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末点题是什么意思
示例:鲁迅《后记》:“手里捏着‘摇咕咚’,就是‘婴儿戏’这三个字的点题。”
出处《<朝花夕拾>后记》
分类1.性质上(1)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2)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
2.形式上(1)篇首点题(2)篇中点题(3)篇末点题(4)篇尾点题。
篇末点题就是在篇末再介绍一次主要内容,篇末点题作用是给阅读者深刻印象,避免出现读完后面忘了前面或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的状况。
电梯分类:
1、性质上
(1)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
(2)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
2、形式上
(1)篇首点题
(2)篇中点题
(3)篇末点题
(4)篇尾点题
扩展资料:
篇末点题方法:
方法一:水到渠成法
水到渠成法的“操作程序”是这样的:先按照事情的自然发展顺序或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相关事情进行叙述,对相关道理进行阐述,直到文章结尾的时候,才顺理成章地把中心意思揭示出来。显然,这是把揭示文章主旨 (论点) 与点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方法二:重复法
所谓重复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再次对标题进行回应,再次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刻意的重复。这种回应和刻意重复,既有助于实现内容与标题、内容与主旨的相符和统一,又在主旨方面再次给阅读者以提示。
方法三:抒情法
所谓抒情法,就是把文章的主旨以抒情的形式揭示出来。显然,由于有了前边的叙述做基础,结尾处的抒情不仅显得自然贴切,也往往容易引起阅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方法四:拓展法
当我们面对一个“大而无边”的话题或题目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以小见大”的手法,或把选材范围缩小一些,或把立意角度调整一下,因为这样做的确更容易“入题”。
但是,在“小处落笔”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大处着眼”,在把“小”写详细、写具体了之后,务必要在结尾处进行必要的拓展,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小”背后的那个“大”揭示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篇末点题”四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题
1,篇末点题就是在篇末再介绍一次你的主要内容;
2,篇末点题作用是给阅读者深刻印象,避免出现读完后面忘了前面或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的状况。
2013-07-31
方法2:重复法
方法3:抒情法
方法4:扩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