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考试改革是怎么回事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31
展开全部
● 重要修改一:理论考试分两次

理论考试一分为二,新增安全文明驾驶的考核,并且安排在路考之后。我觉得这个修改非常有必要,因为中国的司机们不缺技术、不缺人品、不缺德,缺的就是安全文明驾驶的意识。纵观各大媒体每天曝光的严重交通事故,绝大部分都是因为不安全文明驾驶导致发生的。

● 重要修改二:简化小型汽车桩考线路

在机动车驾驶员考核当中,个人认为最难、花费训练时间最多的就是倒桩了。难的不仅是技巧,还有中间繁琐的操作过程。而这次简化小型汽车桩考线路,相信对于大多数正在学车和想要学车的人群是一个好消息。

● 重要修改三:9选3修改为4选4,取消连续障碍等项目

本次修改提出将场地考试的“练10项考4项”修改为“练5项考5项”。原来的10项指的是9选3中的9个项目+倒桩。按这样理解的话,修改后的5项就是4个项目+倒桩。这意味着9选3将修改为4选4。训练项目减少有利于驾校和学员集中资源和精力,考试项目增加也保证了考核质量不会降低。

而且修改当中提到的取消连续障碍(绕铁饼)、限宽门、起伏路等项目,绝对会让一众学车人群大呼“谢主隆恩”。因为对于学车人员来说,抽中连续障碍=补考。就连教练也没有把握可以一次顺利通过。

● 重要修改四:路考由10项改为18项

路考算是驾驶员培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考核项目。因为之前的培训考核都是学员跟一堆场地建筑在玩,路考就是在路上跟别人一起玩,一不小心就会玩出生命的花火。路考训练及考核的质量与“新手开车事故”成正比关系。

很明显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考核路程明确为5-20公里,考试项目也由10项改为18项一次增加了80%。

● 重要修改五:新手一年内不准独自上高速

在修改意见稿内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就是新手一年内需要持相应及以上准驾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不准独自上高速。

这个规定很有西方国家的特色,比如在新西兰,满16岁可以参加交通规则的考试,通过后拿到“学习驾照”。有了“学习驾照”的车手允许上路,不过一定要有一个驾龄在两年以上、持“正式驾照”的司机陪同,半年之后没有违章记录可以自动升级到“限制性驾照”。在持“限制性驾照”期间,虽不需其他司机陪同,不过晚上8点之后则被禁止驾驶。最后经过考试领到“正式驾照”之后,才可以自由自在地行驶。

● 修改后的学车考驾照流程

这次的修改计划可以说是对每一个科目考试都作出为修改,也导致了整个学车流程的变化,下面列出修改后和现正在执行的学车流程的对比。

现执行学车考驾照流程:理论考试 -> 倒桩 -> 9选3 -> 长途 -> 路考 -> 拿驾照。

修改后学车考驾照流程:理论考试一(交通法规部分) -> 倒桩 -> 4选4 -> 长途 -> 路考 -> 理论考试二(安全文明驾驶部分) -> 拿驾照。

总结:本次的修改,对于驾驶员培训整体来说是增加了难度的,但这样的修改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小编我举双手双脚支持。唯一深思的是方案的细节以及执行力度,例如安全文明驾驶培训方面会不会加入更多实例,通过实例加强培训效果?新手需要老手陪同上高速,怎么判断是老手?如果是拿了三年执照却没有任何驾驶经验的“伪老手”陪同岂不是更加危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