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关于计算的知识掌握不好。 希望老师能梳理一下做题技巧、题型。谢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知识要点
考纲定位:
应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摩尔)、气体体积等之间的换算;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溶液pH值的计算;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只适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时常用6.02×1023这个近似值,可用符号NA表示,其单位是mol1。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m表示,Vm=V/n,单位是L/mol。标准状况(0℃、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占体积都约为22.4 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及n=m/M=V/M=N/NA=V/Vm,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 同温同压:n1/n2=V1/V2,1/2=M1/M2;
② 同温同体积:n1/n2=p1/p2;
③ 同压同物质的量:T1/T2=V1/V2;
④ 同温同物质的量:p2/p1=V1/V2;
⑤ 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⑥ 同温同压同质量:M2/M1=V1/V2。
3.化学式中的计算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12C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此相比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所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3)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
(4)化学式的式量: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式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叫做化学式的式量。
(5)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式量
4.溶液的计算
(1)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S)=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100/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
(2)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3)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c 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4)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pH=lg[H+]。
5.溶液浓度的换算
计算思路:Sw% c离子浓度pH。
(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浓度:w%=S/(S+100);
(2)物质的量浓度
考纲定位:
应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摩尔)、气体体积等之间的换算;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溶液pH值的计算;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只适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时常用6.02×1023这个近似值,可用符号NA表示,其单位是mol1。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m表示,Vm=V/n,单位是L/mol。标准状况(0℃、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占体积都约为22.4 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及n=m/M=V/M=N/NA=V/Vm,可得出如下结论
① 同温同压:n1/n2=V1/V2,1/2=M1/M2;
② 同温同体积:n1/n2=p1/p2;
③ 同压同物质的量:T1/T2=V1/V2;
④ 同温同物质的量:p2/p1=V1/V2;
⑤ 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⑥ 同温同压同质量:M2/M1=V1/V2。
3.化学式中的计算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12C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此相比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所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3)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
(4)化学式的式量: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式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叫做化学式的式量。
(5)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式量
4.溶液的计算
(1)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S)=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100/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
(2)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3)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c 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4)溶液pH值的简单计算:pH=lg[H+]。
5.溶液浓度的换算
计算思路:Sw% c离子浓度pH。
(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浓度:w%=S/(S+100);
(2)物质的量浓度
追答
5.溶液浓度的换算
计算思路:Sw% c离子浓度pH。
(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浓度:w%=S/(S+100);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浓度:c=1000w%/M;
(3)溶液的稀释和混合:c1V1=c2V2;c浓V浓+c稀V稀=c混V混。
6.方程式中的计算
(1)反应物的过量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目中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物的量,就需要确定哪种反应物过量。
① 利用已知的反应物的量直接判断和计算;
② 隐含的过量问题的判断和计算;
③ 两种反应物都可能过量的讨论和计算。
(2)多步反应的计算
为了简便起见,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出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的反应物、产物的物质的量关系,最后进行一次性计算。即用关系式法解决这类问题。
① 化学反应关系式; ② 电子得失关系式; ③ 原子守恒关系式。
(3)混合物的计算
混合物的计算一般是指几种物质同时跟某一试剂反应并且生成物也往往混杂在一起的有关计算。计算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一般解法是设若干个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
7.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利用在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时,可根据实际给定的差量和方程式中理论计差量建立比例关系求解。
① 质量差; ② 浓度差; ③ 气体体积差; ④ 物质的量差;
⑤ 化合价差; ⑥ 溶解度差; ⑦ 反应过程的热量差。
(2)守恒法
① 质量守恒; ② 原子守恒; ③ 物质的量守恒; ④ 电子转移守恒;
⑤ 电荷守恒; ⑥ 浓度守恒; ⑦ 体积守恒等。
(3)极值法
“极值法”就是“抓两端,定中间”,其基本思路是将混合物成分的含量,以两种极端情况考虑,由此推算判断反应的结果,从而缩小范围,简化计算过程。
(4)“十字交叉”法
在混合物中,只要能列出如下方程组,且求算X与Y之比的化学计算题,都可用“十字交叉”法。一般经常用于由平均分子量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等。
8.化学平衡的计算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原理进行转化率、产率、电离度、pH的计算。
反应物的转化率=已转化量/初始总量;
产物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5.溶液浓度的换算
计算思路:Sw% c离子浓度pH。
(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浓度:w%=S/(S+100);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浓度:c=1000w%/M;
(3)溶液的稀释和混合:c1V1=c2V2;c浓V浓+c稀V稀=c混V混。
6.方程式中的计算
(1)反应物的过量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目中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物的量,就需要确定哪种反应物过量。
① 利用已知的反应物的量直接判断和计算;
② 隐含的过量问题的判断和计算;
③ 两种反应物都可能过量的讨论和计算。
(2)多步反应的计算
为了简便起见,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出在连续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的反应物、产物的物质的量关系,最后进行一次性计算。即用关系式法解决这类问题。
① 化学反应关系式; ② 电子得失关系式; ③ 原子守恒关系式。
(3)混合物的计算
混合物的计算一般是指几种物质同时跟某一试剂反应并且生成物也往往混杂在一起的有关计算。计算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方程式,一般解法是设若干个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
7.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利用在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时,可根据实际给定的差量和方程式中理论计差量建立比例关系求解。
① 质量差; ② 浓度差; ③ 气体体积差; ④ 物质的量差;
⑤ 化合价差; ⑥ 溶解度差; ⑦ 反应过程的热量差。
(2)守恒法
① 质量守恒; ② 原子守恒; ③ 物质的量守恒; ④ 电子转移守恒;
⑤ 电荷守恒; ⑥ 浓度守恒; ⑦ 体积守恒等。
(3)极值法
“极值法”就是“抓两端,定中间”,其基本思路是将混合物成分的含量,以两种极端情况考虑,由此推算判断反应的结果,从而缩小范围,简化计算过程。
(4)“十字交叉”法
在混合物中,只要能列出如下方程组,且求算X与Y之比的化学计算题,都可用“十字交叉”法。一般经常用于由平均分子量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等。
8.化学平衡的计算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原理进行转化率、产率、电离度、pH的计算。
反应物的转化率=已转化量/初始总量;
产物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