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31
展开全部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这两种渊源有一定区别,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辅助性的。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 :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所有立 法的依据。宪法中确认了一系列行政法规范和原则,宪法确认的这些规范通常是基础性的、 纲领性的、指导性的,对所有其他的行政法规范具有统率的作用。可以说,其他形式的行政 法规范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2�法律

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一般法律。法律中包含的行政法规范的效力低于宪法所确认 的行政法规范,但高于其他形式的行政法规范。法律是我国常见的行政法渊源。

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部门规章则是 指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行政法规。目前,这种 行政法规范的数量较多,调整的领域非常广泛,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渊源。

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 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地方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 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 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所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 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 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在我国目前有以下几种:

1�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在这里指有权机关就法律规范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为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进一步补充 ,以及如何具体运用所作的解释,即有权解释,不包括学理解释等无权解释。有权解释包括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这些解释常常涉及与行政有关的法律规范适用 问题,具有规范性,是行政法的补充渊源。

2�其他规范性文件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与有关社会组织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等 ,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法的渊源。

3�国际条约、惯例

国际行政法是行政法的一个特殊渊源。国际条约、惯例时常会涉及到一国国内的行政管理, 成为调整该国行政机关与公民、组织及外国人、外国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们一经我 国承认,便成为我国行政法的一个渊源。当然,凡是我国承认时予以保留的条款,都不能成 为我国行政法规范的组成部分。
尚尧律师
2025-08-14 广告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应当逮捕的情形包括:(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尚尧律师提供
匿名用户
2013-07-31
展开全部
行政法的渊源也就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行政法一般来源于成文法:(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法规(6)行政规章(7)有权法律解释(8)国际条约与协定(9)其他行政法渊源,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行政机关与有关组织联合发布的文件等。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使用的法律渊源有其特殊性,只适用于该特别行政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31
展开全部
制定法渊源有宪法与法律,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立法以及跳跃与协定。非制定法渊源有法律解释,判例,习惯和惯例,行政法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