名“怯口”,就是说方言。有的是从头到尾都倒口,有的是中间插一段倒口。创作时,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好,表演时就使用某地方言方音来叙述或摹拟人物。语言本身具有乡土气息,也能产生风趣。方音过去多仿学河北省深县、武清县、饶阳县、安国县的家乡话,后来逐步发展到仿学冀东、天津、胶东、河南、上海等地的方言方音。
【传统学艺方式】
师父教徒弟不像现在老师教学生安排固定时间上课。师徒的关系更像父子,以前彼此住的都近,街坊邻居,没事的时候就要到师父家来,让师父给指点指点新学的段子,哪有问题,哪有进步。平时还要帮师父家买菜、做饭、看孩子。
【出师】
相声不像学车,先桩考,再路考,没有这么一说,也没有所谓的结业考试,到了日子就出师,甭管什么水平。也有没等出师就跟着师父上台了,一场相声大会,七八个节目,头了徒弟上去先开个场,猜个灯谜。往后开场有起色了,成了师哥了,就往后排,让年轻的小师弟先上,水平越高越靠后,越往后身份越高,什么时候 “攒底”了,就差不多了。
【偷艺】
偷艺在相声门里有个术语叫“捋叶子”。有一句老话叫“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意思是说你要是没钱了,我可以给你点儿钱花,但是我不能教你一个段子,不能让你长能耐。那会儿可以做到保守,你没有摄像机,我说得再精彩,你也录不下来。你要是想学,怎么办?只能自己买票到园子里当观众,愣听,这就叫“捋叶子”。
旧时候学别人的本事不算犯忌讳,都是为了长能耐。要是“捋”得好,也许还能被写上一笔,×××当初天资聪颖,刻苦认真,敏而好学,博采众长,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代拉师弟】
代拉师弟,简单地说就是帮着师父收徒弟。相声门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儿子不能拜父亲为师,所以子承父业说相声的通常都会拜在父亲同辈的门下。比如侯宝林先生的儿子侯耀文,就是按照侯老的遗愿,由李伯祥代替师父赵佩茹将侯耀文收入赵家门下;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则由侯宝林先生“代拉师弟”,一同拜在朱阔泉门下,算是第六代,由于他的这个辈分太高(马季、侯耀文的师叔,冯巩、李金斗的师爷),所以马志明也公开表示只收学生不招徒弟。
【四门功课】
相声的四门功课就是说学逗唱。这些最早都是八角鼓的口技。具体来说,“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都算是“说”的学问;“学”指的是模仿各种口技、双簧,模拟方言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的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唱”指的是“发四”、“弦子书”、“太平歌词”各种戏曲,统称之为“柳活”。
关于说学逗唱,马季先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相声既然是笑的艺术,那么在“说、学、演”中都有“逗”的成分,否则,说就成了做报告,唱就成了声乐表演,马季提出相声应该是“说学演唱,逗在其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31
展开全部
声。台。行。导。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相声4个演说家是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7-31
展开全部
相声的分类
相声分为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两大类。
传统相声与传统风格的相声概念本不相同,但后来叫惯了便趋于一致,这使得在界定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的区别时,因素变得复杂起来。有人愿意用艺术风格来区别,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但难以量化,不能作为可比标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创作时间,建国可算一个粗略的分水岭,但侯宝林等老艺人在建国初期还有《关公战秦琼》等作品问世,仍可归为传统类;二是作品内容,传统相声大多以解放前的市井生活、梨园佚事为题材,现代相声的题材就广泛得多了。以此两点大致可区分传统与现代作品。有的朋友认为着装也是一个区别点,传统相声穿长衫,现代相声穿现代服装。这一点并不突出,与演员的个人喜好有关,侯宝林在四十年代演出时就曾穿过西服,李伯祥表演现代相声却爱穿长衫。长衫原本是相声指定的演出服,六十年代开始彻底改革成普通服装,当时多穿中山服,八十年代后开始使用西服,后来一些演员又恢复了长衫,使得相声的演出服装变化不一。
相声的表演形式
相声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和化妆相声。顾名思义,单口相声一人说,对口相声两人说,群口相声三人以上说,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化妆相声类似于小品表演,需要借用一些特殊的妆扮和道具,但要简陋得多,或者说是虚拟得多。化妆相声不是相声的主流,在解放前天津曾流行过一阵,后来便不多见,它与小品的本质区别是,化妆相声仍然保留着垫话入活等相声的艺术特征,小品则是演员一上台角色便已固定。
单口相声由笑话和评书脱胎而来,是相声发展早期的主要形式。一个人表演,铺陈与包袱都要自己使,难度大,很考验演员的舞台功力。代表作品如《君臣斗》、《连升三级》、《三进士》等。
相声中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对口相声,也是相声艺术中最具魅力者,在“八德”时期成熟发展起来(参见《史话》一文)。经常在一起搭裆的演员被称为“一裆”相声。两位演员配合在一起的对口效果远远超出单口,绝不是“1+1=2”这么简单。人说“搭裆如夫妻”,要配合非常默契,以达到最佳演出效果,其中大有学问。
群口相声有两大来源,一是来源于对口相声的发展,二是来源于“酒令”,一人一段轮流说。群口相声比较难把握,很难出精品,所谓“人多嘴杂”,搞不好就成了一场闹剧。传统的代表作有《扒马褂》、《训徒》,现代的有《五官争功》等。前些年在相声不景气的时候,常有群口在充门面,效果大多不理想。
演员的职能
演员在对口相声中分为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
传统对口相声发展于单口相声,表演仍以逗哏为主、捧哏为辅,台词戏份儿逗哏都要重得多,捧哏只起到烘托、点缀的作用,这种表演方式称为“一头沉”。有人认为听相声主要听逗哏的,这其实是个误解,二者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甚至捧哏更需要功夫。捧哏被称为“量活”,逗哏被称为“使活”,“量活”暗含有指导的意思。整体演出思路、舞台效果都是由捧哏的来把握,比京剧中的琴师作用还重要。一般演员的站位习惯,面对观众来说是左捧右逗,传统认为左为重右为轻,捧哏称“上手”,逗哏称“下手”,捧哏的演员多为年长且经验丰富者,所以对口相声常常是一老一少搭裆,甚至师傅为徒弟量活。捧哏者要起到为逗哏者压阵、铺陈、引领和烘托的作用。二人配合起来颇有节奏感,如诉如歌,逗哏在捧哏的帮衬下,如伴着音乐的舞者,能使观众的情绪随之翩翩起伏。人说“内行听歌听编曲,外行听歌听唱词”,什么时候听相声开始注意到捧哏的节奏和字眼等功夫了,欣赏相声的水平便提升了一大块。传统段子《论捧逗》形象地说明了捧哏的重要性。举个反例,侯宝林、郭全宝一逗一捧合作多年堪称经典,但他们倒过来郭逗侯捧的作品便不太成功,角色定位已经习惯,难以改变;相声界的黄金搭裆合作四十余年的王谦祥、李增瑞,也曾尝试过捧逗互换的串演,效果平平,至少节奏感上不行。捧逗配合学问甚多,本文不便赘述。
相声分为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两大类。
传统相声与传统风格的相声概念本不相同,但后来叫惯了便趋于一致,这使得在界定传统相声与现代相声的区别时,因素变得复杂起来。有人愿意用艺术风格来区别,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但难以量化,不能作为可比标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创作时间,建国可算一个粗略的分水岭,但侯宝林等老艺人在建国初期还有《关公战秦琼》等作品问世,仍可归为传统类;二是作品内容,传统相声大多以解放前的市井生活、梨园佚事为题材,现代相声的题材就广泛得多了。以此两点大致可区分传统与现代作品。有的朋友认为着装也是一个区别点,传统相声穿长衫,现代相声穿现代服装。这一点并不突出,与演员的个人喜好有关,侯宝林在四十年代演出时就曾穿过西服,李伯祥表演现代相声却爱穿长衫。长衫原本是相声指定的演出服,六十年代开始彻底改革成普通服装,当时多穿中山服,八十年代后开始使用西服,后来一些演员又恢复了长衫,使得相声的演出服装变化不一。
相声的表演形式
相声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和化妆相声。顾名思义,单口相声一人说,对口相声两人说,群口相声三人以上说,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化妆相声类似于小品表演,需要借用一些特殊的妆扮和道具,但要简陋得多,或者说是虚拟得多。化妆相声不是相声的主流,在解放前天津曾流行过一阵,后来便不多见,它与小品的本质区别是,化妆相声仍然保留着垫话入活等相声的艺术特征,小品则是演员一上台角色便已固定。
单口相声由笑话和评书脱胎而来,是相声发展早期的主要形式。一个人表演,铺陈与包袱都要自己使,难度大,很考验演员的舞台功力。代表作品如《君臣斗》、《连升三级》、《三进士》等。
相声中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对口相声,也是相声艺术中最具魅力者,在“八德”时期成熟发展起来(参见《史话》一文)。经常在一起搭裆的演员被称为“一裆”相声。两位演员配合在一起的对口效果远远超出单口,绝不是“1+1=2”这么简单。人说“搭裆如夫妻”,要配合非常默契,以达到最佳演出效果,其中大有学问。
群口相声有两大来源,一是来源于对口相声的发展,二是来源于“酒令”,一人一段轮流说。群口相声比较难把握,很难出精品,所谓“人多嘴杂”,搞不好就成了一场闹剧。传统的代表作有《扒马褂》、《训徒》,现代的有《五官争功》等。前些年在相声不景气的时候,常有群口在充门面,效果大多不理想。
演员的职能
演员在对口相声中分为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
传统对口相声发展于单口相声,表演仍以逗哏为主、捧哏为辅,台词戏份儿逗哏都要重得多,捧哏只起到烘托、点缀的作用,这种表演方式称为“一头沉”。有人认为听相声主要听逗哏的,这其实是个误解,二者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甚至捧哏更需要功夫。捧哏被称为“量活”,逗哏被称为“使活”,“量活”暗含有指导的意思。整体演出思路、舞台效果都是由捧哏的来把握,比京剧中的琴师作用还重要。一般演员的站位习惯,面对观众来说是左捧右逗,传统认为左为重右为轻,捧哏称“上手”,逗哏称“下手”,捧哏的演员多为年长且经验丰富者,所以对口相声常常是一老一少搭裆,甚至师傅为徒弟量活。捧哏者要起到为逗哏者压阵、铺陈、引领和烘托的作用。二人配合起来颇有节奏感,如诉如歌,逗哏在捧哏的帮衬下,如伴着音乐的舞者,能使观众的情绪随之翩翩起伏。人说“内行听歌听编曲,外行听歌听唱词”,什么时候听相声开始注意到捧哏的节奏和字眼等功夫了,欣赏相声的水平便提升了一大块。传统段子《论捧逗》形象地说明了捧哏的重要性。举个反例,侯宝林、郭全宝一逗一捧合作多年堪称经典,但他们倒过来郭逗侯捧的作品便不太成功,角色定位已经习惯,难以改变;相声界的黄金搭裆合作四十余年的王谦祥、李增瑞,也曾尝试过捧逗互换的串演,效果平平,至少节奏感上不行。捧逗配合学问甚多,本文不便赘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